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社会中的各种骗术小故事 > 第58章 宣传篇58

社会中的各种骗术小故事 第58章 宣传篇58

作者:君兰妙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8 11:29:28 来源:书海阁

?冒充“公检法”诈骗

***易受骗群体:

防范意识较差的各个群体,女性和老人被骗的机率更高。

***作案手法

第一步:

骗子会利用各种非法手段,如黑客攻击、数据泄露、购买等方式获取你的个人身份、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然后,他们会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通过电话与你联系。这些骗子通常具有一定的演技技巧,能够模仿公检法人员的语气和行为,让你产生信任感。

第二步:

一旦与你建立了联系,骗子会编造各种虚假理由,例如说你涉嫌银行卡洗钱、拐卖儿童犯罪等严重罪行。同时,他们还会同步发送伪造的公检法官网、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文件,以增加威胁的真实性。这些虚假证据往往设计得十分逼真,容易让人误以为自己真的陷入了法律困境。此时,你可能会感到恐慌和无助,而这正是骗子所期望的反应。

第三步:

为了进一步控制你的思维,骗子会诱导你前往宾馆或其他独立空间,以便对进行深度洗脑。他们会以帮助你洗脱罪名为由,声称只有配合调查并将名下账户所有钱款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才能证明你的清白。这个"安全账户"实际上是骗子的私人账户,一旦你将钱款转入其中,就再也无法追回。在此过程中,骗子会不断地对你施加压力,甚至使用暴力手段来迫使你服从。

***典型案例

某日,市民李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市公安局的林警官,声称李女士涉嫌一起诈骗案件,并能准确地说出她的个人身份信息。李女士听后非常震惊和害怕,连忙向对方解释自己并没有参与任何诈骗活动。然而,林警官却表示需要对她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并要求添加李女士的QQ以便沟通。

李女士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但出于对警方的信任,还是添加了林警官的QQ。随后,林警官给她发来了一份所谓的"通缉令",上面有李女士的照片和详细信息,还盖着公安局的公章。李女士看到这份"通缉令"后,心中更加恐慌,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卷入了犯罪活动。

林警官继续与李女士交流,不断强调她必须配合调查,并且要求她保持良好的态度和保密性,不能将此事告诉任何人。他警告说,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定,将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李女士感到无助和恐惧,只能听从林警官的指示。

接着,林警官要求李女士把手机调至飞行模式,然后找一家宾馆,连接上Wi-Fi。李女士虽然内心充满疑虑,但由于害怕被追究责任,还是照做了。在宾馆里,林警官通过QQ指示李女士将银行卡内的所有资金,共计三十多万元,转账到一个指定的"安全账户",以确保资金的安全。李女士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按照对方的要求完成了转账操作。

三天后,当李女士再次尝试联系林警官时,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方拉黑。她拨打对方的电话,却提示无法接通。此时,李女士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遭遇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辛苦积攒的三十多万元就这样消失无踪。她懊悔不已,自责当初没有识破对方的骗术。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面对陌生人的电话或信息,尤其是涉及到个人财产和**的问题,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身份和说辞,更不要随意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寻求专业帮助。同时,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以免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

***国家反诈中心提醒

公检法机关作为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的重要力量,其工作流程和程序都是严格规范的。在处理案件时,他们会遵循一系列法定程序和规定,以确保司法公正和合法。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当面出示证件或法律文书。这意味着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网络点对点地向涉案人发送通缉令、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这种做法不仅不符合司法程序,也容易导致误解和滥用权力。相反,公检法机关会依法采取适当的方式,如面对面沟通、送达书面文件等,来传达相关信息和决定。这样做可以保障涉案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和合法。因此,如果有人收到通过网络点对点发送的所谓“通缉令”“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这些可能是诈骗行为,目的是骗取个人信息或钱财。如果对某一事件存在疑虑,最好直接联系当地的公检法机关,核实情况,以免上当受骗。总之,公检法机关会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当面出示证件或法律文书,而不是通过网络点对点地发送法律文书。大家要提高警惕,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一定要牢记: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采用电话、QQ、传真等方式来处理案件,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可能要求你进行远程转账汇款!这些都是诈骗分子常用的手段,他们会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威胁或诱骗你将钱财转移到指定的账户。一旦你按照他们的指示操作,就会陷入无尽的骗局,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创伤。所以,请务必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尤其是涉及到钱财交易时要格外小心。如果你接到类似的电话或信息,最好直接联系当地的公安机关核实情况,以免上当受骗。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远离诈骗陷阱!

……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