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我们都是九零后 > 第23章 清明时节

我们都是九零后 第23章 清明时节

作者:秋水海棠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3:52:28 来源:书海阁

刚进入4月份,天一下子阴阴沉沉的,一下子就雨点纷纷了。看着眼前此景,脑海里就不自觉地想起了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就要到来了。

(一)

4月2日是星期五,学校组织初一全体学生8点半前往佛子公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扫墓。天气阴沉沉的,感觉要下雨一样。大家都怀着沉重的心情。

不知不觉大家就来到佛子公园。进入公园门口,抬头望去,不远处有一座高大雄伟的纪念碑矗立在公园里。阶梯两旁和纪念碑的四周种着许许多多四季常青的松柏,它们就像一个个士兵一样守护着革命烈士。这块纪念碑正是为了缅怀先烈、抚慰英魂,教育后人而修建的。纪念碑正面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这8个大字。

通往革命烈士纪念碑的是一个有一千七多米长的斜坡走廊,其中包括9个人行阶梯和10个供人们缅怀纪念的活动平台。一般清明节前,就会有不少干部群众和中小学师生来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扫墓。大家都是整齐地排着队伍走上阶梯,等待各自学校的扫墓仪式的开始。

同学们开始迈着步子有序地走上了阶梯,九月本来想着一边上阶梯,一边数一下有多少级阶梯可以到达第一个活动平台,走着走着就忘记数到多少了。

同学们到达第二个活动平台就已经开始喘气了,但大家都没有停下来休息,只想着快点到达纪念碑的底下,那个最大的活动纪念平台。在大家的努力下,同学们都到达了纪念碑底下最近的一个纪念活动平台。大家稍微休息了一下,把老师发的小白花别在胸。

第一个开始扫墓仪式的是一所小学。首先,献花圈仪式开始。只见两名少先队员抬着一个大大的花圈,走到纪念碑底下,把花圈摆放好。少先队员面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排队肃立。现场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革命先烈默哀三分钟。

默哀完毕后,少先队员献唱《我们是**接班人》,并行队礼,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礼。少先队员代表献词,他讲得很深情,少先队员们听得专心致志。

负责这次扫墓活动的带队老师给少先队员讲了一些革命烈士的故事。最后,是宣誓。少先队大队长说:“时刻准备着,为**事业而奋斗。”他们坚定地答道:“时刻准备着。”声音响彻云霄。等小学的少先队员排着整齐的队伍从侧方小路离开后,终于轮到二中的同学们了。

扫墓仪式前面几个步骤和小学差不多一样,献花圈,奏国歌,默哀三分钟,然后就是同学们唱响《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我们是五月的花海, 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用生命点燃未来……”,同学们激情地唱起了这首歌。接下来,团委书记给我们进行讲话,她的讲话深入人心,令人振奋。她还给同学们讲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的由来以及一些基本的介绍。

最后,同学们按顺序缓步绕行,瞻仰纪念碑,纪念碑的其余面刻着“烈士精神永垂不朽”。同学们给革命烈士献上自己亲手做的小白花。

活动结束,同学们又排着整齐的队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九月一边走,一边想: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的,是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一定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

今天是4月3日,星期六,也是清明节前的扫墓时间。一般就是给众人坟墓扫墓。所谓的众人坟墓,就是九月外公这一村的祖祖辈辈的坟墓。九月打小在这里长大,村里人也不会觉得她去参加扫墓有什么不合适。毕竟她也有这里的一半血缘关系。

这五、六座众人山有的埋的比较近,有一座埋得比较远,距离村子有差不多十公里。在农村如果谁家没有人去祭祖扫墓,会被村里人认为是一个不孝顺、忘记祖先的人。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人出动去扫墓。埋得近的坟墓,除了家里超过60岁以上的老人、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不会走路的孩子、挺着个大肚子的妇女、生病的人,其他人都会去进行扫墓的;比较远的坟墓,就一些年轻力壮的大人们或十几岁的孩子才会去扫墓。每家每户都会提前准备一点点祭品,剩下的就从大家交的香火钱里拿去购买需要的扫墓祭品。

今年和往年一样,外婆准备两小碗红糖糯米饭和几个鸡蛋,和一些酒水,外婆说这些就够了。外公和外婆很多年没有去扫墓了,村里人说六十岁以上的人就不用去扫墓了。早上九点钟,九月就跟在舅舅一家人后面,和村里人一起去扫墓。沿途中,九月看见不少人也在赶往上坟的路上。有的人拿着铁铲,有的人拿着锄头,有的人挑着装有食物的篮子,有的人扛着装有鞭炮、纸钱和香烛的蛇皮袋,情景非常热闹,人来人往的……中午十二点前要把近的坟山扫墓完毕,下午一点就要出发远处山上的坟山。路上,大家走的很急。不过今年,决定分成几组来进行扫墓,时间上也是很充足的。大家到最后的祖先坟墓再进行汇合。

来到坟堆前,大人们都开始忙活起来了。大家拿起锄头清除坟堆长出来的草,如果草比较高,有的人就会用镰刀把草割短一点,然后再拿锄头把草根清理干净。有的人会检查一下坟堆周围有没有被动物破坏的痕迹或者挖的洞穴,如果有就要马上填补。舅舅说一定要清理坟头草,以免伤害家族成员的健康和气运。

清理杂草的时候,发现草堆里爬出来了一条蛇,小孩子看见后就哇哇大叫,大人们就很兴奋了,嘴里不停说着“蛇就龙,清明蛇很难遇到的,不要赶也不要打。”

九月力气小,和一些年龄小一点的孩子在旁边看着,毕竟大人的事情小孩还是少插手,以免帮倒忙。以前九月小的时候清明节扫墓就给大人惹了不少麻烦。舅妈说:“九月,你负责看好那些孩子,不能让他们到处乱跑,不能再像以前你小时候那样打打闹闹了。”

九月不禁想起了小时候来扫墓的情景。孩童时代的他们,不知道扫墓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把扫墓当成一场游戏。他们一帮人小孩子一路上不是在摘野花、摘野菜,就是挖野果、挖凉茶根……到了坟墓前,也没有停止跑来跑去,嘻嘻哈哈打闹着,有的孩子更加大胆,围着坟墓转圈圈。

一开始,大人们都在忙,也没有人顾得上说一下这些小孩。但一些年纪大的人看不下去了,就会大声呵斥那些孩子“说这些行为是对祖先的大不敬,会惹怒祖先的。”然后就叫自家大人管好自己的孩子,还说管不住的下次就不能带来的。孩子们听后就会乖乖停下来,看着大人在忙着清理坟墓上的杂草。

等大人清理坟墓上的杂草后,小舅舅在离坟墓不远的地方,挖上一个大小合适的坟头。因为去年扫墓的坟头已经破碎了。二舅舅给这帮小孩说起了坟头添土的规矩“坟头土不能随便乱添,幼儿、病人、老人和孕妇不能添土,这样对子孙后代才会好。”

九月看着小舅舅取新的坟头,只见他在坟墓的左边往土里用力铲了三下,然后就铲起了一个圆锥一样的坟头,然后就把坟头轻轻地倒放在坟墓的中央,就想给坟墓带上了一顶帽子,“舅舅,为什么要立一个新的坟头呢?”

“其实呀,坟墓就像是逝去的人的房子,那么坟头就是房顶了。房子要定期修补一下,那房顶也要修整一下。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坟墓,防止有有些小动物从顶上打洞进去,下雨天就会很麻烦了。”“那为什么要在坟墓的左边挖一个坟头,右边可以挖吗?”九月好奇地问道。

“这个挖新的坟头,不能在坟墓的上面或者下面取,也不能在立碑的地方取,要不然就是对祖先的大不敬了。这个是你外公外婆告诉我的。”“原来如此,以前你都不跟我们说这些。”舅舅笑了笑说:“那你以前也没有问过呀,不过也是你小时候都光顾玩了。”

小舅舅立好新的坟头后,就叫九月拿一张红纸和五色纸塞到坟头的下面。“记得后土那里也要放上五色纸。”他一边说,一边指着坟地后面的一个圆地堆。“这个后土是什么?”“后土是土地神,也是用来划分界限的。祭拜一定要先拜后土,再拜坟地。”

接下来,有的人就开始把带来的酒倒入一个个小杯子;有的人把糯米饭、面包、鸡蛋、熟食肉类、水果等食物一样一样从箩筐里摆放在坟门前;有的人就捧着一只熟鸡、一碗糯米饭放在后土那里;有的人点燃带来的稻草大捆绳,用来烧香烧蜡烛;有的人负责把香烛插在坟门前;有的人拿出一叠叠纸钱、一个个金元宝、银元宝烧了起来……一边叫着孩子来到坟前磕头许愿“保佑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大人们也纷纷向着坟前朝拜,几分钟后,有人就把酒或茶倒出来淋到坟前,然后嘴里也是喃喃自语,估计也是求祖先保佑家人之类的话语。再有人拿起筷子夹一些熟菜或撕开一点发糕、面包扔在坟墓上。小舅娘开始把刚才摆出来的食物收拾好后放入箩筐里面,起身挑起了箩筐。等众人都慢慢离开坟墓后,三舅舅就会放起了鞭炮,鞭炮声一响,就代表这座坟墓已经进行祭拜了。

大家就这样一个祖坟接一个祖坟祭扫,直到把村子外围的祖坟拜祭完,才汇合到最靠近村子的大祖坟。那个祖坟是较老的祖先,祖坟的背后有后土,前面有前土,右年有右土,左年有左土,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祭拜,因此是最热闹的,早上没去其他祖坟扫墓的也会赶来这里。外公、外婆也会过来看一下,拜祭一下就回家了。

正值中午,太阳老晒了,大家都在这个大坟墓前祭拜。几来人挤在这么一个地方,坟前的食物种类变得更多了,蜡烛也由一对变成了多对,纸钱也堆了老多了。小孩子也已经饿的肚子咕咕叫了。等放炮烧鞭炮后,大人们就会把今天祭拜的食物,一人分一点来吃。小孩子可高兴了,能吃上那么多丰盛的食物。大人们快速地吃了一点食物,回家再多拿上一点香烛纸钱,准备前往十公里外的牛头山祭拜祖先。小舅舅也回去检查了一下摩托车。骑自行车很快就要出发了,骑摩托车或家里有三轮车的就稍微出发晚一点。不过村长就要求大家赶在一点前到达那里,三点钟要祭扫完毕下山。

今年小舅舅也带上了九月去牛头山那里扫墓。一路上春风吹着九月的脸,可舒服了。40分钟后,村里人都集合在山脚下。村长负责安排一个人去街上买一些待会众人吃的食物,毕竟刚才在村里时大家都没有吃饱呢!另一个人负责在山底下看护车辆。其他人就浩浩荡荡地上山了,扛着锄头的,扛上铲子的,拿着镰刀的,拿着香烛的,扛着鞭炮的,这一次的鞭炮没有在村里的那么小了,而是大大的一个圆盘一样的鞭炮,估计待会放鞭炮,响彻整个牛头山。

九月一路紧跟着舅舅,毕竟第一次来,看见那么茂密的草丛,那么陡的山路,深怕一个不小心摔倒而滚下山。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一行人到达了目的地。舅舅告诉九月,那座坟墓至少有两百年了,村里人年年清明前都会来这里祭拜,并求得祖先保佑家人平平安安,一切顺顺利利。

祭拜的模式都是一样的,那么多人忙着一座坟墓,小舅舅就抽空带着九月在附近的山头转悠转悠“九月,今天带你来找一些清明节才会有的植物,有一种树的根部可以用来煲汤、煲茶,对身体可好了。等挖到了它,就可以擦干净直接放进嘴巴里含着,那舌头就会感到甘甜甘甜的,一颗小小的根须都可以吃很久,直到它没有味道。”

“那么神奇的植物,以前怎么没吃过呢?”“怎么没吃过,那根小小的棍子就是这植物的根呀,只不过是小了一点。往年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寻找大的!”“今年就有口福了。”小舅舅高兴地说着,就拿起锄头对着一棵不知名植物挖了起来,“看吧,那么大一棵,它的根部肯定很大的,今天真是幸运呀!好多年没见过那么大的了。”

不远处,一个小舅妈拿着镰刀咔嚓咔嚓地砍下树枝,九月疑惑问道“她砍的是什么叶子呀?用来做什么,也是用来吃的吗?”小舅舅笑了笑,说:“那个是枫树,枫叶剁碎后,泡个一两天,留下的汁水用来泡糯米,然后就成了我们吃黑米饭了。”九月开心地说:“原来那就是用来做黑米饭的叶子呀!大自然的植物真的很神奇。

“大家集合一起祭拜一下,待会我们就在山上开餐了。”村长大声喊道。此时,小舅舅也把那棵植物的根挖出来了,其他人看见后都羡慕不已,还有人上来想分上一点根须。牛头上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大家祭扫完毕后,在山上吃起了美味的食物。最后,一行人又浩浩荡荡下山了。今年的众山祭拜到这里就结束了。明年清明节前,大家还会再来的。

(三)

4月4日,星期天,清明节到了。九月要和大家去给同一房的太太爷爷、太太奶奶、太爷爷、太奶奶的坟墓祭扫了。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但大家都依然去进行清明扫墓。

小舅舅说:“这点雨算什么,清明扫墓是从小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山再高也要爬,路难走也要走,清明节扫墓,那是对祖祖辈辈的尊重,做人不要忘本。哪怕去外地打工,也要在清明节回来祭拜祖先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