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官场修仙,好官不好当 > 第26章 四大部随行视察

官场修仙,好官不好当 第26章 四大部随行视察

作者:六月榴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29 12:48:38 来源:书海阁

面对万伯平的这番强势“开导”,或者说是不留情面的打击,刘广林笑了笑,心中想到的是,不就是熬资历吗,说的我好像没熬过一样。

正因为前一世里面熬过,所以这一世才腻味。

但,万伯平说的有道理,为什么不听他的呢!

想到这里,刘广林点头说道:“那好吧!我就在中办熬几年,到时候再做打算。”

“嗯!”万伯平点点头,“你的水平完全可以在中办干的很好,先不着急忙工作调动,熬资历的同时,也在等待时机。

说不定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呢?

而且,我调走之后,你就可以从一个秘书的身份转变成为一名普通的办事员了,和同事们打成一片的机会也就多了。

不求你能在中办上党校进修,只要能在中办搞好同事关系,好生积累人脉资源,以后你的路子也会宽畅很多。”

今晚的这一顿饭对刘广林来说,可谓意义重大。

他不但确定了和万芷的恋爱关系,也确定了未来几年的大体工作方向。可以说是定调子的一顿晚餐。

既然定下了继续在中办熬资历的调子,刘广林的表现就要有所养晦。

但,在中办这一帮大聪明面前玩藏拙,需要极高的智慧。

这些都是他的挑战,他必须主动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也就是不到六点吧,刘广林就来接万伯平了。

每次首长视察工作,就是中办最忙的时候。

警卫局的人就不说了,昨天晚上就把老科委大楼给翻了好几遍;又因为今天现场老外特别多,贴身防护的工作就更加困难了。

接到万伯平,急匆匆地把车开进安福胡同,刘广林拿出一页报告,送进去给万伯平。

这张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ONEz投资公司的一些数据,从技术方面到资金方面,一应俱全。

万伯平需要把这张纸上的数据背熟,因为他要陪同首长视察,并且是现场解说员,这些东西是他必须要记住的。

之所以一直到现在才给万伯平,实在是首长决定视察的时间定的太仓促。

不过,现在也还来得及。万伯平正值盛年,记忆力相当不错,半个小时里面背下来,不是什么问题。

但,实际上,这半个小时的时间也是很零碎的。

到了上午的九点四十,警务局来通知,可以进场之后,万伯平这才前往首长处,请示是否出行视察。

一般情况下,首长是不会改变出行计划的,那样就会影响到很多人。

但今天,显然不是一般的情况。

负责科教文卫的政务院副首长以及四大部的领导齐聚,正在开小会呢!

最终,政务院的副首长以及四大部的领导得以参加这次视察。

看似将视察的性质变成了审查,实际上,四大部的领导都知道,这一局的“造不如买”,他们洋务派输的彻彻底底。

因为,不管是视察还是审查,首长终于是亲自去了。

首长亲自出面了,只要这家投资公司有传说中的一半实力,洋务派们都要彻底妥协,接受失败的局面。

否则,就是不给首长面子,就是不识相,就是阻挠改革开放。

副首长看着一脸严肃的万伯平,按下心中别样的思绪:这个万家,真得势了呀!

至于四大部的领导,脸上继续保持着谦虚的微笑,心里怎么想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刘广林作为万伯平的秘书,当然要随行的,而且位次不低,仅次于四大部的领导。

教育部的领导看着刘广林这个年轻的面孔十分好奇,这个小年轻是谁呀,紧跟着我们干什么呀!

但是,目前的场合不允许他发问,他只能拿眼睛来询问刘广林,你谁呀?

刘广林本来不想搭理他的,这不是他狂妄,而是他的工作特性,他就不可能和外界,尤其是这种部级大佬有太多的接触。

中办的性质决定了这一切。

但他一想,自己还是要在中办熬下去的,这么明目张胆的得罪人也不合适。

真的哪一天教育部有事了,恰好又是自己跟进处理,这个大佬什么都不要干,一个消极配合就能让刘广林多跑好几趟。

所以,面对他的眼神询问,刘广林还是看向了跟在首长身边的万伯平,意思这么明显,这位大佬也就懂了!

哦!原来是他的秘书啊!

所以,这么一个眼神交流之下,也就算是相互认识了,至少也混了个面熟。

考察的程序一如既往,只是今天多了四大部的领导,而他们似乎也很感兴趣地向员工询问了很多专业性的问题。

当然他们问讯的对象只能是次一级的员工,像笠原夕贵这样的级别,是首长的询问对象。

比如科技部的这位大佬,直接用英文问起身边的一个老外,“你是搞软件的还是搞硬件的?”

得知对方是斯坦福电子工程系的博士之后,不由得肃然起敬。

在得知对方居然是过来帮助ONEz投资公司,建立硅晶实验室里的无尘仓和搭建无人运输系统时,这种敬意瞬间就被放大了好多倍。

这两样东西,可以说在任何一个晶圆厂都是核心所在。

硅晶体切片难不难?很难!

更难的是切片过程中的无尘化处理和高温下的无人运输。

可以说,任何一个晶圆厂,只要能解决这两个基本难题,投产只是时间问题。

科技部的领导根本就是个内行,尽管他还是有些不相信这家名不见经传的ONEz投资公司,有能力投资晶圆厂。

于是,他又问了第二个问题,“你们的自吸尘设备和无人运输系统是哪个国家的设备啊?”

这一次,轮到这个斯坦福的博士脸红了,“日本的,目前我国在这一块的研究还在突破之中,和日本的设备相比较,没有价格优势。”

这位斯坦福博士的无心之言,给了科技部领导一个当头棒喝:人家都在竞争价格了,说明早都已经量产了。

可我们国家,连最基本的起步立项研究都没有,还是买买买!

在这一刻,“造不如买”的想法第一次让他产生了不安:都说技术无国界,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当科技部向日本提出购买无人运输系统的技术时,日本人说,我就算是把全套技术卖给你们了,你们还是造不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