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官场修仙,好官不好当 > 第80章 医疗系统的黑脸

官场修仙,好官不好当 第80章 医疗系统的黑脸

作者:六月榴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06 18:37:40 来源:书海阁

在这里,一把手的财权被无限分薄了。一笔资金的使用,哪怕是一把手签字通过了,只要审计不通过,结果就是直接被打回去。

都说,单位一把手的威信建立在财和权上,看来眼前的小家伙这个一把手局长不好做啊!

余书记饶有兴趣地问道:“小范啊,市委给你戴了紧箍咒,你这个一把手的一支笔现在不怎么管用了,干活不方便吧?”

范成玉苦笑着点头,恭敬地答道:“有时候是挺委屈的,但制度就是制度。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建设一个新制度不容易,维护好一个新制度更难。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如果这条制度阻碍你的工作,你可以绕开它,甚至是修正它。但是,请不要破坏它、践踏它,因为它约束的不是你,是你手里的权力。

权力,一定要被关进制度的笼子,否则它是要害人的。

这个是我们刘书记的原话,我认为这既是警钟也是道理。”

余书记听了之后,陷入了深思。

毋庸置疑,权力必须受到约束,不受约束的权力是一个灾难。这已经被无数个例子证实了。

但是,在这个谁都嫌自己手里的权力不够大的今天,有多少人会对自己掌控的权力产生敬畏之心?

没有!

余书记自己是一个很克制的人,尤其是在自己的权力使用上。尽管如此,很多时候他也感受到力不从心,权力还是不够大的遗憾。

更遑论其他了!

所以,权力必须被制度所约束,一定要关进制度的笼子。

这才是廉政建设的根本保证。

深思过后的余书记,认为自己确实小看了刘广林这个全国最年轻的厅官。

这是大器,早已天成。

在市交通局的调研结束后,又到了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合影留念时刻。

余书记主动提出单独和范成玉合影,并且告诉他,不要有顾虑,放开手脚大胆干。

余书记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彻底扫去了交通局里的一些杂音。像什么“刘书记任人唯亲”、“二十六七岁的娃娃局长”等等风言风语,都被横扫出门了。

可以说,只要余书记还在楚天省当一天的省委书记,这张珍贵的合影就是他范成玉的护身符,逼得那些魑魅魍魉不敢近身。

如果说市交通局的廉政制度建设调研可谓圆满的话,那么接下来,余书记在市卫生局的调研只能用大失所望来表述了。

和交通局的夹道欢迎不同,市卫生局的办公楼下,简直可以说是门可罗雀。

一正五副六个局长,加上一个党委书记,七人的领导班子,只有党委书记和一个姓杨的副局长站在楼下接人。

从他们站立的姿势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确实很随意。

余书记回头看了看刘广林,小声问道:“这是什么情况?”

刘广林苦笑摇头,“我在全国医疗系统的名声很臭,您理解一下,他们是在抵触我呢!”

余书记的记忆力真的很好,他想了一小会儿,笑着问道:“还是96年医疗系统大反腐的事情?”

“唉!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儿打听到的消息,把96年的医疗系统大反腐归咎于我。

您知道的,整个医疗系统联系紧密,关系盘根错节,可谓动一发而牵全身。而我,动的可不是‘一发’啊!”

余书记笑着点点头,“是的,国家直接打断了他们的第三只手!我能理解他们对待你的态度了。

不过,我不理解的是,他们对你就这个态度,你不管?”

刘广林笑着摇头,“他们工作干的不错,尽到了救死扶伤的职责;财务上的账目清晰,没有贪腐现象,也对我提出的廉政建设积极配合。

我管他们干什么?

我就这样进去视察工作,也不耽误他们喊我‘刘书记’!”

两人尽管说话的声音很小,但是旁边耳朵尖的人可不少,听到的人心中都是一惊:这个刘广林到底是何方神圣?96年的时候他才多大年纪,就掀起了这么大的风浪?

余书记黑着脸进去走访了几个科室,特别是财务室、设备管理科这两个要害部门,看的、谈的要细致得多。

但整体下来就是感觉非常干净,制度健全,监管到位。一个小小的卫生局,居然有九名审计人员、三名纪检人员轮换值班。

就这个监管力度,一般的市局都没有。

还真不能怪卫生局这帮人甩脸子,这是被逼急眼了,防贼呢。

一番调研下来,余书记不得不承认,刘广林在抓工作这一块是真的有力度。

连卫生局这样一个有“积怨”的单位,而且还是专业性极强的单位,在廉政建设这一块,也被他抓得井井有条,条目分明。

尽管余书记很满意卫生局的廉政制度建设的进度,但他还是很不给卫生局的面子,别说合影了,走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的。

省里的一众陪同干部,心里都对省卫生局的前景暗自捏了一把汗!接下来,就是今天的最后一个环节,看一看新农社成立后的乡镇情况。

余书记是一个很强势的省委书记,不管是交通局还是卫生局的调研,都不是刘广林的安排,而是他自己临时挑选的。

能看到这样的成果,他其实很开心。

这可是制度建设啊!

是出大政绩的举措,给到任何一个领导都会很高兴的。

这其实和在家里做卫生,一不小心把遗忘在某个角落里的钱找出来的高兴劲儿差不多。

最后要去调研走访的乡镇,是李家河镇,就是曾经因为耕地差点闹出群体**件的那个小镇。

这一路上走的不是很顺畅,到处都在整田修路,走走停停也就在所难免。

路上不时能看到被封掉的矿井,白色的封条在早春的下午,很显眼。

“这封掉的是矿井吧?”车上,余书记在问自己的秘书赵隐谦,“记一下,好好的矿井怎么就被封掉了。”

要不说呢,信息储备真的很重要。赵秘书在知道老板近期要去宜都市调研时,连这样一条不起眼的消息都没敢错过。

没想到,在这里还真就用上了。

赵隐谦笑了笑,回答道:“老板,这个事情我有所了解,好像是因为农田垮塌,矿区的补偿让失地的农户不满意引起的。

具体的情况,省政府的韩副省长已经下派了一个调查组,正在调查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