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起手落魂幡,坏了我成邪修了! > 第17章 炼气三境

起手落魂幡,坏了我成邪修了! 第17章 炼气三境

作者:小鱼刀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11 12:14:00 来源:书海阁

身穿杏黄道袍的老道士杨明任对着冯缘笑着点点头,算是回应冯缘。

而后又继续开口说道,“裘将军要留下来防备蛮族侵袭,依我看,不妨就让小乙带队,老道我虽说本事平平,但护住小乙还是不成问题的。”

听了杨老道的话,李迟虎不过略微迟疑便即点头答应,杨明任的本事他是知道的,否则之前还没造反的时候也不会想方设法送李乙去龙虎山学艺,哪怕只是个记名弟子。

“李恒,且辛苦你和小乙还有杨道长一起走一趟,在军务之上配合冯兄弟他们。”李迟虎想了想,对着李恒开口。

有杨明任在,武力值应该是不差什么了,不过行军打仗可不是仅仅武力高强就够了,这里面还有许多其他计算,包括打下大应县之后的管理,这些都需要一个靠得住的心腹,李乙毕竟年纪太小,李恒虽说能力平平,但好在阅历丰富,为人谨慎,和冯缘三人关系也不错。

“父亲,堂叔腿受伤了。”李乙这边适时提醒道。

李迟虎一看,果然,李恒大腿上缠了几圈绷带,站立的姿态也有些怪异,明显受伤的那条腿不好用力。

“小伤,不碍事。”李恒把嘴一咧,倒不只是他心大,而是今日看到了冯缘给的止血丹,那袋子丹药化开的水还剩下一些,这点小伤真算不得什么。

那杨老道听到这话,脸上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此事易尔。李恒将军,你且上前解开绷带。”

李恒也不知道杨老道要干什么,但看自家堂哥对其态度恭敬,便也没有多想,按老道吩咐上前,把大腿上缠着的绷带解开,过了大半天,李恒腿上的箭伤已经不再流血了,不过因为失血的缘故,伤口处皮肉略微有些泛白。

杨老道伸手一指,便见到平地生出一阵清风来,在半空形成一道巴掌大小的风旋,飘向李恒大腿。

那风旋才一接触到李恒伤口,便听到李恒哦哟~的呻吟一声,再就是一脸震惊的看着自己腿上的伤口。

众人把目光投向李恒腿上伤口,便见到那道三指粗的箭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合拢,大约过了有百息时间,那道伤口便完全愈合除了新生的皮肤有些白嫩,几乎看不出哪里有受过伤。

李恒觉得今天自己实在是接触到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了,不论是冯缘对付蛮奴骑兵时候用的碧火,又或者是后来神奇的止血丹,再比如现在杨老道用的风旋法术。

相比于其他人一脸震惊的神色,冯缘看似平静的脸上隐藏着巨大情绪,“这老道他娘的至少是炼气第三层元精境的修士。”

炼气前三层分别为枢机境,养气境,元精境。

炼气第一层枢机境之时,这一层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只要有合适的传承,再加上日以继夜的苦熬,就算是资质普通之辈,也能在二三十年之间打破枢机,成功迈入此种境界。

不过嘛,练气一层枢机境毕竟是入门的功夫,修炼出来的真气并无什么特殊之处,甚至还比不上许多武林神功厉害,也就只能凭借一些特殊手段施展一些简单的法术,又或者是像冯缘的五瘟碧磷火一般,用一些按照常理来说算是歪门邪道的手段。

到了炼气第二层养气境,修行者的优势便会逐渐显现,像是一些小法术已经可以随手拈来,不需要再借助符篆法器之类的作为媒介,比起同境界,也就是先天境界的武人,虽说在近身搏杀方面依旧不如,但只要拉开距离,有充足准备,便是七八个武人齐齐出手,也不是修行者的对手。

像是冯缘的师父冯老道,就是在养气境徘徊了二三十多年,冯缘现在手里的绝大多数家底都是冯老道留下的,只不过冯老道在养气境一卡就是二三十年,随着年纪增大,气血衰败,体内的气逐渐衰弱。

等到了冯缘被他收养的时候,他体内的气已经到了只出不进的地步,所以冯老道极少使用法术,更多的反倒是用一些跑江湖的旁门左道之术,怕的就是体内这股精气泄露,境界倒跌。

不过不同于枢机和养气二境,修炼者一旦到了元精境,那就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如果说枢机境和养气境是给庸人留下的考验的话,那元精境就是修行途中的第一道分水岭了。

枢机境,讲究炼精化炁,将自身精气化为阳炁,通过周天火候运行任督二脉,采人丹田,使得神炁合一,真气如胎儿涌动,自无化有,又称小周天;

养气境孕养体内的精气,周身关窍进一步打开,经脉俱通,人身三百六十五处窍穴尽数打开,好让周身窍穴被真气填满,又称为大周天;

这两重境界都是水磨的功夫,纵然是天才,也没得办法避免这等苦工,须得耗费个三五年光阴,若是庸才,耗费个三五十年,也属正常;

但元精境不一样,在上古时期,天地间灵气活跃,这元精境在那时还有一个名字,唤作感应天地。

据说古时修士一旦到了这一步,便能将体内真气与方圆数十里乃至数百里的天地元气勾连,一念动,便能操纵风霜雨雪,感应范围内的天地元气无不听从号令;只是餐霞界经过数万年演化,灵气虽说依旧充沛,但却渐渐不如上古时期活跃,修行者想要靠体内真气感应天地元气变得越发困难,所幸万事万物并非一成不变,也并非越是古老便越是厉害,否则数万年前还在猿人时期留下的石斧石刀才应当是最厉害的法宝。

在经过餐霞界无数仙道先贤的完善后,天地灵气越发怠惰的问题已经被解决,而这元精境便是由此得来的产物。

《云笈七签》中有记载,人之生也,头圆像天,足方法地,发为星辰,目为日月,眉为北斗,耳为社稷,口为江河,齿为玉石,四肢为四时,五脏法五行。与天地合其体,与道德齐其生”。人体所有的部位,不仅与天地相对应,还和“四时”、“五行”相联系。

《神仙可学论》又云:“五脏六腑,百关四肢,皆神明所属,各有主守”。人身中三部八景各有神明所主,所以,修持内炼可以与自然相通,从而与道合真。

这元精境便是以此为理,从向外寻改为向内求。修行者在完成养气境的积累之后,不再去追求虚无缥缈的天地感应,而是不断打磨自身精气神,于飘渺之中生出一点顽固,为人身之元精,自元精之中生出自身独有元气,以此来代替感应天地这一层。

如此这般,虽说掌握的天地元气远不如上古时期种类繁多,但单论精纯之处,反倒更甚一筹,又因为全是自家修炼得来,操纵之精妙,也要更胜几分。由此可见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古未必贤于今,今未必弱于古。

吕祖曾有诗曰,时人若要学长生,先是枢机昼夜行。恍惚中间专志气,虚无里面固元精。讲的便是这炼气的前三层境界。

元精境之后,修行者的强悍便真正显露出来,到了元精境,便能操纵自身元气,浮空逍遥,虽说离地不过数丈,但却是真正脱离大地藩篱,更能凭借这一点元气驭使器物,像是传说之中千里之外取人首级这等操作,便是此等境界后特有。

这时候同境界的武人,虽说到了武圣境界亦有种种不可思议之处,但在已经初步脱离凡人范畴的修行者手下,已经不算作什么。

简而言之,言而简知,这杨老道原来是个好生厉害的角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