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小族长的奋斗 > 第8章 前程未卜

小族长的奋斗 第8章 前程未卜

作者:清河小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16 21:38:05 来源:书海阁

京城,唐氏庄园。

这几日,不断的有官员以私人名义来唐家拜访唐龙。其实,他们都是受秦王或宁王所遣,过来当说客的。监国之争,在经过了几轮明争暗斗后,如今局势倒是又僵持住了,双方争夺的动作持续不断,难分难解。而眼下,京城里那几个尚未表明态度的大人物的站队,在此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在这其中,唐家的态度无疑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虽然之前宁王与唐家因联姻之事闹了点不愉快,但在这种情况下,宁王还是放下了那些旧怨,派人来寻求唐家的支持了。不得不说,宁王还是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的,眼下可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啊!不过,唐家却最终并没有给予宁王府所希望的回应。不过,宁王倒也并不失望,因为秦王府也和他一样被礼貌的拒绝了。对于宁王来说,这其实已经算是不错的结局了,原本他可是抱着对方可能会去支持秦王的想法的,没想到……。随后,唐家开始闭门谢客,摆出了一副不想介入“国本之争”的态度来。唐家地位超然,他们选择这样做,别人也真的拿他们没办法,秦王和宁王因此便都只能去另寻它法了。

然而,同样选择不站队的,并不是只有唐家。随后,军方第一人陈庆之也选择了不见客,更是直接离开了京城,直接搬到了城外的军营去居住,态度颇为的坚决。不过,对于国家来说,这其实倒是件好事的。毕竟军方所掌握的力量,是足以以力破巧,直接掀了桌子,彻底改变局势的。只不过,这种粗暴的处理方式,对于政治生态来说,显然是极具破坏性的。若是这种事儿被接受了甚至是成为惯例了,那将成为非常糟糕的示范,于朝政而言更将是遗祸无穷的。历来,军方不介入这种事情,虽然并没有明文规定,但一直以来却都是有这样的默契的。在这一点上,陈庆之恪守了本分、遵循了传统,是值得赞赏的。对此,各方的反应和评价,也都是比较正面的。某种程度上,陈庆之在此次的“国本之争”中,实际上扮演了定海神针的作用。由于有了他在一旁虎视眈眈地盯着,秦王和宁王无论如何激烈的竟争,才不会失控。总之一句话,想上位,就拿出真本事来,但不可以打打杀杀的。

几位重量级大佬,选择了旁观,这让两位皇子的竟争再度陷入了僵局。面对这种状况,经过多方协商,朝堂上下最终决定,一个月后,召开临时大朝会,通过集体表决,定下"监国"人选。临时朝会由陈庆之代天子主持,并邀请唐龙、周衍等旧臣大佬到现场监督,力求做到公正、公开、公平。这个方案已经是目前情况下,最好的处理方式,也获得了大多数朝廷官员的认可和支持。而之所以要拖这么多天,是因为要等待那些主政一方的大员入京,参与此次的临时大朝会。而目前来看,这些从全国各地赶回来的地方大员或许也将决定着最后的结果。离京城比较近的地方大员如今已经已有不少人陆陆续续的赶到京城了。秦王府和宁王府也一直在努力的去对他们公关。不过,在尝试过后,结果却是不尽人意的。因为这些人暂时也都选择了不表态。大家显然都明白这一次并不仅仅只是要选一个人来“监国”的,它其实就是“神器”之争。此事之后,朝廷必然也要经历一次重新的洗牌,而这显然关系到大家的未来、地位、权利、利益等等,不由得他们不予以更多的重视及谨慎的对待。

京城的“监国”之争如火如荼、暗流涌动。而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北军大营里,北军统帅袁焕正与胡不归、张恪、李如松、孙阳、何刚等围炉煮茶,讨论着京城的局势。

“陈大元帅选择让军方在此事上置身事外,其实还是很高明、也很明智的一步棋的。一来,避免因为军方的介入,导致局势升级,事实上这个决策起到了稳定朝局的作用;二来,由于保持中立,两不相帮,无论到时候是哪个皇子登顶,军方都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的;三来,这样做,其实也是在保障军队内部不会因为这件事情,产生矛盾和分裂,这委实是定海神针般的决策的。”

“这话没错,大元帅还是老成持重的。若是军方选择站队,介入这场纷争的话,无论怎么选,都很可能出乱子的。陈元帅严令军中将领不得介入,这犹如釜底抽薪一般,给整个局势降了温,善莫大焉啊!”

“对了,徐城主出发几天了?不知道他本人是个什么主意?”

“已经走了三天了。这事儿来得太突然,也太急迫,徐尚一接到消息,便轻装简从的上京了,本帅也都没来得及见他一面。所以,我也不太清楚他的想法。不过,倒是没听说过他和那两位之间,有什么瓜葛的。”

“唉,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事儿还不知道会如何影响朝局呢?若是陛下有个万一的话,那……,唉!”

“别想那么多了,咱们离着京城几千里了,担心又有什么用呢?对了,何刚,我让你去加强对边境的巡查力度,你做的怎么样了,有什么发现没有?”“回袁帅,未将已经都布置好了,暂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嗯,那就好,不过,不可放松警惕。此时的京城朝堂有些混乱,咱们这里必须要更加的小心谨慎。严防某些内外势力在这当口浑水摸鱼或是趁机捣乱。必要时,本帅准许你便宜行事,无论是谁,都可以给他们一次狠狠的教训,杀鸡儆猴!”

“是,未将遵令!”

“总之,咱们还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静等京城的消息吧!”

从袁焕的中军营帐出来,张恪和胡不归一起坐上了马车,回黑龙互市去。望着车窗外黑龙大道上,络绎不绝的车马,一派生机勃勃的。然而张恪却是心情沉重,因为这一切,有可能会因为数千里之外的某个变故,戛然而止。没想到,老皇帝竟然会突遭疾病,这让本来顺风顺水的北方局势,平添了变数和阴影。

胡不归看了看他的神色,劝慰道:“你也不必这么担心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说,那个家伙也未见得就能登上大位的嘛。再怎么说,那个秦王毕竟是嫡长子啊!”

张恪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我并不只是担心宁王,而是即便是秦王登上大位,其实也未见得好的。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但政局有变,其影响便很难预测。我们辛辛苦苦把互市和牧场弄起来了,只要再给我们安安稳稳地发展几年,我有信心,绝对都会出成绩,出效益的。但是如今,这一切还能不能照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可就不好说了。宁王自不必提,若他一朝得势,很难想像,他不会给我穿小鞋。至于秦王……,我和他素无往来,互市和牧场就像两块肥肉,难保他不会想要伸手过来的。总之,无论是谁最终上位,对我们来说,都不会是什么好事的。唉,时不利兮啊!若是能再给个几年时间就好了。本来以为搞定了北境那两大族,便有了难得的窗口期,可以放心地发展了,没想到,如今又……,唉!前程未卜啊!”

胡不归闻言,张了张嘴后,又闭上了。这事儿已经不在他们的掌控范围内了,再说什么安慰的话,又有什么用呢?张恪疲惫的闭上眼睛,脑子却不受控制的胡思乱想着。一会儿想着老皇帝的病情,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机会好转。只不过,中风这种事儿,太复杂了,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别说如今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了,就算是现代医学,对于它的研究和治疗也都不算太理想。人脑系统及血管系统的复杂性,远超人们的想像,张恪对此心知肚明,这也是他如此忧心忡忡的原因,因为太难测了,根本无从把握。

一会儿又想着老皇帝一直以来对他都很不错的,如今他生病了,要不要回去看看呢?只是,朝廷并没有召他回京,在如今这样的敏感时期,好不好不召而回啊?

张恪又想到那位可怜的升平公主,老皇帝是她最亲的人了,如今却……。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好好照顾自己。

在胡思乱想中,不知不觉的便回到了黑龙互市。皇帝病重的事情,自然是不可能到处宣扬的。毕竟隔着几千里了,民间的消息传播暂时还到不了这里来。因此,互市暂时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旧是热火朝天的场面。往日里,看见这一幕时,总是让人心情舒畅的,但今天张恪显然是高兴不起来的。不过,他倒不是在担心沪市的交易会受什么影响。说白了,人朝哪怕真是要换个人做皇帝了,大家难道就因此不做生意了?尤其是那些异族,他们有的可是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而来的,该交易自然还是要去交易的。至于你们换不换皇帝,那和我们有关系吗?

张恪随即便又离开了互市,和胡不归去往了牧场。如今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牧场的。这里毕竟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地方,更加的自在。路过“至善学堂”时,从里面传来了朗朗读书: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听到这些后,张恪犹如醍醐灌顶般醒悟过来:人生嘛,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和困难的,矛盾和问题也总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无非就是去积极面对罢了。至于结果,无非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