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潜伏在女帝宫廷的假太监 > 第82章 南返拔营

潜伏在女帝宫廷的假太监 第82章 南返拔营

作者:歪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06 13:54:40 来源:书海阁

田长恭被誉为南齐第一猛将,天下十九国皆认同其战神之名。

他曾一举击溃彭魏、鲁周、百越三国联军,威慑天下。

加之他南齐山陵王的身份,世人对他更加敬重。

尽管比姜羽年轻二十多岁,他却更为沉稳。

当前局势已然严峻,所谓百万联军名存实亡。

且不说已阵亡近二十万将士,公子章的二十万梁军困于燕北,东方凉国新主即位,二十多万大军西进。

这无疑是一场严峻挑战!

最让田长恭头疼的是蓟城内的乐盛,一个比他年轻近二十岁的年轻人,竟顽强抵挡了他近四十天。

更令他震撼的是,这少年采取大胆的战术,时常发起反攻,甚至多次带领轻骑兵突袭他的中军大营。

若非麾下士兵众多,他可能已被乐盛击败。

如此少年将领,一旦成长起来,后果难以预料。

田长恭凝视地图,心中已萌生南返撤军的念头。

姜羽离开中央大营后,立即返回姜吴军中。

这位老将虽在田长恭面前表现出放荡不羁,但内心深知,这场战役若继续,整个姜吴都将深陷困境。

近四十日的僵持,物资耗尽,七八万条生命消逝于蓟城之下,士兵们的厌战与思乡情绪弥漫,斗志丧失殆尽。

此刻,东凉大军从东方压境,大商四十万兵马又驻扎于商燕边界,再拖延下去,后果无法预料。

蓟城墙上,乐盛倚着长矛休息,疲惫刻在他的肌肤上,稚气未脱的脸庞已被血迹染红。

身边尸横遍野,既有北燕士兵,也有异国敌军。

城头人影稀疏,能清理战场的已是屈指可数。

他的父亲乐承坚守了十多日,他又接过了近四十日的重担,五十天的苦战,城内八千守军所剩无几,此刻仍在坚守的大多是城中平民。

城墙破损严重,许多地方用民宅的砖石勉强修补。

一声剧烈的咳嗽在附近响起,乐盛瞬间警醒,握枪而立,目光如炬。

"小子,是我!"

殷轩步履蹒跚,走近乐盛。

他衣衫褴褛,像个寻常老人,唯一的贵重物便是腰间的北燕玉玺和信物。

五十日的坚守,城内资源殆尽,殷轩甚至典当了自己的私人物品换取粮食,送到城头。

如今的北燕王,除了王侯的称号,已一贫如洗。

乐盛连忙放下长矛,欲行跪拜之礼,却不慎摔倒。

附近的士兵连忙扶起他。

殷轩满目怜惜,苍老的手轻轻抚过乐盛的脸庞。

"孩子,我们放弃吧!他们这次是决心灭我北燕,凭你的能力,带领残部突围而出,你还年轻,不必在此丧命,也为乐家留下一线生机!"

乐盛坚定地摇头。

"父亲将蓟城托付于我,我不能轻易弃城,除非我战死在此。

"

殷轩叹了口气,无可奈何。

"我这把老骨头,膝下无子无女,王族凋敝,剩下的子弟又无一可用,我走后,北燕便亡,你何必如此执着?"

乐盛心中明了,各国联军攻打北燕,皆因老燕王年事已高,且无继承人,他们企图趁机瓜分北燕。

然而,身为北燕的将门之后,守护北燕是他生来的职责,除非殷轩亲手结束他的生命,否则他绝不离开。

"陛下,末将誓死不离,我家历代效忠大燕,祖辈之墓皆在蓟土,何处可去?”

殷轩的身体颤抖不止,猛然间咳出一口鲜血。

连日来城内粮食已断,即便身为国君,他也已两日未曾进食。

乐盛连忙上前扶住殷轩,从怀里取出半块干粮递去。

殷轩却摇头道:“孩子,这可能是你的最后一口粮食,你收着吧!朕这副老躯,也该走到尽头了。

乐盛咬紧牙关,泪光闪烁。

自幼年起,殷轩待他就如亲孙,甚至将他接入王宫养育。

北燕国人皆言,虽非宗室,乐盛却胜似王子。

这份恩情,乐盛无以为报。

如今眼见殷轩命悬一线,他的信念也渐行渐远。

“姜吴军撤离了!”

一名士兵突然高呼,城头上的士兵瞬间振奋,纷纷趴在城墙眺望。

姜吴的大军确实在拆营撤离。

乐盛也激动起来:“陛下,敌军退了,蓟城保全了!”

殷轩仿佛回光返照,挺直身躯,冲向城头。

此刻,联军中军大帐内一片混乱。

田长恭满目无奈,姜吴军一撤,蓟城更难攻克,此消息此刻恐怕已传至梁章耳中。

不久后,梁军也将南下归国。

“王爷,我们不能再在此拖延,连日攻打损失惨重,八万士兵阵亡,重伤轻伤者无数,城内的状况我们至今不明,根本不知粮草士兵还有多少,若那乐疯子再发动反攻,我们连营地都可能守不住。

田长恭长叹:“既如此,那就离开吧,派遣三千士兵北上迎接公子章,毕竟我们邀请人家前来,即使离开,礼数不可失,不能断了人家的后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