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 第134章 现在的我,强得可怕!

给学生的鼓励和建言吗?

顾知书闻言陷入到思考之中。

他一时间竟然也是有点挣扎纠结。

不是因为拿不出来,而是选择太多,让他稍微有点难以取舍。

要论励志诗,估计全天下比李白写得多,写得精彩的人,也没有几个。

数量和质量兼备的,更是独此一家。

见顾知书被难住,现场的学生观众们是更兴奋了。

好嘛,你也有纠结不定的时候?

不会是拿不出手吧?

但仔细想想,又发现这个可能性几乎为零。

毕竟苏轼的作品,顾知书都整出来了不下十篇,篇篇都是佳作。

而名头之响亮,犹在苏轼之上的“诗仙”李白,相信顾知书不可能连一篇励志的诗词,都拿不出来。

既然如此,顾知书又在纠结什么呢?

那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能被冠以“诗仙”之名的李白,肯定是着作等身,写下诗篇无数。

顾知书之所以会陷入踌躇之中,就是可以选择的作品太多,让他一时间都拿不定主意。

你拿不定主意,我们可以帮你呀!

于是现场不知道哪个嗓门大的学生,开口嚷嚷了一句:

“都要!”

于是局面瞬间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都要!都要!都要!都要!”

全场逐渐形成了整齐划一的声音,不停起哄,汇聚成一股强烈的声浪,直冲顾知书而来。

面对这种情形,就连身为主持人的成铭,感觉也很难把场子给压下来了。

只好苦笑地望向顾知书,神色间还有些不好意思。

顾老师,您可千万别怪我啊,我是真的就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只是没想到现场的同学们会这么贪心,喊着都要,您可不能怪到我的头上来……

当然,成铭看向顾知书,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看顾知书的表情,判断自己接下来的行动。

假如顾知书因此露出不悦表情,或者愁眉不展的话,他作为主持人,无论如何,都得出面救场了。

只是那样一来,肯定扫兴,会给这场原本让人回味无穷的交流会,蒙上一层灰暗的面纱。

成铭这时候看见,顾知书也抬起头来,朝他看了一眼,表情平静,微微一笑,点头示意。

此时成铭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是稳稳落地,他同样微笑示意,让开身位。

把舞台彻底交给了顾知书。

现场的灯光师也是懂得哄抬气氛的,立即把主舞台上的大部分灯光熄灭。

只留下一束聚光灯,专门照在了顾知书的座椅上。

氛围感拉满!

见状,同学们的起哄更加热烈了。

如果一开始只是一部分人的起哄呐喊,在成铭将身位让出来,聚光灯落下后,几乎就变成了全部人都参与的呼喊。

无奈,顾知书只好从座椅上站起身来,双手做出一个微微下压的动作。

现场的起哄声这才逐渐平静下来。

此情此景,顾知书也不好再坐下来了,于是干脆就站在舞台上,身姿挺直,目视前方。

他缓缓开口道:

“《上李邕》,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

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

丈夫未可轻年少。”

现场再次陷入到死一般的寂静。

只是加重的呼吸声,回荡在大礼堂的每一处角落之中。

诗里的第一句话就把学生们的情绪彻底调动了起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何等气魄!

何等自由!

用来表达豪情满怀、直冲青云的志向,再合适不过。

对于锐意进取的年轻人,这两句诗可谓是开门见山,上来就被调动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即就冲回宿舍去,挑灯夜读!

我辈是大鹏!

终会有一飞冲天,直上九万里云霄之上的时候。

此刻不去发奋图强,更待何时?!

即使有一天,大风停下来,大鹏落了下来。

但大鹏会因此就沮丧堕落吗?

当然不会,即使真有那么一天,大鹏从云端落下,也会在江湖上激起波澜!

所以无论得意也好,失意也罢。

无论是高踞云端之上,受到世人仰望,还是落下沧海之中,被世人耻笑。

你都要记住,你此生生来就是大鹏,是自由骄傲的象征,永远不要因为外界的是非议论,丢失了你原本的骄傲和雄心!

虽然可能现在的自己,还不能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受世人仰望。

但是——

丈夫未可轻年少!

以后但凡和人争吵,说这么一句话,岂不是比用网上流行那句——

莫欺少年穷!

显得更有逼格?

毕竟你说莫欺少年穷,人家可能会对你使出经典连招——

莫欺中年穷、莫欺老年穷、死者为大!

能把你气到当场吐血。

但若是使用“丈夫未可轻年少”,就可完美躲避默认连招偷袭。赢!

热血还在沸腾,呼吸越发沉重,就在一众年轻人还沉浸在大鹏的青云之志上时,

又听见顾知书的声音,再次响起。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在杜夕月的世界里,心跳声变得清晰可闻。

透过闺蜜周薇的手机直播镜头,她全部的心神,都好像要被舞台上的那个男子所吸引。

光芒万丈!

即使身为女子,她也能从那一句句诗文之中,感受到何为豪气万丈,何为快意江湖!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着一轮明月。

上天赋予我雄才大略,必有用武之地,千金散尽了还会再找回来。

来人呐,和我一起烹羊宰牛,要玩就玩个痛快,玩个酣畅淋漓!

要饮酒就应当豪爽大气,一起饮它几百杯起步,不醉不归!

钟鸣鼎食、豪华富贵算不上什么珍贵,我只希望能一直沉醉不愿醒。

世上哪里的繁华,能比得上我梦中的大千世界呢?!

古来圣贤人物都终将被冷落,起起落落乃是人生常态。

如果纠结于世俗的荣华富贵,那就落入下乘了,只能终日长吁短叹,悲悯己身。

唯有饮酒豪客能留传美名。

想从前,陈王曹植会晏平乐观,一斗美酒十千钱,痛饮狂歌豪气冲天。

主人为何说钱少?只管去买酒,一起喝个痛快!

什么五花宝马,千金狐裘,都是身外之物,不重要!

叫侍儿拿去统统换美酒,让我们一起就千杯烈酒,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长愁!

如果说,前面李白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是白衣翩翩,腰悬佩剑,风流倜傥,自信超然的书生模样。

如今,在《将进酒》之后,这个形象又发生了一点改变。

他手上仿佛长期拎着一壶酒,嘴唇的上下方位置,也蓄起了须。

中年的诗仙李白,和他的一众老朋友们,在饮酒作乐,畅谈古今,好生快活。

借着酒意,忽然间诗兴大发,一边举着金杯,一边仰头看着天上的明月,踉跄着步伐,摇摇晃晃,然后一边痛饮,一边诵出此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只是在脑海里想象着这副画面,代入到那个情景,杜夕月的心中,就难免会涌现出强烈的羡慕和向往。

恨不得早生上千年,回到唐朝,看一眼那万国来朝的辉煌盛世。

恨不得化作男儿身,肆意张狂,骑上骏马,拎起酒壶,仗剑天涯,领略那风光无限的大好河山!

羡慕!

突出一个实名羡慕!

连她一个新月集团的千金大小姐都尚且心驰神往,在场的大学生们就更不用多说了。

眼睛都好像变得赤红,一个个要化身狼人似的,感觉下一秒钟,就要仰天长啸,发泄心中积攒的豪情万丈!

天生我材必有用!

从来没有像此时此刻一样,对考试如此渴望。

来!

把高数统计学给我叫过来!

立即,马上!

我现在就要将它们斩于马下!

现在的我,强得可怕!!!

似乎是感觉到同学们的气势,强大得惊人,顾知书原本还准备再念下一首的。

想了想,最终还是选择作罢。

够了。

就先让同学们打这么多的鸡血吧,下一首诗,有点欲扬先抑的味道。

还是等同学们把高数统计学斩完再抛出来给他们听吧。

毕竟还不知道到底是谁斩谁呢……

那时候应该会更加合适。

现在嘛,

学生们一个个跟月圆之夜立即要化身狼人的样子,好像也不需要他再接着鼓励打气了。

于是顾知书朝成铭使了个眼色,他自己则悄无声息地重新坐了下来。

灯光师立即会意,打开了舞台的主灯光,关闭了聚光灯。

而成铭也是立即顶上,做了一番总结,然后把话题往其他嘉宾的身上进行引导。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成铭的主持功力再深厚,也无法控制住观众席上同学们的激动心情了。

场下议论声一直持续到了整场交流会的结束。

直到散场,大家纷纷有序地从大礼堂走出,脸上都是一副激动万分的表情。

仿佛每一张年轻的脸上,都洋溢着强烈的自信,以及对知识迫不及待的追求。

就连汤光远这种年轻的老油条,仿佛也被鸡血之力灌注,在好不容易加上周薇的微信好友后,他的聊天内容是这样的:“你好呀,周薇同学,我全名叫汤光远,今天很高兴认识你。”

“这场读书交流会太好了,我受益良多,全身都充满了干劲和动力。”

“今晚回家准备把高数课本拿出来读读,再做一点练习题,以前我总觉得高数很难,完全搞不明白,但现在我觉得,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诗歌?我觉得大学阶段,还是要以学业为重,这样将来毕业后才能冲上云霄啊!”

“其实我是个热爱学习的人,不信?下次我可以和你比比数学成绩,看谁的分数更高……”

周薇直接被他给整无语了。

你不是诗歌社的老大吗?怎么说话像个高中生似的,全是学习学习学习!

后来干脆懒得再在手机上和汤光远聊天了。

与其和这直男瞎聊,还不如去网上看看大家对顾知书今晚的表现是如何评价来得有意思。

要知道整场交流会,是不禁止带手机和录像拍照的,因此不停地有视频片段流出。

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就是顾知书说话的那些时段。

无论是让人惊艳的开场白,还是畅想诗仙李白和坡仙苏轼隔空切磋的奇幻场景,亦或是最后给大学生朋友的两首激励建言诗篇。

都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特别是那些没能来到现场的同学们,更是悔恨得想要捶胸顿足,白白让经典场面从眼皮子底下溜走。

至于身在外省的同学,那就完全没有办法了。

只能是向自己所在的学校献计献策,看看能不能也通过什么方式,把顾知书给骗,咳咳,给请过来,也在我们当地举办一场读书交流会。

我们想线下亲眼见一见顾知书的私心事小,关乎学校所在地城市的旅游业发展事大啊!

你看,那些在苏轼登场那期《故事人生》里,被“提名”到的城市,后来黄金周的旅游热度有多高?

比如西湖,无数游客就喜欢跑到断桥上面,当众吟诵诗词,甚至还有穿上宋朝服饰,专门拍短视频直播的。

没山先生直呼内行!

只要把顾知书请来,他不给你当地留下一两首脍炙人口的诗词,好意思离开?

领导答应,我们同学和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堵住!

留下买路词!

还真别说,虽然同学们的提议多少有一些玩笑的成分,

但眼看着北大的这场读书交流会,热度越来越高,口碑持续发酵,

还真有不少地方动了心思,也在琢磨,把顾知书请来现场,是否不失为一个好的提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