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超级系统之崛起 > 第117章 教育改革(1)

超级系统之崛起 第117章 教育改革(1)

作者:一个会说话的番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3:47:56 来源:书海阁

不管此时几个国家是如何地在伺机报复,完成了政府机构初步改革的华夏国内,再次开展了新一轮轰轰烈烈的革新。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为国之根本”,而华夏新一轮的改革也直接从教育界开始。

当前华夏教育的现状,多年前就已经令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担忧,不能否认,随着二十年前教育产业化的改革,国民受教育的水平,尤其是受高等教育的水平切实有了飞跃式的提高,但是教育质量却严重下降,特别是大学生的含金量不断下滑,很多本科毕业的大学生质量甚至不如一些专科院校,“大学生无用论”近几年也是被大肆鼓吹。

但是我们的“大学生无用论”和国外的“大学生无用论”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并不是因为全民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而造成只凭借“大学生”的素质竞争不足。

我们的很多的高等教育所早就的“大学生”是真正的素质能力不足,同时很多学生由于一直以来家庭教育,社会观念的导向,“眼高手低”的情况严重,眼睛只盯着沿海的一些发达省份,而这些地方就业压力的竞争几乎为全华夏最激烈的,也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而实际上我国很多地区,不说极度贫困的地区,便是一些内陆省份,经济条件一般的地区,包括一些发达省份,县、乡(镇)基层队大学生的需求还是很迫切的,这也是当今教育、科技、人才极度不平衡的一个现状。

若是这样其实还算是好的,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直向往着高薪高管高企,对于家长费劲心力好不容易弄来的就业岗位不屑一顾,宁愿待在家里啃老,也不愿出去做事,有的即使去做了两天,由于不称心意,大都做不了两天,便跑回家继续啃老,嘴里喊着“考研,考研”,却一待便是两三年,不知何去何从。

可以说造成这些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等,比如我们的学校教育,大学之前可谓严格无比,刻苦非常。

很大程度上讲,其实这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只要你不是什么天才,读书和学习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非比寻常的刻苦,不是说“整天去玩”的所谓的“素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的,即便是天才,“伤仲永”的故事也并不是什么罕见之事。

因此,大学之前我们很多学生的学识和精神素质其实并不是很差,但是很多人一旦进入大学,在没有了以往的高压管理和严格督促之后,如同弹簧一般,压迫的越严重,反弹的便越厉害,其自我约束力严重下降。

加之很多大学管理的松散,很多老师只管上课,如同完成任务一般,不管学生是在睡觉还是在打牌,甚至哪怕只有十几个人听课,照样讲的摇头晃脑。

期末考核,更是圈范围,划题目,甚至直接明确考题,最终成绩则大笔一挥,按照比如百分之五的不及格率,哪怕所有同学都只考了三十分,也照样只有百分之五的人不及格,至于分数不够六十分,好办啊,集体加四十分不就ok了。

也许有些老师也曾经是想严格一些,可是很快发现,其他科目都这么高的及格率,只有自己这个科目这么低,时间长了,绩效工资暂且不说,是不是自己教学水平也有问题呢?

当然这些现象并不是每所大学都存在,但却可以说已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因为每年数百万的高中毕业生,毕竟只有极少数能进入名校,大多数人都会进入一些普通的院校,而即便是一些一本院校,照样存在着这些问题。

更不要说什么二本三本,什么高职高专,委培函授一类的,可以说大多数的学生都在身边很多人赞美中进入了一直向往的大学校园,而虚度至少三四年的时光。

再加上现在社会上一些大学,为了扩大招生,吸引生源,手段尽出,毕业不是问题,起码真的是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至于其效力就不得而知了。

就业率更不是问题,低于百分之九十,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至于这个数据怎么来的,一大推资料、数据说的你头昏脑涨,眼花缭乱。

专业更是没什么问题,你想学什么专业绝对都有,一个工科院校有中文系、文学系有什么奇怪的,我们明年还打算开美术系,表演系呢,懂不懂什么叫综合性的院校。

至于什么高职高专,委培函授,电大夜大一类的质量就更是可想而知,但是每年却有成百上千万的人甘心情愿的进入其中,更多的就是为了那一纸文凭。

再比如社会教育,“利益至上,一切向钱看”等等不健康的导向就不提了,很多年来有些人更是在鼓吹一些“读书无用论”,恰巧又有许多学识很低的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尤其是赚了大钱,成了大官,而许多大学生算上高中,白白比很多人多耗费了七八年的时光,学费更是花费了不少,最后却一事无成,这些现象更是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这个说法的正确性。我们不能否认这个世界上有着许多天才的存在,在文学、在音乐、在经济等各方面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和能力;也不能否认“有机物的空间结构、两个铁球究竟谁先落地、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首都都是哪里,某年某月某日究竟发生了什么”等等问题,也许在以后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并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但是,我们更不能否认这些知识让我们的学识更加丰富,让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敏锐,让我们的思想更加深邃,他们的效果其实更多的是体现在之于思维,之于精神,之于思想的无形之中。

“大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课堂之一”,这种说法是不无道理的,即便是如今这些饱含水分的大学教育。

再比如家庭教育,华夏其实历来是一个重视教育,尊重知识的国家,特殊的历史造就了“读书人”在华夏特殊的地位,近代的历史,更是曾经让华夏人对知识有一种近乎疯狂的求知。

致使很多父母从小就对孩子的学业有一种无比的期望和要求,可以为了孩子的学业牺牲一切,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应孩子的学业。

同时,只要是学习,任何事情都以让路,而他人也不会有什么异议,甚至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如此刻苦。

因此,许多孩子从小在家庭、学校灌输下,成了只知学习的工具,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更有一些甚至产生了逆反情绪,厌恶一切和学习,和读书有关是事情。

更有教育制度的是否合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教育学科的是否科学等等问题,造就了如今华夏教育不得不改,不能不改的现状。

多年来,华夏也一直进行着探索和研究,如高考科目、时间等等一系列的变革,如教育收费问题的变革,如新教材的编写试用,如一直推行的素质教育,如当年的教育产业化等等,可以说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效,却也留下了许多的问题和弊端。

而此次,华夏将在以前的基础上,综合前期政府改革的成效,彻底地对教育制度、教育资源、教育内容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改革和科学优化,力求建立新的,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学识和能力,理论与实践,知识和思想共同兼顾的教育体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