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重生明兰,这次不留遗憾! > 第211章 时局【感谢金主霸霸「幽幽海」连续月票支持!】

明兰回到澄园时,已是深夜。

她刚掀开马车帘,兜头便被一顶披风裹住。

接着一双孔武有力的手把她打横抱起。

她胡乱拉扯披风,露出头,对上顾廷烨炯炯有神的杏眼,笑问:“你怎么在这?”

顾廷烨:“你再不回来,我就准备亲自去盛家要人了。”

明兰:“哎,对不住,今天在家里办了一桩大事,倒把你冷落了。”

顾廷烨:“你怎么补偿?”

明兰:“呃……我给你做宵夜?”

“你给我做宵夜?”顾廷烨想了想,点头道,“成交。”

说着,狂风一般裹着明兰穿过重重廊道,径直入了卧房。

“你放我下来呀!我给你做宵夜去!”明兰挣扎着道。

“对啊,你给我做宵夜。”顾廷烨把她放到桌子上,扯去披风。

明兰突然意会,红着脸推他:“我不是这个意思!”

顾廷烨:“我是这个意思!”

大尾巴狼就着桌子一顿饱餐,闹到三更天方才罢手。

狂风过后,窗外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细密雨声衬得屋内格外安宁。

锦被中,顾廷烨握着明兰雪白柔荑,轻声问:“今天办了什么大事呀?”

明兰微湿的头发粘在脸上,她甚至没力气去拨开,回过身,留给顾廷烨一个背影:“忘了!我要睡觉!”

顾廷烨嘻嘻笑着,把背影搂到怀里,说:“好,你睡。”

明兰闭着眼昏昏沉沉,但是感觉身上越来越烫,后腰仿佛被什么大杀器顶着,她一拉被子,猛地坐起来,道:“聊天!我们聊天!”

顾廷烨哈哈大笑,撑着头翘着腿欣赏小妻子的模样,不无怜爱地说:“哎呀,你都这么困了,我们还是睡觉吧!”

“不!我一点不困!”明兰很坚决。

顾廷烨更乐了,仰着脖子要往前凑,明兰游鱼一样溜到床尾,靠着床栏道:“今天我们打了康姨妈。”

顾廷烨果然被这个话题转移注意力,亮着眼睛道:“这么刺激?”

明兰:“已经查明父亲的药是康姨妈给的,而且,她在药里做了手脚……”

她闭着眼,条理分明地把发生在盛家的事说了一遍,末了,打着哈欠道:“终于解决这个祸害。”

顾廷烨听得连连摇头:“岳母也真是糊涂,怎么能一次次被这个毒妇诓骗?”

明兰:“大娘子要是不糊涂,盛家早八百年就没林栖阁那一家子的事了。二哥哥气得不行,罚大娘子回宥阳老家礼佛忏悔,要她十年不得回京。”

顾廷烨咋舌:“你二哥哥真是霹雳手段,连自己老母亲都下这么狠的手!”

“棍棒出孝子……哎,不对,”明兰敲了敲自己晕乎乎的脑袋,“哎,总之,大娘子是该离开京城好好反省,不然,日后指不定还要办出什么祸事。”

顾廷烨:“那你康姨妈呢?送进内狱就完事了?不怕王家找机会把人再弄出来?”

明兰:“康姨妈未见得还有命出来。今天掌刑的东荣是我父亲留下来的人,听说他祖上几代都是衙门里办差的,有手艺,把人打到什么程度那都是有分寸的。康家那两个买药杀人的祁管事都是由东荣亲自审的,他知道父亲居然是被这毒妇药死的,必然要为父亲报仇。今天虽然只打了五十板子,但那叫一个血肉横飞啊……你瞧着吧,康姨妈身上的伤不可能好得了的。也该着康姨妈,非要逼我答应替她儿子求官,否则还激不起二哥哥的怒气,那就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真相大白了。”

顾廷烨:“今之官正如古之爵,也难怪人人都向往。太祖设置恩荫制,原是为了笼络归降而来的世家部曲、巩固皇权,没想到百年之后竟成为国之祸患,给了那么多官出去,养着一大帮人吃皇粮,办起事来处处都有人掣肘,效率极低不说,还掏空国库。”

明兰:“朝廷缺钱?”

顾廷烨摇头叹气:“是啊。最近听桓王提起才知道,先帝留给官家的实在是个烂摊子,看起来富丽堂皇、烈火烹油,其实国库已经入不敷出。”

明兰:“不应该啊,要说当今天下最赚钱的几个买卖——盐务、开矿、边贸、海运、漕运,这些都是朝廷把持在手里的,每年能收到不少钱物进国库吧?”

顾廷烨:“再多的收入也抵不住那么多人要吃粮饷。有职无差的尚且要领俸禄,更别说那些手握要务的,去先帝跟前哭几场就能给家里后辈求到荫封,吃皇粮的人数涨得比收皇粮的买卖要快多了。更为致命的是,那些大宗买卖都不在当今陛下手里。当今天下,第一大的事就是钱,现在有钱,但大多不在国库里边;第二大的事是兵,虽然有兵,但可以调配、听指挥的也没多少。别看官家坐上了帝位,其实很多话都说不通。”

明兰:“所以你之前宁愿得罪太后也要把她手里的玉玺骗回来?”

顾廷烨颔首:“玉玺一盖,好歹能让那些不安分的人收一收心思。”

明兰:“只怕如今,玉玺虽然收到手里,也很有些人阳奉阴违?”顾廷烨:“先帝施政是以仁厚为主,几十年里恩荫不绝,养出了如今这满朝文武,他人虽然不在了,朝中很有些要臣都希望如今官家能效仿先帝、照着先帝的路这么走下去。可官家呢,果敢刚毅,执意要改革,那自然有人要不高兴了。”

明兰想起上一世赵宗全面对血诏虎符时的怂样,道:“果敢刚毅?说的应该是桓王吧。”

顾廷烨笑着刮了一下明兰的鼻子,没有否认:“桓王心存大志,他早就看出朝纲积弊深重,不改不行。就说军队这块,我执掌禁军没多久就看出了一大堆的毛病,吃空饷、偷军粮、占民田,器械库大半都是空空的,拿军饷去放高利,林林总总骇人听闻,更别说其他衙门,人浮于事、苛索民财。”

明兰:“所以,有些心思不纯的人看见当官能有那么多的好处,更要想尽办法挤进官场。那些人当官不是为了造福百姓,只是为了也拿着手里的权力搜刮民脂民膏。”

顾廷烨:“所以,我不愿帮顾家那几个求官。”

明兰:“我懂,我也不给康姨妈的儿子求官。”

顾廷烨:“我要举荐的,必定得是于国于民有益的人。”

明兰:“举国上下万万人口,你必能寻得同道之人。”

顾廷烨捏起明兰的手:“这不就有个同道之人在身边?你给陛下写的话本子如今可比大相公们的奏章还要受陛下重视,为避免再被大娘娘偷走,如今都送去了皇后娘娘的案头,官家每日借着看望皇后娘娘的幌子去读,读完还能和娘娘商讨一番。总之,如今你可堪比皇城司的指挥使了!”

明兰笑着低下头:“别乱说,我算个什么呀,不过就是把码头野闻整理编纂,最多算个文书……对了,你预备怎么处理军中的问题?能在军中动这样的手脚,背后之人必定得是威高权重。如果博弈太狠,恐怕伤到你?”

顾廷烨勾起嘴角,露出邪魅一笑:“眼前我自然不会查那么深,把明面上的这些小罗罗处置了也就罢了。要想根除这些问题,还得从军政入手,要改制。”

明兰:“如何改?”

顾廷烨:“整体框架尚在讨论,不过,我已经和桓王商量好,先在要紧的西北前线屯兵。”

明兰:“战时为兵,闲时垦田,自给自足,便也就没空饷可图了。”

“没错。”顾廷烨把人搂到怀里,“如今,太后与陛下争权,不是兵的事就是钱的事,无论如何都会是一场恶战。桓王父子于我有恩,只怕今后,咱们家没什么太平日子过了。”

明兰紧紧靠在他胸口:“前路漫漫,愿与君同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