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苍槐 > 第2章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苍槐 第2章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作者:槟榔屿岛的林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11 11:58:14 来源:书海阁

巧珍的出生,为这个贫困的家庭注入了新的活力,日子不再单调和沉闷,家里经常充满着欢声笑语。

日子平凡而又简单的过着,她在家里排行老大,爹娘自然对她是万般疼爱。

爹娘去地里干农活的时候,她就在地里玩耍。

玩的累了,就去捉捉田间蹦来蹦去的蚂蚱,玩累了,就躺在田间地头睡觉。

家里喂的有猪,养的有鸡,她就去山上割满青草,然后背回来,喂养家里的家禽。

在农村,平常一日三餐的吃水用水都要去村子南边轱辘井那里去挑水,她总会拿上扁担和水桶去打水,把挑完的水倒入水缸中,把一缸水装满,至少得两个来回。

一家子做饭洗衣的用水都会用一个葫芦木瓢来取,她见娘做饭的时候,都会在在灶台那里帮着烧柴火。

有时候,父母下地种田回来很晚,她就帮父母做饭,别看她小小的年纪,干起活来却有模有样,渐渐成了父母的小帮手。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是人民公社的“社员”,挣工分是农村集体干活时计算劳动所得的方式,社员参加生产劳动的报酬是“工分”。

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下,生产队按“工分”给社员分红。

挣工分是社员的唯一选择,成为了社员的命根子,工分挣的多少,会关系到一家人生活的好坏。

多挣工分是那时所有社员果腹饱肚最炽烈的渴望。

伴随着每天早上生产队长朝社员扯着嗓子喊着“出工啰,出工啰”的声音,社员们带上劳动工具,集合后便开始新一天的劳作。挣工分,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的标志。

经历过天旱少雨,粮食欠收的灾荒年,巧珍也慢慢体会到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含义。

她的童年注定与这个家紧紧地绑在一起,只有奉献,不求索取。

眼看到了该进学堂的年龄,对知识的渴望使她不由自主多次到村里的那间破旧教室徘徊驻足,听着朗朗的读书声,她好羡慕,希望能够与其他同龄孩子能坐下来听教书先生讲天南地北,包罗万象的知识。

她的三个弟弟,一个妹妹还小,家庭人口多,过日子总要吃喝。

她想:“长女如母,作为家中长老大,总要为父母分担,她思虑再三,告诉二老爹娘,她要放弃上学的机会,供弟妹读书。”

为了生活能过的好一点,她干农活,做家务,屋里屋外收拾的妥妥当当,浩淼的天空塑造了她宽广的胸怀,深沉的土地锤炼了她不屈不饶钢铁般的意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她渐渐出落的美丽大方,身姿矫健,两条粗黑的麻花辫子垂在腰部,随着干活的节奏甩来甩去,煞是好看。

在村里她作为年轻团员,积极上进,文艺宣传她遥遥领先,她也模仿男孩子模样舞枪弄棒,唱起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她用柔弱的肩膀挑着自家种的蔬菜,大杏,李子,桃子来回走了二十里山路到集市上贩卖,换取零用钱,用于生活花销,供家人吃喝。

十几年如一日,洗衣,做饭,庄稼把这个农家女锤炼地刚毅坚强,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倔强,恶劣的生长环境成为了利于她今后成长的有机土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