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重生明兰,这次不留遗憾! > 第227章 面圣【感谢尾号「074」的起点书友月票支持!】

第二日,顾廷烨进宫面圣。

他一见到赵宗全就跪下大哭:“陛下!有人要杀微臣!求官家为微臣做主啊!!!”

声音之大,殿前松树上的鸟都被惊飞。

赵宗全:“什么?谁这么大胆?”

站在御座旁的李德全一时心脏狂跳:来了来了,快来告我快来告我!

太后之所以特地对王家说凤仙是李德全侄女,就是为了今天这一幕提前布好的局。其实凤仙连李内官的面都没见过,如果顾廷烨告他、让他入了狱,回头查清楚他和凤仙一点联系都没有,反而能让顾廷烨背个诬告的罪名,或许甚至能在君臣之间埋下怀疑的种子。

顾廷烨果然指着李德全道:“是他!那刺客说是他的侄女,骗得我娘子的外祖家收了她做义女,还骗我父亲替我纳她为妾。要不是那女子一时疏忽露出马脚,恐怕微臣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李内官忙下跪:“官家!冤枉啊!奴婢的亲戚早死光了,哪里来什么侄女啊?顾侯这是嫁祸、是诽谤!”

顾廷烨:“是不是诽谤一查便知!官家,快把这个小人拖下去大刑伺候!”

赵宗全皱着眉:“胡说些什么?他是先帝留给朕的总管太监,怎么能随意用刑?”

顾廷烨:“他就是仗着伺候过先帝这才胆大包天,派人去我家杀我!”

赵宗全:“顾廷烨!注意点你的言辞!”

顾廷烨:“官家,微臣都性命不保了,哪里还能管着什么言辞?官家,你要是不审他,微臣……微臣这个官儿不当也罢!”

赵宗全把额头埋在手掌里,看不清神色,但他青筋暴起的脖子暴露了他的狂怒。

忍了会儿,赵宗全转头对李德全说:“你就自己去一趟开封府,把知道的都说一说,说完了就回来。”

李德全哭道:“陛下!真的不是奴婢啊!”

赵宗全拍着他的肩膀:“朕知道。你就当是为了朕,委屈这一回。回来后,朕给你三天假,你休息休息。”

李德全:“奴婢不要,奴婢只愿时时刻刻守在陛下身边!”

赵宗全:“朕知道你忠心。别哭了,去了就赶紧回来,朕离不开你。”

李德全哭哭啼啼地领了旨,退出门外。

赵宗全对顾廷烨大声呵斥:“这下满意了吧?”

顾廷烨大声回答:“谢陛下隆恩!”

李德全不在,庆云就顶上了,赵宗全给他一个眼色,庆云立马把屋里伺候的人都遣散。

出得门口,一个小宫女问:“怎么不让我们在里头伺候呀?”

庆云:“你没见官家气得脸都绿了么?接下来肯定要对顾侯一顿排头,咱们要在旁听顾侯的笑话,回头不都得被他记着?”

小宫女缩了缩脖子。

庆云扬声道:“告诉身边的,这会子都别来御书房附近。”说完,自己绕着御书房周围巡视起来。

果然,没一会儿功夫,里头就传来砸东西的声音,接着是皇帝的怒骂,只是离得远,宫人们听不清具体在骂什么。

演了会儿,赵宗全擦了擦额头的汗,小声道:“这会子应该差不多了。”

顾廷烨也小声道:“官家辛苦。”

赵宗全:“倒杯水来,骂得朕口干舌燥。”

顾廷烨乐呵呵地给皇帝端茶送水,道:“官家,昨天微臣仔细想了想,觉得,咱们的计策得再变变。”

接着,他把昨天明兰说的话大致复述了一遍,只是省去了“养恩生恩”的那些内容。

赵宗全沉默不语。

他要论先父的名分,除却为了收权、确实是有私心的。

他和自己亲爹的关系非常好,父慈子孝不知羡煞多少旁人。当初他不愿意要皇位,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不想被过继给其他人。

可惜造化弄人,他被推着赶着做上了这个九五至尊。

不能再叫亲生父亲为父,对他来说是件非常痛心的事。

顾廷烨明白赵宗全的感受,小声道:“如今,官家尚有太后要对付,这种时候提出为先舒王论名分,极有可能为先舒王惹来许多骂名。”

赵宗全眼睛倏地睁大。

顾廷烨:“那些言官,最守死理、也最能骂人不带脏字。此计一出,他们肯定会把口水喷到先舒王身上的。”

赵宗全眉头皱出了个“川”字。

顾廷烨:“微臣生母以商贾之身入侯爵高门,死后被顾家那些亲眷嘲笑了十几年,微臣每每想起都痛心不已。微臣推己及人,料想陛下与先舒王何等亲厚,您肯定更不愿意有人明目张胆地乌涂先舒王的身后名。”

赵宗全:“可难道,朕要一辈子称朕的亲爹作皇伯了吗?这要朕去到九泉之下时,如何与爹爹相见啊……”他的眼眶渐渐爬上血丝和泪水。

顾廷烨:“不,不会的,只是不急在这一时。待官家皇位稳固之后,您再提出论先舒王为皇考,朝堂上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意见了。”

赵宗全闭上眼,不再说话。

顾廷烨知道他这是打算再多想想,躬身道:“微臣先告退。”赵宗全叫住他:“你帮朕先去探探韩琦的口风。至于王安石……你说,让他知江宁如何?那是他家乡,他可兼顾家事与政务。虽说一般情况下是应该要避免朝臣就职原籍的,可先帝不也曾让范仲淹知姑苏?这样的礼遇,他应该不会推辞吧?”

顾廷烨:“王先生这样的人才,实该多多益善,官家为什么不专为他办一所书院?”

赵宗全眼睛一亮。

顾廷烨:“就在江宁办,让王先生做院长,让他为陛下培育更多像他一样耿直清廉的后生晚辈,充实朝堂。甚至可以给与这个书院以太学同等待遇,把朝堂里那些要荫封官的子弟都送去给他教化。若有能用的,自然可以出师;若无才学,那也不必入朝为官、徒耗粮饷了。”

他早就想建议皇帝取消荫封了。官家子弟中多有不学无术者,就是因为知道以后可以靠着祖中长辈求得荫官。反正怎么着都能当官儿,那也就没必要逼着自己苦读上进了。

这些人进入朝堂后不仅能力不行,可能还会为了扩大家族势力而结党营私,不仅给国库财政带来巨大压力,还会在朝廷里渲染不正之风。

只是直接取消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把荫封改为太学的入学资格,那朝臣的反弹就不会那么大,因为至少还有一线希望。而且太学出来的直接就能获得同进士身份,这不比荫封得官更体面?用这个方法虽然也会招致不满,但如果做院长的是久负盛名的王临川,那就稳妥得多。

因为这位临川先生,他头铁得很!

赵宗全越想越觉得可行,当即写下一封密旨交给顾廷烨:“你帮我带去江宁,亲自交与他。把你刚才同朕说的再细细说与他,务必帮朕说服他出任这个院长!”

顾廷烨:“臣领旨。只是,还有一则,若王先生答应了,那办书院的钱从何而来?”

赵宗全不假思索:“内库。”内藏库是宋代皇帝的私库,来源主要是丝盐铁茶等官办买卖,只听皇帝一人调度。如今玉玺在手,赵宗全确实可以调用这笔钱了。

顾廷烨:“官家,这是您的私房钱。你……您不留着傍身吗?”

赵宗全斜眼睨他:“我知道你小子打的什么主意,这笔钱备着,万一什么时候又起兵事,不至于被三司掣肘。只是我实在等不及了,我需要人,我需要能为我所用的人!”

顾廷烨再不多说,躬身道:“遵旨!”

顾廷烨出门的时候,皇帝特地又砸了个熏炉,叮咚的响声里,顾廷烨大步流星离开,俨然一副君臣不睦的样子。

太后听人禀报时终于露出笑容:“被他们破了这么多回招数,总算有一个起作用了。”

朱内官:“太后娘娘算无遗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