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重生大宋:原来我竟是世家公子! > 第213章 金国内地 李询扛令旗(1)

此举兼有挑衅之意,又有打压之心。

在出访异国之际,如遇敌意之邦,对方往往会使些手腕,看似戏谑之举,实则作用深远,足以左右双边谈判的最终走向。

此刻,前往灵枢客栈的路上,完颜阿珠陪同李询走在前头。

完颜阿珠仍旧身着那一袭赤红战甲,而李询已换上皇城司的黑袍官服,披挂着黑绒斗篷。

一名打扮奇特之人,头戴兽皮帽,身穿书生的青布衫,腰间束着一条宽阔皮带,蓦然出现在道路中央拦截住他们。

“传闻宋国士子饱览群书,宋国官吏无不论文采出众。今有宋国使者远道而来,小子虽不才,但仍愿街头请教一二。”

嘿,这人说话倒也颇有几分文雅之气。

李询转首望向完颜阿珠。

“此举有何深意?”

“啊?你在说什么?”

完颜阿珠佯装不解,明知故问。

李询瞥了那人一眼,又问:

“此举可有什么深意?这般孩童般的游戏,你也参与其中?”

李询已然点破真相,完颜阿珠不再掩饰,狡黠地眯起眼睛笑起来,低声回应。

“你若是畏惧,大可直说。并无损颜面之事。”

“哼,我会害怕?忘了告诉你,我乃探花郎,曾高中金榜。你以为我这官职仅凭公主之力便可得来?非也,乃是凭借自身修为考取而来。”

完颜阿珠冷哼一声,旋即转身不再理会李询。

至于探花为何种花,她或许不明了,但她清楚金榜题名的含义。同时她也深知,宋国深厚的文化底蕴,非金国所能比拟,即便是整个金国的文化层次,恐怕不及宋国之一二分矣。

本欲借武职身份羞辱李询一番,哪知他竟是金榜题名的读书人……

金光王朝立国不久,其前身乃是一片未开化的荒莽之地。

李询目光柔和而又不失尊傲地注视着来者,含笑之中流露出一种难以掩盖的傲骨之气,缓缓言道:

“切磋之意已无需多表,吾等奉派前来,旨在修文交流。阁下如有疑惑,不妨共同研讨一番。”

使用“交流”一词,李询巧妙地掩饰了此次出行的真实目的。

“甚好。那在下不才,愿与大使共论诗道。恰好在下新创一首诗篇,欲求大使赐教一二。”

听到此处,童师礼、梁辅以及李肆等人皆惊愕不已,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此人竟敢向老五挑战诗艺!谁人不知,桃源诗会上,李询以三首旷世诗篇震动大宋文坛,至今无人能及,并赢得公主青睐,更得到了才女李清照的认可,两人更是以姐弟相称。

他们并不知晓李询如何结识敬亭公主,但所有人都认为,是李询出众的才华引起了公主的关注。

李询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心中暗赞九幽界的教育体制,让他积累了丰富的诗词储备,在此情境下也可应对自如。

“敬请赐教。”

李询谦逊地邀请对方先发表见解。

那人从身后取出一把折扇,瞬间展开,轻轻摇动起来。

众人瞠目!此人头戴兽皮制成的帽子,手中却执着折扇,究竟是寒是暑?

“大使请听,在下的这首诗,名为《翠竹顽石》。”

什么?!

李询听得一头雾水,童师礼等人也开始质疑自己是否听力出了问题。

刚才他们还在嘲笑金人的使者此举无疑是自寻烦恼,哪知对方却声称要诵读的是《翠竹顽石》。

莫非这只是个巧合?

然而当那人继续吟咏下去——

“紧紧依傍青山不放松,根茎深深扎入……”

话音未落,使团的人群中忽然爆发了一阵哄笑。

笑声令清茹和桃子困惑不解,也让完颜阿珠感到莫名奇妙。

李肆则放声狂笑,大声质问道:

“嘿,你说的下一句是不是‘历经千万次磨砺依旧坚韧挺拔,任凭东南西北风吹打’?”

那人顿时愣住,傻傻地站在道路中央。

李肆更加放声大笑:“你知道吗,这首《翠竹顽石》正是面前这位大人的杰作!当年,他以《翠竹顽石》、《临江仙》和《赤心报国》三首佳作闻名天下。如今你竟然当着他的面抄袭诗句,真是笑掉大牙了。”

那人的脸色瞬间变得难堪,偷偷瞥了一眼李询身边的完颜阿珠,旋即勃然大怒。

“你胡说八道!这分明是我所创作的!说什么我剽窃了他的诗,分明是他盗用了我的作品!”

愤怒之下,那人失态咆哮起来。

此时,李询并未急于回应,而是将视线转向身边的完颜阿珠……

“阿珠仙子,丢脸了吧?你以为这诗篇乃何人之作?哎,你莫要狡辩。若要寻人当众羞辱于我,你也该挑选个修为高深之辈,怎地找了个如此无名之辈前来?此人竟敢盗取谁的诗句不好,偏生窃取了我之修炼心得化作诗行。唉,你可知晓此诗,乃是前去岁桃花盛放之时,在吾皇天尊面前,以及众多文臣武将见证之下,于桃源诗会上由我创作而成。那时我共赋诗三首,而后的三首诗篇更是被镌刻在我皇亲手绘制的画卷之上,尔后这三首诗句便在京都修行界内广为流传。”李询言辞凿凿,说得条理分明,听得完颜阿珠面色微红,狠狠瞪了那人一眼,这才扭头面对李询那一抹讥讽的眼神。

“哼!你说是便是么?你的乃是去年之作,我这却是前年所得。”

“哦?果真如此?”

李询冷笑连连。

“阿珠仙子,你当真需增长些智慧才是。此事关乎两大宗门间的争端,你这般明目张胆地窃取我之物,实令我感到齿冷!另觅一人,再行此举吧。”

就在李询与完颜阿珠交谈之际,路边一家隐蔽的酒馆之内,临窗之处坐着一位头戴斗笠、身披白纱、身穿黑袍的女子,此刻正轻轻捏起手中一张纸片,其上赫然记载着李询曾经创作过的那三首诗句。

“郡主,您的身体不适,还是请关闭窗户吧。”

女子轻咳几声,似乎体质虚弱,一旁侍候的侍女立刻上前抚背顺气。

“无妨。”

女子嗓音微颤地回应,似乎带着一丝娇喘。

在示意无碍之后,女子再次望向窗外,视线落在那位骑马而过的身着黑衣的李询身上。

“果真是他。”

女子的声音之中流露出一丝惊喜。

“小姐,丫鬟听说是他派人传来消息时,还不太相信呢。如今看来,的确是他无疑了。”

侍女瞥了一眼窗外,略带不屑地说道。

“即便真是他又能如何?不过是肤色皎洁些,会写几首修真情诗罢了。我家郡主也是聪慧异常之人。自从郡主得到这三首诗句以来,便一直贴身珍藏,奴婢虽不明其中深意,但这三首诗却各自蕴含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修炼意境……罢了,说了你也不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