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倚天之带领明教走向巅峰 > 第188章 卫壁称明王

倚天之带领明教走向巅峰 第188章 卫壁称明王

作者:玉面小达摩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10 11:16:27 来源:书海阁

见赵敏被吓得打冷颤,杨菲芸急忙对着韦一笑瞪了一眼。

韦一笑知道教主卫壁对这几位女子心意,于是低着头不再说话。

“赵姑娘,你说不可的原因是什么?”卫壁询问道。

“你若是擅自称王,那就是朝廷不可饶恕的叛逆,朝廷会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虽然现在天下义军蜂起,但是没有成气候的,若是你称王,那我父王肯定竭尽全力来攻打你。”赵敏说道。

“嗯,赵姑娘,你说的颇有道理,但是我不能听。”卫壁笑着说道。

“知道我说的有道理,你还不听,你脑子是不是有病?”赵敏出声呵斥道。

“大胆!敢对我教主无礼!”韦一笑起身就要对着赵敏扑去,被卫壁一挥手拦住。

“大哥莫急,我和她解释。”卫壁随后对着赵敏说道:“赵姑娘,我即便不称王,在你们元廷也已经榜上有名了,这有何分别?更何况,天下义军各自为战,我称王后,带领他们一同对抗元廷,想来还是更正规一些。”

“哼。”见卫壁不听自己的,赵敏冷哼一声,不再说什么。

见其他人再无异议,卫壁笑着问道:“既然称王,那就得有个响亮有异议的称号,你们可有什么意见?”

“主公不如自称宋王如何?虽然鞑子灭宋已经将近百年,但是天下百姓恐怕还会怀念宋朝天下。主公称宋王之后,会得到这些人的帮助。”岳卫民提议道。

“嗯,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卫壁点点头说道,只是他心中不太赞成,若以恢复宋室为名义,那以后出现赵宋之后,该如何处置?

韦一笑见卫壁没有拍板,于是提议道:“教主,你姓卫,不如称卫王如何?”

“卫王?”卫壁笑了笑,当年春秋战国虽然有个卫国,但是名不经传,小气吧啦的。

刘伯温知道,现在称王,日后的王朝大多是就以这个王的名义去称呼,于是思索一番说道:“主公,淮北之地,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国,主公不如自称楚王如何?”

“楚王?”卫壁摇摇头,提到楚,人们除了楚怀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西楚霸王。

马秀英突然提议道:“不如称明王如何?”

“哦?”卫壁没想到,马秀英提到了明字,这是他热衷的,只是不知道该不该拾人牙慧,正在纠结着,马秀英突然提出来了。

“明字有多重含义。第一,小弟你是明教教主,明字可以代表教中众兄弟的决心。”马秀英说完,韦一笑不由得点点头,天下由明教出力得到,那称明王,甚至明朝,也说得过去呀。

“第二,明字可以代表小弟对吏制清正廉明的决心。”马秀英说完,刘伯温点点头,天下吏制清正廉明是多少个朝代的期望,又有几个君王能够办到。

“明字可以分为日月,可以代表见山如日月般永恒。”马秀英看着卫壁说道。

“明字好!我支持主公称明王。”刘伯温出声赞道。

“俺也一样!”高雄等人同时拱手说道。

“哈哈,好,那就用这个明字,我还有一个夙愿,就是要把日月能够照到的地方,都变成我汉人的江山!”卫壁挥着手说道。

“主公威武!主公威武!”众人齐声呼喊道。

“传喻:自今日起,义勇军改称明军,我称明王,百姓则为大明百姓。刘军师,现在人才不多,任你为明军军师兼左丞相,军事、政事多多费神。”卫壁坐在上位对着刘伯温说道。

“主公称王,是否要祭拜上天,昭告天下?”刘伯温问道。

“这些事情你安排就好。”卫壁说道:“最好把我大明的名号传遍天下,让有志之士都来加入我大明,一起对抗鞑子。”

“微臣遵旨。”刘伯温躬身说道。

“众位将军各有封赏,待我与军师商议后,传下旨意。”卫壁分封道。

“谢主公。”众人拱手说道。

等到只剩下卫壁、刘伯温、韦一笑、马秀英几人,卫壁这才和刘伯温商议。

“军师,高雄、常遇春、唐春、石修、牛猛、蓝玉等人是义勇军老人,岳卫民、杨政辉是刚刚提拔的新人,若是岳卫民、杨政辉与高雄常遇春同称前后左右将军,不知其他人是否会心服?”卫壁想封岳卫民两人为将军,方便他们调兵遣将。

“主公,军中最重战功,不论是谁,毫无战功,恐怕身居高位不能让人心服。”刘伯温叹道。

“就算是明王下令也不行吗?”韦一笑问道。

“明王下令,他们自然不会反驳,但是心中肯定有股怨气,恐怕不利于我明军的团结。”刘伯温说出心中的担忧。

“唉,我考虑不周啊,竟然直接在众人面前说,让岳卫民和杨政辉去南征、守卫蜀地。”卫壁叹口气说道。

“主公,不如这样,让岳卫民和常遇春各领一军,按照不同路线征讨,看最后谁的功绩大,就封谁高位,到时候大家都不会不服气了。”刘伯温说道。

“只能如此了。”卫壁说道:“若是其他人能够建军功,我自然不会吝啬封赏。”

“主公,明教诸位侠士,恐怕你也得给他们封几个名号。”刘伯温提醒道:“他们为义军奔波,名不正则言不顺。”

“这……”卫壁挠挠头,这可把他难住了:“军师教我!”

“主公,既然我们是个小朝廷,那就要把官制定下来,主公倾向于何种官制?”刘伯温询问道。

“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制就很合适,现在我们规模不够大,可以先确定六部,其他日后再说。吏部管官员升降,户部掌管财政及天下民生,刑部掌管奖惩,兵部掌管军中将领升降赏罚,工部研制新式武器建设天下建筑。”卫壁说道。

“好,六部制很适合现在的我们,不知道主公可有合适人选?”刘伯温询问道。

“嗯,正要和军师商议。”卫壁笑着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