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替嫁女童:舅舅宠我上瘾! > 第197章 金平模具厂

替嫁女童:舅舅宠我上瘾! 第197章 金平模具厂

作者:杜洛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4 11:44:01 来源:书海阁

资深五金模具师傅谢金平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他一直怀揣着一个创业的梦想,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事业,他常常设想如何让一颗粗鄙的铁条在他手上盛开最美的花。

经过深思熟虑,他终于决定迈出这一步,出来创业。

在龙江一带,密密麻麻布满了家具厂,每条路每条街,都是展示家具的店。

谢金平早就调查清楚了,哪怕自己为这些家具厂提供螺丝铆钉,一年到头都有做不完的活。

晚上下班后,迎着冬夜的寒风回到宿舍里,妻子李静给他打来洗脚水,让他泡脚。

谢金平这双手布满了老茧和细小的伤痕,黑乎乎的净是机油,机油好像成了肌体的一部分,老的刚洗去,新的又黏上了,那是岁月和工作留下的印记。

十几年在机台上的摸爬滚打,经验积累不少,但是,生活并没有改变,看似夫妻恩爱,然而,结婚三年了,却一直没有生孩子。

老婆李静转眼都要三十岁了,再不生,脾气再好的李静都要跟他吵了,双方父母都在催生。

再不生孩子,公公婆婆就要埋怨李静是“占窝不生蛋的小母鸡。”

可是,就这一间工厂分的小房子,生孩子带孩子,方便吗?

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没有丝毫改变,看看堂妹谢真真,上着学都敢创业,自己在怕什么呀?

看着一旁安安静静织毛衣的李静,谢金平试探着与商量着自己的创业计划。

“李静,我想辞职,咱们自己开一个小小的五金厂,你看行不行?”

“嗯?”李静扭头看向他,似乎没听清楚,拨毛线的两只手没有停下,还在飞快地织着。

“我说我们开工厂,去创业!”谢金平重复了一句。

“行不行啊?”这下李静听清楚了,她眼神里有些担忧,毕竟创业风险很大,周围开工厂、开商店的朋友,没开多久就关门的见得多了。

但是,看到谢金平眼中的坚定和热情,李静最终还是选择支持他。“既然你决定了,那就放手去做吧,我知道你一直在找机会。”妻子的话,让谢金平感到无比温暖和鼓舞。

说干就干,谢金平与李静双双辞职,开始着手筹备自己的创业项目。

黄董事长与杨协理知道谢金平去意已决,没有过多地挽留,爽快答应他离职。

谢金平对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了解到目前五金模具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

他发现,虽然市场上已经有很多五金模具厂家,但真正能够提供高质量、个性化模具的企业并不多。

于是,他决定将自己的创业方向定位在高端五金模具的制作上,他把这个想法与好哥们周福临说了。

好兄弟周福临一听,拍了拍大腿:“行啊!该自己干了,兄弟支持你。”

周福临并许诺,工厂开起来后,一定说服他老板的工厂的采购向谢金平订货,支持他的生意。

为了筹集创业资金,谢金平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李静也把工资卡给了他。

谢金平在家具工业园租下了一家小厂房,二百平方,现成的,三间车间,一个仓库。

物业告诉谢金平前工厂主是业务扩大,搬走的。

“年轻人,从这个工业园起步的企业,没有不发达的,这里是个风水宝地。”

签下租房合同,物业经理补充了一句。

谢金平让园区电工帮着检修了电路,又雇人刷了墙壁,添置两台电脑与三台机床,购回一些开业的材料。

工商那边工厂生产营业执照也下来了。

简简单单,金平模具厂就开张了。

周福临带着采购主任小刘先生拿了几箱他们工厂的样板过来,让谢金平打样试试,如果样品合格,价格合理,以后就可以合作了。

谢金平请小刘先生吃午饭,周福临作陪。

“金平,小刘与我是同期进厂的,多年的老同事,我们也是兄弟。”周福临边给小刘倒酒边介绍。

“来,干一个!刘先生的大名早有耳闻,希望刘先生能照顾我,工厂刚起步,以后我们……”谢金平不敢怠慢。

“别太客气,质量过关,没问题,很佩服你的勇气。”刘先生与他的年纪相仿,不世故,做事说话很爽快。

谢金平加班加点做出了许多样品,摆在工厂入门的显眼处的货架上,方便顾客选购。

周福临工厂提供的样品也通过了测试。

谢金平正式开始了给周福临工厂生产加工,刘先生下的一个单子都够谢金平忙一阵子。

谢金平深知,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他要招人。

这段时间谢金平自己一个人在机台上忙忙碌碌,每天生产产品,产品做出来,又匆匆忙忙骑着摩托车送货。

血肉之躯,经不起机台的日夜折腾,半个月不到,谢金平累趴了,人憔悴,胡子拉碴。

李静一同在厂里忙着,她负责接待访客,打扫卫生,偶尔照着谢金平的做法切割金属。“谢金平,做老板也太累了吧,还没有之前打工逍遥,有忙不完的事。”吃饭的时候,李静开玩笑地说。

“嗯,辛苦你了,等步入正轨就会好点,我们招几个人过来,要不然,像小孩子过家家。”

谢金平给李静夹了一块红烧肉,“吃多点。”

李静心疼并幸福着。

谢金平请广告公司在他厂门口的墙壁上做了一幅图文并茂的巨型广告,产品图片印刷得清晰耀眼。

他通过各种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吸引了一些有经验的模具师傅和技术人员前来应聘。

在面试过程中,谢金平不仅考察了应聘者的专业技能,还注重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最终,他组建了一支由五名成员组成的团队。

谢金平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只能通过口碑传播来拓展业务。

谢金平做出来的产品很精美,真材实料,价格适中,周福临的老板很满意,同意采购部刘先生大量采购。

刘先生介绍了一些他的朋友给谢金平,他们对谢金平制作的模具非常满意,纷纷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觉得谢金平做事很踏实,不偷工减料,值得合作。

随着客户的不断增加,谢金平的业务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然而,好景不长。

在一次订单中,由于原材料供应商的问题,导致模具的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客户非常不满意,要求他们进行返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