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潜伏在女帝宫廷的假太监 > 第108章 三川

潜伏在女帝宫廷的假太监 第108章 三川

作者:歪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06 13:54:40 来源:书海阁

洛阳的皇宫比龙城大了几乎十倍,那富丽堂皇的景象连吴峰都惊叹不已。

这里还拥有天下最大的御书房,其中的藏书都是参照洛阳藏书阁的书籍图谱复制的,可以说非常齐全!

御书房中央大殿的空地上铺着一幅巨大的地图,这张图不仅标出了天下的山脉河流,还标注了几百年前诸侯初次分封时的位置。

吴峰此刻正趴在地图上,不远处挂着一幅当前的天下诸侯分布图。

“真是世事变迁,想当初大商建国时,天下有八百诸侯,现在却所剩无几。”

这一感慨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上官木也跟着叹了口气。

“自从三百年前,南楚国君擅自称王,各路诸侯就开始互相兼并,完全无视了礼法!”

南宫仪却冷哼一声:“在我看来,都是诸侯心中**驱使的!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领地,却不知足,起初还忌惮大商的威严,不敢太过嚣张,但随着大商皇室的衰败,他们就无所顾忌了。”

吴峰的目光始终锁定在西蜀的位置上。

“你们两位,召你们来不是要讨论天下大势,而是要听听你们对西蜀的下一步计划!”

上官木作为内政宰相,治理国家才是他的专长,对于外交战争,他一时还真没什么主意。

南宫仪似乎早已有了策略,只是脸上多了些迟疑。

“殿下,天下的诸侯们,虽有几国表面承认我们大商的宗主国地位,但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他们肯定不希望看见大商再次统一天下,必定会有所行动,很可能还会联合起来。”

吴峰点头表示同意,他担心的也正是这个情况。

韩承焕那个老头,虽然贪婪好色,但确有才华,而且是全才。

不仅擅长领兵作战,处理国家外交也是一把好手。

单论外交能力,恐怕能与南宫仪一较高下。

三十年前,南方的三川还只是一个诸侯国,韩承焕为了获取西蜀南部的大片土地,挑拨了三川中的三大世家,导致他们背叛原来的宗主国,甚至反目成仇。

那次事件,三川分裂成了三个国家,同时也为西蜀扩张了上千里的领土。

如今三十年过去,不知这老头的外交手腕是否依旧犀利。

“韩承焕那个老头最近有何动静?”吴峰不经意间问道。

南宫仪一脸忧虑:“如今西蜀的局势不容乐观,他不敢轻易动手,但他手下的人却四处活动,同时去了好几个诸侯国,恐怕是要促成各国联盟。”

吴峰往后退了几步,倚在一张半蹲的椅子上。

“南宫相国,看你的样子似乎没有什么对策啊。”

南宫仪无奈地叹了口气。

“前段时间我们大商的外交太过强硬,虽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也让各路诸侯心生畏惧,现在想再用外交手段对付他们,可能有点困难!”

吴峰依旧镇定自若,这样的结果他早有预见。

南宫仪的外交策略虽然一直遵循规则,但多少带有一些欺诈性。

即使没有违反盟约,但许多诸侯国早已对他恨之入骨。

如今再让南宫仪出使各国,恐怕会遭遇危险。

而且朝廷中不少大臣都上书要求罢免南宫仪,认为他这种无底线的外交会给大商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然而,吴峰依然坚持己见,让南宫仪担任了外交宰相的职位。

这一点南宫仪也是清楚的,此刻他内心有些愧疚,如果真的让周边的诸侯国联合起来对付大商,那绝非简单的灾难。

或许大商将从此彻底从世界上消失。

“南宫相国,我们大商接下来的国策不能仅靠口舌外交,还得借助军事力量!本王先给他们一个打击,然后再由相国出面外交。”

南宫仪清楚,吴峰这是在为他做好后盾。目前的形势已经迫不得已要开战,而且必须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否则失败会被归咎于南宫仪的外交策略,再次引起弹劾。“依我看,不妨双管齐下!”南宫仪心中陡然生出一股豪情,径直走向挂着的地图前。“西蜀要生存,能联合的诸侯国也就周边几个,远一点的国家,既不与大商相邻,又和我们无冤无仇,西蜀想拉拢他们,想必也非常困难!”“但要打破他们的联盟,微臣认为关键在于三川!这三个诸侯国本来就与西蜀有深仇大恨,如果能重提旧怨,或许能让他们联合起来攻打西蜀!”吴峰看着地图频频点头,这确实是个破局之计。“南宫大人又要亲自出马吗?”南宫仪微微行礼:“微臣初登大商朝堂时就说过,若大商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策回报!如今吴王和陛下许我相国高位,微臣自当以死效忠。”吴峰起身拍拍南宫仪的肩膀。“这次我会让巴托鲁带领亲卫队护送你,还会给你一道圣旨,把西蜀南疆的一千二百里土地赐封给三川!不过那些土地会给谁,本王的圣旨里可不会明说。”南宫仪立刻领会了吴峰的意图。这是明显告诉三川的国君,谁抢到地盘就是谁的,同时也为三国未来可能的纷争埋下隐患。“微臣明白,必定不负使命!”吴峰非常满意地点点头,又转向旁边的上官木。“木相,大商的九个部门,除了礼部和商部,其他都在你手上统筹,能否告诉本王,现在的国库是否足以支撑一场大战?”上官木顿时感到头疼,虽然现在大商已经占领了很多领土,但很多地方都被吴峰下达了王令,免除了三年的赋税。因此朝廷能收的赋税寥寥无几,现在大商的所有开支全靠北吴、东凉和梁国的国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