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唐混子 > 第524章 非功名者不得立中堂

大唐混子 第524章 非功名者不得立中堂

作者:可乐变汽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5 00:17:14 来源:书海阁

早朝过后,宣政殿内,长孙无忌带着官帽站在堂中:“陛下,老臣听闻骊山开设学堂,此事是否属实?”

李二一愣,看着自己这个大舅哥,好好的,你提这个干嘛?还嫌和房玄龄的关系不够僵吗?

正在整理着奏折的老房手里一顿,抬头不解的看向长孙无忌,这老货又在干嘛?才消停几天,又开始出来找茬了?

面对两人的目光,长孙无忌无奈的叹息道:“陛下,老臣之所以在宣政殿说这个事情,其实就是想提醒一下陛下和房相,房俊此举已经有了动摇豪门世家根本的嫌疑,还是小心方为上策!”

这点长孙无忌没有说谎,对于豪门世家,他也是忌讳莫深!

“属实!”李二点头道!

“方才老臣处理奏折之时,就已经有人弹劾房俊误人子弟,虽然老臣不喜房俊,却也觉得房俊此举为百姓开设学堂并无不妥,望陛下和房相早做准备!”长孙无忌一番肺腑之言后退了下去!

长孙无忌也没安好心,之所以提醒陛下和房玄龄,不过是不想房俊的学堂之路就此夭折!

他巴不得房俊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真到了那一天房俊铁定要和豪门世家有着一场激烈的争斗,到时候他就可以作壁上观,他可不想房俊的学堂就此夭折!

而李靖凯旋而归他们文臣那边已经占了大便宜了,所以长孙无忌还想借此机会用这个人情来缓和一下和房玄龄的关系!

“把奏折给朕!”李二眉头一皱朝小李子喊道!

小李子从长孙无忌那把奏折递交给李二之后,李二只是瞟了一眼就随手丢给了房玄龄!

看了奏折之后房玄龄这才松了口气,写奏折之人不过是一个小小御史,上面也没说要怎么处理,只是想让陛下叫停房俊这种行为,因为房俊本身就是一个毛头小子,达不到教书育人的资格!

“辅机认为怎么处理的好?”李二声音也缓和不少,开口道!

“那什么,要不让房俊参加科考?或者写出一篇传世之作?”长孙无忌犹豫片刻之后说出了心中所想!

因为唐朝有明文规定,非功名者和学者不得立中堂,也就是说,没有功名者不得站立中堂教书育人!

你以为这个时代有点学识可以四处游学教书育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你要是有点学问,敢开门接生,豪门世家分分钟弄死你,他们深知开智后的后果是啥,不开智都敢揭竿起义,开智后还让他生活在最底层,那迟早是隐患!

这点不要说豪门世族了,就连衙门那边也是不允许的!

房俊既没功名,也无学者之称,如何能站在中堂之上教书育人?

功名很简单,就是考,学者之称则是士子公认的名号,虚的!真正有学问的就是李二封的十八大学士!

房俊虽有几首诗词,但那又是另外一条道路了,和有学识者拉不上关系!

诗词不过是点缀,就像有钱人不带点儿金石玉器怎么能是有钱人一样,对吧!

而这个时候的诗词就相当于文人士子的金石玉器一般!

但是房俊空有金石玉器,却没有有钱人的底蕴,所以成了御史大夫参他一本的原因之一!

“这……”李二一时间也是为难了,当朝的功名可不是那么好考的,就秀才这个科制,整个大唐也只有六个人!

老房也是为难了,本以为只是在乡野间搞个学堂无伤大雅,没想到有人连这点面子都不给,这该死的豪门世族!

让房俊去考功名,那明显就是天方夜谭,有点诗才不假,想要考取功名老房不认为那个逆子有这个本事,就连李二也是如此认为的!

正在两人为难之际,小李子快步走来!

“陛下,飞龙将军在外等候!”

李二也只能暂且搁浅房俊之事朝小李子喊道:“宣药师进殿!”

……

渭河桥上行人匆匆,都在争取这清凉的早晨能够多干点农活,近卫早已在轿撵旁等候了!

骊山村的百姓早已见怪不怪了,骊山上面有个侯爷,是房相之子,渭河桥上经常有身披重甲的士兵出现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些都是来找侯爷的,现在要说整个长安城外哪里最安全,那无疑就是骊山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稚嫩却整齐的声音穿过学堂传遍骊山!

骊山村出行的百姓不由得嘴角上扬,真好的,自家孩子就在其中,看着微亮的天边,这日子有奔头!

这有学问的人就是不一样,看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这话说的多好……

一大早李靖带着红拂女从暮野居里出来,走到骊山村前远远就听到学堂里传出学子的读书声,看着来来往往的村民好一副安宁和谐的小村庄!

房俊在骊山设立学堂在李靖看来这是冒险之举,在整个大唐,学识一直被豪门世家所把持着,所谓的豪门氏族不过是趴在底层百姓身上吸血的蛀虫罢了!

豪门之间,交易,联姻,合作共赢,一直牢牢掌控者上层资源,底层百姓生活在上层人士虚构的世界之中,有了学识就等于有了发言权,这也导致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

此消彼长之下,整个大唐走错路遇到的士子都能报出自己是何姓大户!

上层资源更是被这些所谓的豪门世族以及达官贵人所把持着,根本不给底层人民一点机会!

这些社会的诟病你以为李二看不到吗?恰恰相反,不止是李二知道,就连李靖也是深知其中原由!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没有,豪门世家掌握着朝政自古以来都有,但是在两汉时期特别严重!

两汉时期的选拔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笑话你那时候的选拔称为推举制!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人才从州郡察开始,州郡里面的官员说谁是人才谁就是人才,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猫腻,只要州郡官员举荐谁,谁就可以掌握权力,久而久之,官员与豪门氏族形成了利益集团,最差的也要富商才能参与其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