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修行不挂科 > 第71章 君子

修行不挂科 第71章 君子

作者:赵树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3:47:25 来源:书海阁

赵扶南直到离开漆黑宫殿,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琴师在一旁开口道:“三个修士,应该都是行修境。”

血蟒有些无奈道:“三个行修境修士,还是分散在不同地方,需要我们四个人一起动身吗?”

疯子并不在意,只是清楚的知道,自己又可以去狩猎猎物了。

血蟒看向琴师,问道:“三位行修境,一位金身境,四人同时动身去追杀行修境,需要这么兴师动众吗?”

琴师看向赵扶南,并未言语。

赵扶南揉了揉下巴,还真是针对自己的一项任务啊。

上次在宫殿中察觉到的七道强大气息,原本三个半步金身境,四个行修境巅峰,这次在宫殿中自己清楚的感觉到了,一位金身境,四位半步金身境,两位行修境巅峰。

这么快就突破金身境了吗。

同为金身境,只要收敛气息,相互之间是不会察觉到对方的。

宫殿之中,七位修士并没有收敛气息,甚至可以说是刻意的显露,就那么明晃晃的告诉你赵扶南,此处有一位金身境和四位半步金身境。

三位行修境的修士,还是分散在各地,的确,只要是疯子血蟒琴师之中任意两人协同出手,对方几乎毫无胜算。

可偏偏就是要让你们四个,一起动身。

就是要告诉你赵扶南,叛离罗刹神殿的修士就是这种下场。

哪怕你是金身境,只要秦凛愿意,在宫殿中就可以让你留在那里。

赵扶南叹息一声,还真是一场无声的敲打,秦凛洞察人心的手段简直是匪夷所思。

甚至当初赵扶南刚回归罗刹神殿,出手击杀那个人人得而诛之的修士,也在秦凛的预料之内。

赵扶南扭头看向那座漆黑神殿,秦凛,你究竟是拥有怎样的手段?

琴师轻轻拍打赵扶南的肩膀,赵扶南扭头疑惑的看向琴师,琴师并没有言语,只是轻轻拍肩,便转身离去。

————

夜色渐深,寒蝉凄切。

庭院之中槐叶满地,随风凌乱飘然,杂乱无章。

李沛霖盘坐在庭院中,闭目塞听。

周遭灵气和微风一般,同样凌乱飘然,引动满地槐叶飘然。

修行一路,除去修力,更要修心。

淬炼灵气,增长道力,练肉身,长神魂,终究是修力一道。

除去修力,修士一颗道心如何同样是决定修士大道走向高度的重要因素。

例如李沛霖的天生道体,宋沄亭的天生剑体等等,这种与生俱来得天独厚的天之骄子,在修力一途顺风顺水,比起普通修士快过百倍,灵力多寡以及修道快慢,都远超常人。

只是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让这些天才修行太过于顺遂,以至于修心一事,对于他们来说修心关隘远超常人。

一山放过一山拦。

稍有不慎便停步不前。

想当初,被誉为司氏双壁的司想、司念,司想一路走来几乎是踩着同龄人的肩膀,孤高自傲。

修行时代开启以后,刚开始司想还是无愧天才之名,修力极快,远超常人。

只是在遇到那位白发生以后,连败三场,甚至差距越拉越大,在白发生跻身金身境又剑斩罗刹鬼以后,司想一颗道心便跌落谷底。

道心蒙尘,拳意退散。

以武道登高修士,本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的就是激流勇进的登高之心,保持那一口武夫真心不坠,才能够以力证道。

司想自从出生开始,便从未尝过失败,心高气傲,连败三次,自己还卡在行修境巅峰的时候,白发生却已经剑斩罗刹鬼,自此,一口武夫真气便一坠再坠。

白发生的身影就那么矗立在前方,像是一座绕不过的高山,练拳修行之路的心魔所在。

武道一口真气坠落,那么修道一途便难上加难。

事到如今司想仍旧卡在行修境巅峰毫无精进,更要命的是他毫无跻身金身境的想法,拳意退散。

李沛霖闭目塞听,在庭院中盘坐已经有整整三天了,一动不动。

期间周遭灵气时乱时齐,时快时慢,时动时停。

杂乱无章,心境亦然。

在造化窟中,李沛霖曾救下数位修士于行修境蟒蛇之口,只是因为自己一时大意,被蟒蛇以诈死骗过,眨眼之间就有数位修行葬身蛇口。

当初一位女子修士瞪大眼睛,惊恐的看向自己,眼神中充斥着慌乱哀求害怕,似乎在祈求着自己这个天生道体的天才再去救下她,只是下一刻,女子修士的下半身躯便被撕裂吞噬。

血泊之中的女子修士依旧瞪大眼睛,紧紧盯着李沛霖。

哪怕李沛霖震怒之下,出手斩杀蟒蛇,那一幕依旧时常出现在自己脑海。

当初死在蛇口的修士的绝望无助惊恐哀求等等情绪,就那么堵在李沛霖的胸口。

当时除去李沛霖,还有那位身负庞大武运的女子武夫黎姿,只是她从头至尾都袖手旁观,从未出手。

李沛霖在事后愤怒的质问黎姿为什么袖手旁观,只要她出手,最少也可以救下两位修士的性命。不过黎姿的话让李沛霖心头一空。

“生死自负,与我何干?”

李沛霖在离开造化窟之后,一直不断思索。

书上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更有心怀天下,胸怀四海,君子如此之言。

李沛霖不明白,在修行时代开启之后,自己身负天生道体,却救不下几位修士,甚至被黎姿嘲讽迂腐不堪。

“难道真是生死自负,与我无关?”

李沛霖喃喃道。

孤身一人,枯坐庭院,叩问心关千万次。

自己修道练气,究竟是所求何物?

难道真是我一人立于山巅,却毫不在意众生苦难?

李沛霖想不明白,道心起起落落,乱作一团。

也就在李沛霖枯坐的第三天夜里,李沛霖正苦苦思索中。

一位身穿长袍,腰间悬挂有一块玉佩,面如冠玉的年轻人出现在庭院外。

男子正襟危坐,面对李沛霖。

传闻中,有三处修道圣地,一处是北洲天师府龙虎山,一处是南洲道门天宗,最后一处便是东洲儒家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多君子。

此时这位身穿长袍,腰间悬挂有一块玉佩的君子正襟危坐,面向李沛霖。

君子坐而论道。

没有人知道那天晚上在庭院中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那位君子起身离去之时,李沛霖便跻身金身境。

在庭院石板中,有君子刻有一句谏言。

是那,心中有天下,则胸怀万古;胸怀天下,方能立身行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