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 第149章 不容然后见君子

一开始,很多听众只是习惯性地收听节目,漫无目的,随遇而安。

反正好听的就用点心听,不好听的内容,就当作催眠曲,帮助自己更好入眠。

渐渐地,随着顾知书列举案例的增多和深入,一部分人改变了看法。

他们开始当作乐子来听。

比如顾知书提及到的以下案例:

“我们都知道,食铁兽是国宝,虽然在蜀地它好像家家都有饲养,但不要怀疑,它就是国宝,且极其稀罕。

然后问题来了,假如张三去野外露营,不巧碰见一只野生的食铁兽,并且饥肠辘辘的食铁兽,向张三发起袭击,快把张三咬死了。

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张三是否可以对食铁兽进行反击,反杀对方,算不算法律中的紧急避险?”

“好,答案揭晓,运营同事反馈给我,说留言区里很多朋友的答复都是不可以。

食铁兽是国宝,数量极少,在国外都是极其受到欢迎重视的,怎么能杀死食铁兽呢?

但是,诸位请注意,食铁兽再珍贵,它也是畜生。人跟畜生哪个更重要?

食铁兽是国宝,那我们又是什么呢?

我们是人,那不过是个宝贝罢了,人是无价之宝,人永远高于动物。我20天没吃饭了,我快饿死了,看到一只食铁兽能不能吃?

当然能吃,烧着吃、烤着吃都行。如果没有衣服穿,快要冻死了,把食铁兽的皮剥下来穿在身上,这叫什么?

紧急避险。

当然了,我说的是危险情况下。20天没吃、没喝,下着雪,我就穿着一件短袖,我快冻死了,见熊猫杀熊猫,见东北虎杀东北虎,见金丝猴吃金丝猴,每天吃一只……”

听众们快要被顾知书夸张的说法给笑死了。

哪有人这么说话的?

烧着吃烤着吃都行?那清蒸……咳咳,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食铁兽的肉配什么佐料,是孜然还是胡椒粉,慢着!不能再往下想了,很容易滑入犯罪的深渊!!

而且,你说紧急避险不违法,还真就以为自己能在野外干得过食铁兽了?

那可是传说中蚩尤的坐骑!

是熊!

食铁兽在野外1v1单挑,还真没怕过谁。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食铁兽的最大天敌,竟然是老鹰!

当然,不是说老鹰能杀死成年的食铁兽,而是老鹰往往不讲武德,会选择偷家,专门盯着憨态可掬的小食铁兽下手,搞可怕的种族灭绝行为。

至于人类?

别说你干不过成年的食铁兽了,真要遇见一只掉队的小萌兽,估计你能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喂它吃,还紧急避险?

别闹!

至于东北虎,哪儿凉快哪儿待去吧,如果食铁兽憨厚的形象还具备那么一点欺骗性,让人萌生出能与之大战三百回合的愚蠢想法,面对东北虎……

你最好期望那是一头不饿的小可爱。

不过,之所以大家会当作笑话来听,主要还是因为,这种情境会出现的概率,太低太低了。

你还真以为蜀地的食铁兽路边随处可见呀?

找个蜀地当地的朋友问问吧!不信谣不传谣!

至于金丝猴,别说二十天没吃没喝,就算是你吃饱喝足,精力充沛的前提下,你也追不上人家屁股后的一根毛……

所以基本是当作笑话来听,不具备在现实生活里太多的参考价值。

但有些案例就不一样了。

比如以下这个:

“张三见四下无人,起了歹念,意图侵犯一位独行的女子。

女子自觉打不过,便假装同意。在推诿的的过程中,女子找准机会,顺势将张三推进粪坑。

粪坑很深,坑里的张三呼吸困难,拼命往外爬。女子害怕张三上来之后再次行凶,随即朝张三的手猛踩,致使张三掉了下去。

张三第二次往外爬,又被一脚踩下,直到第三次,张三彻底掉了下去,再没能爬出来。

大家觉得这名女的行为属于什么?属于正当防卫还是过度防卫?

有很多人说,踩第一脚叫正当防卫,但踩第二脚、第三脚就是过度防卫。

狗屁!

各位把你自己带入一下,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个女的,你踩几脚?我踩了四脚,五脚,还得拿块砖往他头上砸,大家觉得合不合适?

合适得不得了,只是要特别注意一点,砸的时候别把粪溅到自己身上。

弄脏了自己的衣服就不合适了。

对正当防卫的标准过于苛求,就是对受害者的残忍、对施暴者的纵容。”

包括杜夕月、安卉等女性听众在内,听完这个案例都心里暖暖的。

对张三的死丝毫不感到同情,反而有种多踩两脚的冲动。

对啊,那些说只踩一脚的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总把现实世界看成是理想化的乐园,充满了各种来路不明的圣母思想。

张三是你家亲戚?

你还开始站在犯人的角度去替他们着急人身安全和法律权益了?

谁知道让张三从粪坑里爬出来,会不会对我实行第二次的人身侵害?谁敢下这个保证?是你还是你麻麻?

所以女孩子遇到被人侵害的情况,不要犹豫,要用最大程度的措施,去保证自己的安全。

砸石头都不够,最好能把粪坑的顶部再盖上盖,然后拿大石块给牢牢压住。

让张三见鬼去吧!

不过,为什么顾知书举的案例里面,犯罪和受伤的总是张三?

不懂!

但一点都不影响张三见鬼去!

“第二十个问题,也是今晚的最后一个互动问题,情况又变得稍微复杂了一点点。

我让张三到李四家去偷东西,并提前通过种种手段告诉了李四小心点,今天无论如何都不要睡得太死,有什么风吹草动记得要注意起来看一看。

结果李四起来正好看见有个贼偷东西,然后抄起棍棒,就把那小偷乱棍打死。

那个被打死的小偷正是张三。

但其实是我让张三去偷东西,也是我故意提醒李四,我就希望张三这个人渣被打。

所以在这个案例里面,李四负有刑事责任吗?我又会负上刑事责任吗?”

听到顾知书说这是今晚的最后一个问题,所有听众都收敛了脸上了笑容。

什么?

这就最后一个了?

感觉今晚我还没有听过瘾呢!!

不是你再多说几个啊,给我疯狂加班啊混蛋!!

官博底下的留言区彻底陷入疯狂,放眼望去,几乎所有的留言都已经和所谓的互动答题没有任何关系。

几乎清一色都是在哀求顾知书再多说一点,再多互动一会。

陈曼和陈乐瑶还有其他工作人员,面面相觑。

盛情难却!

最后还是陈曼拍板决定,把最后的选择权,交到顾知书的手上。

看到曼姐微信发来的消息,顾知书哭笑不得。

不是,他明天又不是不播了,至于搞得这么隆重吗?

大半夜的让人加班,简直是惨无人道好伐?

可随着他自己亲自登上官博,看了几眼,异样的情绪又开始在顾知书的心中荡漾。

这么多的听众粉丝,在发声挽留,对他而言,也是一种神奇的体验。

他喜欢当电台主播吗?

曾经的顾知书,对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

说不喜欢吧,明明自己读书就是选择了这个专业,小时候也是真心羡慕那些能在电视上给观众播报消息的主持人。

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去治愈和帮助他人,属于顾知书小时候的善良和温柔。

但随着年岁增长,这份善良和温柔好像逐渐被岁月磨平,坐在播音室内,带给他的也更多是煎熬和折磨。

前世的自己,已经很难再去享受这种通过声音和文化去沟通心灵的感觉。

一切都变成了工作和任务,播音也成为了一桩纯粹获取金钱报酬的交易。

失去了热爱!

哪怕在重生之后,他选择电台主播这条赛道,也谈不上有多少感情在其中。

都是技巧!

通过文抄公的手段,来快速积攒名望,以便将来能够兑换财富和自由。

所以他替曼姐算计,在节目里用诗歌隐晦泡妞,通过各路大神的作品,来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对于粉丝这个群体,顾知书也是从一开始的放任自流,到后来有意识地去引导对抗,借网红水军的手,来凝聚提纯。

生意人的气息几乎钻研到了每一个行为之中。

但今天晚上,一条条热切的留言,却好像唤醒了顾知书心中还未被彻底磨灭的一点点热爱。

让他能够抛开生意场上的算计,去单纯地,不掺杂任何情绪地,去享受这一刻的感动。

一种,单纯来自主播和听众之间,因热爱而凝聚的感动。

所以,顾知书做出了决定。

“好吧,大家的留言,我收到了,盛情那却,今晚就额外再多说一点吧。

在那之前,还是先把刚才的最后一个问题解决,李四打死张三,有没有问题?

没有!

张三去李四家行窃,李四发现后,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打死入室行窃的窃贼,属于正当防卫,没有任何问题。

那我怂恿张三去李四家行窃,又特意嘱咐李四留心风吹草动,所以张三的死和我有没有关系?

很多人争议的点在这里,是,我是怂恿了张三,我也提醒了李四,但我全程都没有动手呀。

我都甚至没有出现在案发现场,这也能跟我扯上关系?

我只不过是用了三十六计里面的借刀杀人而已。

但是,请注意,还真就和你有关系,除非你能保证,从头到尾,李四都没有把你供出去,否则一旦关联起来,你就是构成故意伤害罪。

大家在做任何决定之前,一定要谨记一个法律原则——

任何人都不能从自己的不正当行为中获利。

哪怕是没有直接动手,只是利用了别人的正当防卫权力,这也是不被允许的。”

听众们听完,忽然都有点沉默下来。

他们好像在这一刻,都听懂了顾知书话里的含义。是一种劝诫,更是一种善意的提醒。

学习法律,了解法律,不是让大家去利用法律,去钻法律的空子。

任何人都不能从自己的不正当行为中获利!

无论是张三的案例,还是瓦格雷夫法官和雷切特带来的教训,都足以让人警醒。

“我刚才所说的所有案例,都来自于深夜宇宙里面一位我很尊敬的法学教授,他被很多喜欢他的人,戏称为‘罗圣’。

我也想在此引用罗圣在毕业晚会上,给学生们的一场即兴演讲,来作为本期节目的收尾。

罗老师说,抛弃原则获得的成功,将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

哪怕法律一时半会拿你没有办法,但这也绝非是走向成功的捷径,更是会注定在将来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很多人都会以所谓的成功人士为榜样,对他们所说的话,奉为圭臬。

然而,这个世界其实有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们并不值得信任。

为什么呢?

纪伯伦说过,这世间有两种痛,一种是野心还没实现的痛苦,还有一种是野心成就后的无聊,很多人都困在两种痛苦里双向切换。

成功,并不能替这些人免去内心的痛苦,这种所谓的成功,也绝不值得期待和追随。

假如我们以成功人士作为人生榜样的话,你可能会遇见很多个张三,很多个因为侥幸逃脱了法律制裁,从而改变了人生命运轨迹的张三……

也有智者言:人这一生至少有三件事是无法避免的:一个是苦难,一个是邪恶,还有一个是人生的终点。

所以,愿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当下储存足够多美好的记忆,去对抗人生不期而至的苦楚;

也愿我们在记忆中能够储存足够多的美善,能够与邪恶相对抗而不和它同流合污;

更愿我们能够在记忆中有更多的美好,能让我们平静从容的走向人生的终点。

2600多年前,当孔子绝粮于陈蔡,七天没有饭吃。

外面有暴徒袭击,但孔子依然弦歌不断,依然给学生讲课,因为他要告诉他的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境下都应该临危不惧、泰然若处。

他的大弟子子路走过来问老师:为什么我们会遭遇这种困境呢?

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意思是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我们都有可能会遭受厄运,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小人穷斯滥矣,他们会随时改变原则;但君子会固守他的原则。

如果世界接受不了我们的理想,这不是我们的问题,是世界的问题。不容然后见君子。

1600多年后,当22岁的苏轼高中进士,他给主考官梅饶臣写了一封信,叫《上梅直讲书》,也引用了这个典故:

不容然后见君子。

他有大好的前途,春风得意,那时候的他,并不知道等待他的到底是什么。

我时常想,如果苏轼能够提前预知他人生的终点,能够提前预知他所经历的一切,他是不是有勇气重来一遍。

我真心祝福各位,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一生平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