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为晋升,我创造了可控核聚 > 第5章 远见卓识的构想

为晋升,我创造了可控核聚 第5章 远见卓识的构想

作者:春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06 13:50:15 来源:书海阁

这表明......耐高温材料确实可行。

这能够承受核聚变反应中亿级高温的壮举!

"赵主任,核聚变的点火装置设计无懈可击,只是理念过于超前了。"

"毫不夸张地说,单凭这个可控核聚变点火装置,就至少领先当今技术二十年,甚至更久。"制造领域的权威停下手中的运算,回应道。

"也就是说,邮件里的描述有极大可能变为现实?"

赵龙生咽下一口唾沫,言语有些颤抖。

他是科技部门的负责人没错,但他处理的是行政事务,不涉足具体科研。

对此中的奥秘一窍不通。

具体的事宜,还得听这些专家的见解!

"值得一试。"

"我同意,可以尝试!"

专家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赵主任,能否请问...这封邮件出自哪位大师之手?"清华大学研究院的院长起身,声音微颤地询问。

邮件他已经看完,可控核聚变或许因这封邮件而得以实现。

那可是可控核聚变!

足以让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超越全球的神器!

"对呀,赵主任,这是哪位科学家或哪个团队的研究成果,能透露一下吗?"

"这可能会实现可控核聚变啊!"

"不枉此行,真是不枉此行啊!"

"能同时在多个领域达到如此深度研究的人,老朽自愧不如。"

"老王,你就别这么说,我们这些人,谁能比得上呢?"

"如果有人能比得上,可控核聚变或许早已实现。"

会议室中,专家们纷纷感叹。

"呃...这个嘛..."

"大家再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赵龙生闻言,脸色变得古怪,按下遥控器。

邮件末尾的那句话,出现在众人眼前。

"嘉陵科技大学四年级生张青,寻求北京大学研究生名额,期望进入贵校深造。"

看到这句话,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连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

......

咕噜!

过了许久,不知是谁吞了口口水,结结巴巴地说:"所以,这封邮件是...是这位叫...叫张青的同学发的?"

"而他的目的仅仅是进入北大,成为一名研究生?"

清华大学研究院的院长难以置信地看着那行小字,脸上满是不可思议。他觉得这太荒唐了!

离奇至极!

这完全不合常理!

......

"呃...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这样没错。"赵龙生也难以给出明确的答案。

这话如果讲出去,恐怕没几个人会相信。

一个普通一本大学的四年级学生,发了封能解决可控核聚变技术难题的邮件,只是为了读研?

这岂不是...谁信谁就是傻子吗?

"这...这位张青同学的提议,的确...相当独特呢。"

"没错,这小伙子真有点意思。"

"我看,他对我所研究的领域,恐怕颇有共鸣。"

复旦和浙大的研究院院长会心一笑。

张道然笑了笑,重新坐在椅子里,他也不知该如何表达。只是不停地捏着大腿,尖锐的痛感提醒他,这不是梦境。

"这位张青同学,他...年纪应该不大吧?"

"对,今年才二十二岁。"赵龙生如实回答。

砰!

"呃呃呃!"

"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希望大家理解。"

询问张青年龄的长者从地上站起,满脸尴尬。

"好吧,我明白大家此刻的感受,就像我听到张教授的汇报时一样,心中充满了震惊。"

"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像是在梦中!"

赵龙生道出了在场者的心声。

"张教授,快掐我一下,让我确定这不是梦!"

"嘶!"

"你还真掐啊?"

"唉,说实话,我觉得我正在做梦。"

"可控核聚变的关键技术...一个只有二十二岁的年轻人,解决了全球众多科学家头疼的问题!"

"真是难以置信。"

在座的科学巨擘们不禁发出感叹。

"我认为,现在下定论还太早。"

"尽管有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持,但要实现可控核聚变,我认为还需更多时间观察。"

"首要之事,我们应当亲自见见张青同学。"

"咳咳。"

"大家都知道,近几年我身体状况不佳,正好准备退休,正缺一个接班人。"

一位材料学的权威笑着说道。

"老何,你这么说有点过分了吧,你缺接班人,张青就得跟你吗?我快退休了,也缺接班人呢!"

"张青同学应该跟我。"另一位精密制造领域的巨头反驳道。

顿时,偌大的会议室,开启了争夺大战!

可控核聚变能否因这封邮件实现,仍是未知。

然而!

张青,无疑是天资过人的奇才。

这一点毋庸置疑!

"行了行了,大家都安静!"

"这里是会议室,不是集市。"张道然轻拍桌面,平息了喧闹,又补充道:"张青同学是我北大的研究生,与你们何干,不知为何争抢成这样!"

"老家伙,太过分了!"

"人家还没进你们北大呢!"

"确实如此!张道然,你的学术成就平平,唯独这脸皮日益坚韧。如此杰出的才俊,若是在你麾下,岂不是耽误了他的前程,岂不是让国家错失重大的机遇?"

清华大学研究院的院长首先提出异议。

"老王的这番话,我深表赞同!"

"最终花落谁家,还得看各自的实力!"

顿时,众多科学巨擘争论得沸反盈天。

良久之后,张道然轻声感叹:"尽管张青同学的邮件令人惊叹。"

"但我依然认为,要实现受控核聚变,实在不易。"

"太不容易了!"

作为可控核聚变研究所的领军人物,张道然对这一领域的艰难有着深刻理解。

业内常言,这是一项超越当今技术的挑战。

至少在精密工业领域,尚无法制造出这样的设备!

制造业的发展尚未跟上脚步!

就像芯片行业,华夏虽能设计最尖端的芯片,却无法生产对应的光刻机。

因此,在芯片领域始终受制于人。

"唉..."

张道然的话让会议室陷入了寂静。

他们都是该领域的权威,深知张道然并非信口开河。

就目前阶段而言,

对于华夏乃至全人类,实现真正的受控核聚变,无异于登天之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