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我们都是九零后 > 第48章 一起去爬山

我们都是九零后 第48章 一起去爬山

作者:秋水海棠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3:52:28 来源:书海阁

九月生日那天,她计划着生日第二天,也就是周末出去玩一下。于是她询问外婆:“外婆,听说花镇城西北三公里有一座我没有去过的山叫娘娘山,山上还有一座庙叫“娘娘庙”。

外公、外婆他们对这座山以及这座庙是很熟悉的。他们说这座庙是为了纪念一位陈娘娘而建的,她的动人故事已经在这个县城传了好多年了。

外婆说,“那座庙宇是唐朝建立的,叫“娘娘庙”。陈娘娘的事迹流传流传下来,到了宋绍兴皇帝,被皇帝敕封为“慈感淑慧夫人”,“娘娘庙”改称“慈感庙”。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在破四旧的时候,庙宇遭遇劫难被毁。而今天的庙宇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重建的。人们又在原址重新修建了庙宇,陈娘娘的精神已经浴火重生了。”

陈娘娘也叫“陈十娘”,她是一个心地善良,喜欢做善事的人。她给乡亲们治病是从来不收钱的,她经常为乡民排忧解难,深受乡乡亲们的尊敬和喜爱。”

那年30岁的陈娘娘在家门前的水沟里捉到了一条红色的大鲤鱼。她刚要把鱼杀的时候,突然,进来了一位白衣人。白人马上制止了她,并说道:“这大红鲤鱼是不能吃的,要赶紧放回水里,还有立刻去到山顶上避难。” 陈娘娘听后,把鲤鱼放回水沟里,急急忙忙集合所有村民们,并告知村民们即将有灾难来临。

陈娘娘带着村民们一爬山上避难。可曾想,他们刚跑到山顶上,一声巨响,整个村子变成一片废墟,而陈娘娘的家就变成了一个池塘。等众人要感谢陈娘娘的救命之恩时,发现她已经“羽化成仙”。一夜之间,蚂蚁群在陈娘娘羽化的地方堆起了一座坟墓。”

陈娘娘放红鲤鱼救村民而羽化成仙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后人把陈娘娘成仙的这座山称为“娘娘山”。山上修了的庙叫“娘娘庙”。

外公接着说:“慈感庙原来是坐西向东的,在庙宇的东边是平原大地,西边是百里群山,左边有一个岭头,右边也有一个岭头相衬托,真的就像是一个仙人居住的圣地。原来的庙宇分成三镇,前镇和中镇都塑有菩萨泥像,后镇就是陈娘娘的塑像了。庙宇的门前是一个半圆形的地台,高1米,长30米,宽也是30米。

传说陈娘娘羽化升仙后,在庙后的南侧出现了两口井,一口井出来的是酒,一口井出来的是米。不过,那年庙宇被毁坏,两口井也被破坏了。后来,人们在修复庙宇时,也恢复了那两口井,使它们重见光明。当时为了找到那两口井,几批人寻找了好几天却怎么也找不到井口,最后还是有人建议烧香“请娘娘指点”。果然,按着香灰指示的方向去找,就找到了那两口井。

听了外公、外婆的介绍,九月已经迫不及待要去找朋友,约好明天一起去爬山了。娘娘山好高呀,外公说大概300米高。他们一行人来到山脚下,抬头去望不见庙宇,毕竟是建在山顶的。九月他们慢慢地走上了台阶,听说台阶有九千九百九十九级,九月心想:今天我就是来验证一下是否真的有那么多级石阶?

其中有一个朋友体力不是很好,才走了三分之一路程,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大家决定休息一下,站在阶梯上,看着来时走过的阶梯,可是九月已经不记得刚才数了多少级阶梯了,一边上山,一边数数,真的不容易。

中途他们还休息了两回,站在不同高度,俯瞰山下的一切,感受着一级石阶一个故事,那九千九百九十九级阶梯,可不就是九千九百九十九个故事了。他们终于可以到达山顶了,站在山顶俯瞰山下的村庄和农田,山下风景尽收眼底,真的体会到了“一览众山小”。看向西面,山峰连绵不绝;看向北面,那里有见证当地儿女抗日壮举的山岭。如此美景,真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庙前依然存放着清朝道光廿八年的石刻碑,“慈感庙”三个字依然清晰可见。庙前的那一口大钟,当人们敲响它的时候,钟鸣十分宏亮,响彻云霄。

关于木棉树的传说,九月也听外婆说了。她高兴地和朋友们讲了这一个传说。想当年,山上有一株千年的木棉树,它是与庙宇共存亡的。破四旧的时候,人们把庙毁了也把树弄倒了。相隔几十年后,庙宇修复后,倒了木棉树也重新开始长芽了,而且同时长出三棵木棉树。

接下来,九月一行人到了庙宇的后面,找到了传说的出酒井、出米井。不过出于安全考虑,井口用不锈钢围起来一圈。哪怕人靠近一点看,也不会担心掉进去。不过,两口井再也不也不会像传说那样流出米和酒了。

传说,已经成仙的善良的陈十娘在天上看见在山上做工的人,干完活后还要下山回家吃饭,然后再上山干活。娘娘大大善心,怜悯乡亲们工作辛苦,于是变出了一口可以出米的井,让乡亲们干完活后,可以就地取米煮饭吃。她又担心乡亲们吃饱饭后没有娱乐,就变出了另一口可以出酒的井。这样乡亲们吃饱饭,再喝上几口香醇的美酒,缓解今日干活辛劳和疲惫。

但好景不长,一些贪心的人出现了,他们在收工后,就把米和酒挑回家里去,并把山上这两口井的事到处宣扬。更可恶的人出现了,每天跑山上什么也不干,就吃饭喝酒。陈十娘看到这场景后,心里十分难过,决定封住了出米井和出酒井。

关于陈娘娘的显灵传说越来越多。山不在高,有庙则名。这座山也成了仙圣之地。每逢陈娘娘诞辰四月初四和重阳日,当地百姓都会登山祭奠,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一直以来这里也是人们春游踏青、重阳登高、烧香祈福的胜地。

今天的慈感庙,没有了旧砖瓦,也没有那陈年古土,但是这块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娘娘山还是那样巍峨,慈感庙还是那样香火不断。哪怕重修多少次,不会阻止陈娘娘的传说流传下来,也不会阻挡人们继续仰望传说。时至今日,娘娘庙前祭拜陈娘娘的人络绎不绝,对陈娘娘的敬畏之心仍在。

游览娘娘山结束后,九月一行人来到陈娘娘塑像面前,磕头跪拜,祈福许愿,祝愿自己家里老少平安健康,万事如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