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 第172章 失败贯穿人生始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一个王安石,一首《临江仙》,一夜之间,就引爆了整个网络。

如果单独把这首词拿出来,虽然也是千古名篇,但可能也需要发酵的时间,才能被传播到一定的范围。

如果单独只有王安石的故事,可能还起不到如此劲爆的效果。

因为王安石的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

以上评价形象来说,就如一坛陈年老酒,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才能感受出其中的韵味。

它不像苏轼李白的很多诗词一样,雄伟奇丽,气象万千,一眼就能觉其非凡。

但当这么一首《临江仙》,配上王安石堪称悲情的人生故事时,瞬间就不一样了。

安卉感觉自己今晚的情绪波动,比过往任何时候都要起伏巨大。

最初对于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王安石,是欣赏的心态,尤其是那篇《伤仲永》,安卉已经在考虑找个重量级的青年杂志发表。

妥妥的劝学正能量!

是国家层面最喜欢的激励内容了。

等到中年的王安石,又让人不由得感到心疼。

那么多的灾难接二连三,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却一点都不敢倒下,甚至连露出懦弱的一面都不敢。

只能咬紧牙关,坚持向前,哪怕步履蹒跚,哪怕风沙扑面,也只能奋力前行。

到了安卉这个年纪的人,最能体会这时候王安石的难处。

你是不能倒下的啊!

因为没有人能帮你,也没有人能体谅你的辛苦和不幸,请假超过三天,公司内就各种流言蜚语开始滋生,请假超过一周,你就要惶恐害怕起来了。

万一公司忍不住找个人事HR和你谈话,估计连死的心都有!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安卉就是处于这种彷徨不安的心态之中,她最害怕的,不是自己失业,而是家里的“咖啡”,要如何度过没有罐头和猫条的日子……

等到变法开始的时候,安卉内心是激动和敬佩的。

一条条如手术刀般的变法条文,就如同医术最精湛的外科大夫,在名为“王朝”的巨人身上开刀,每一刀下去,你既不能切到大动脉,导致病人大出血危及生命。

又不能切得太浅,导致找不到里面的肿瘤,无法根除顽疾。

甚至你还要考虑在动手术的同时,要让这个巨人还能正常地行走、奔跑、运动,不能让巨人的虚弱,被其他巨人所洞察。

最后,在巨人的体内,还有许多名为“旧法派”的病毒细菌,在与你争锋,你每割除一处肿瘤,它又蔓延滋生一处新的病变战场,甚至还妄图沿着手术刀,爬进大夫的身体里,让大夫也染上一样的疾病。

难!

太难了!

可想而知,要做这么一台大手术,等同于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

而全面计划、实行这个系统性工程的,只有王安石一个人!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安卉觉得王安石做得已经足够出色了。

出色到什么程度呢?

在她看来,王安石实行的新法,是超越了时代的进步!

他的所谓“新法”,没有从加重税赋,增加百姓负担这种“简单粗暴”的偷懒模式出发,而是提出‘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论。

其方针乃是先用官僚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如果经济的额量扩大,则税率不变,国库的总收入仍可以增加。

这是什么?

这就是现代国家的理财原则啊!

只是执行于11世纪的北宋,太过于超前,因此不被人们所理解罢了。

所谓领先一步是天才,领先两步是疯子,王安石直接跳跃了千年,于是成了奸相,成了扰民致乱之人,成为北宋朝廷的罪人,背负了千年的骂名。

可悲、可叹!

即使以安卉的阅历和修养,在听到王安石被攻讦人品,被污蔑“十宗罪”,被天下人所抛弃,被自己人所背叛时,她的心情是悲哀的,更是愤怒的。

何至于此?!

想做点实事真的就这么难吗?

悲愤的情绪在王安石退相归隐江宁后,达到了最顶峰。

一度让安卉心里像是堵着一块土垒,不吐不快!

然而这股悲愤和不甘,随着王安石晚年生活在顾知书的声音里缓缓铺开,很快就平复了下来。

王安石在生活里修禅,听众仿佛也经历了一次佛门禅音的洗礼,褪去了浮躁,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是啊,连王安石那么性格要强的人,都能放下,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又何必要为之介怀呢?

历史上不是没有过因权力斗争而结局悲惨之人,比起自己失势后被投入大牢,严刑拷打,比起全家被安上一个罪名,满门抄斩。

王安石在人生的晚年,能够安安稳稳地从政治旋涡的中心全身而退,守着自己的半山宅邸,泛舟江上,骑驴钟山,已经算是极大的幸运了。何况,谁又能说王安石的一生,是碌碌无为的一生呢?

而所有所有的情绪,叠加在心底,最终被一首《临江仙》所彻底引爆。

滚滚长江浩荡东流,一去不返,从不回头。

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也像这翻飞的浪花一样,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争什么是与非、成与败,这些都是都是短暂不长久的事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去楼空,朝代更迭不断。

只有青山依然存在,太阳照常升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

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这词里所写,不正是王安石一生最好的写照吗?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王安石先生,若你能听到后世人写的这首词,一定会爱得手不释卷,一边品读,一边垂泪,然后发出释然的哈哈大笑吧?

顾知书把这首《临江仙》贴在你故事篇章的结尾,对我们这些听众读者而言,足矣!

…………

“今天晚上,有很多听众给我们发来了反馈,说王安石的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一个如此优秀的思想家、政治家,位极人臣,却已然办不到他想要的变法,让人难免感到悲观绝望。

本期的《深夜巷话》,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看看能不能解决你的心头疑惑。

首先,我觉得,人活在世上,要接受一个大概率的事实——

失败,总是会贯穿你人生的始终!

这种失败,不仅王安石经历过,王阳明、苏轼、苏辙、苏洵、尼采等人,也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

他们有人从失败中爬了起来,最终取得让人羡慕的成功,但也有人耗尽了一生的心血,也只能不甘咽下失败的苦果。

即便天才如他们,都尚且如此,对于平凡普通的我们而言,就更应该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失败观,不要视失败为洪水猛兽,它赶不走,却也吃不掉我们任何人。

我们总是会把诸如‘天道酬勤’、‘人定胜天’、‘胜天半子’、‘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些话挂在嘴边,激励自己。

这也没错,毕竟勉励自己,才能加倍努力,去奋斗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但我并不建议任何人把这些话,当作是内心所供奉的信条,以最严苛的标准去要求苛刻自己,为了这份信仰奋不顾身。

因为时间做任何事情,无非是两种结果,成功,或者失败。

希望没有调皮的听众在这里插一句‘我选择摆烂’之类的玩笑梗,摆烂是一种人生态度和选择,在客观上它也得被归入‘失败’的范畴之中。

而一旦你发自内心地坚信,人定胜天,那当失败的结果向你袭来时,你就会陷入到无尽的自我怀疑和挣扎之中。

我是不是哪里做得还不够好?我是不是过去还不够努力?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下次要如何避免等等。

甚至你会开始怀疑,是否一切的理想都是骗人的?

我明明已经足够努力了,为什么还是会失败?为什么天道并不酬勤?为什么别人天生就赢在起跑线上,而且一路领先,从未被超越?

你会陷入到虚无当中。

正如我刚才所说的,任何事情,都逃不过成功或失败两个结果,哪怕从最简单的概率学上分析,两者也各占50%的概率,哪由得你说改变就轻易改变的呢?

过于执着,理想主义就会滑向虚无主义、犬儒主义、放纵主义的深渊,让你难以自拔。

当现实世界无法解答你内心的疑惑时,你可能还会去寻求宗教的解释,是不是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后天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先天的宿命注定?

王安石的故事,至少带给我本人最大的启发就是——

做你该做的事情,然后坦然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我们需要努力吗?当然需要!

因为即便是方仲永那样与生俱来就有写诗才华的天子骄子,后天一旦错过了培养与积累,最终也会变成泯然众人矣。

王安石也提醒过我们,连天才都尚且如此,你一个普通人还不好好学习努力,你想堕落到什么地步啊!

虽然哪怕我们努力过后,结局依然可能是一地鸡毛,竹篮打水一场空,但努力的意义就在于,你还有获得成功的50%机会。

是的,人生所拼搏的,不是必然的成功,而仅仅是那50%可能成功的概率,就是这一半的概率,就足以让我们竭尽全力,身心俱疲,甚至是遍体鳞伤!

但如果你因此就畏惧了,退缩了,不去做了,那失败的概率,将会是百分之一百!

还记得我之前讲过的罗老师吗?嗯,就是凭借一己之力创造出‘法外狂徒张三’这个可爱形象的法学老师。

他分享过一位学生的故事,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高考失利了,没考上本科,然后有人告诉他,只要交钱,就可以让你先上车后补票,获得进入大学读书的机会。年轻人欣然接受了交易。

他果然获得了学生证,得以进入一所学校读书。

每天都和其他同学在一个教室听课,在一个饭堂用餐,在一个宿舍就寝。

一切都和其他人一模一样。

就这样过了四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毕业证书,并且由于他品尝过失败的苦楚,在这四年大学时光里,他格外努力。

不仅考研成功,而且还通过了难度系数极高,号称‘天下第一考’的法考。

可能很多听众不知道法考有多难,网上有过一个段子,是这样描写法考难度的——

让你在一天时间内,把大学一学期的功课全部考完,这就是法考!

可想而知,这位年轻人是何等珍惜他的大学四年光阴,刻苦用功,终于为自己赢得了一份领先于大部分同龄人的资质。

然而,就在人生最志得意满之时,一个噩耗如晴天霹雳,轰在他的头顶。

自己的毕业证书,居然是假的!

他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机会,是被骗了!

因为这次欺骗,他的研究生资格被取消了,法考的成绩也作废了,就连本科生的身份,也就沦为空想。

也就是说,他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四年时光,结果却是一事无成!

你能说这次失败,是因为年轻人的不够努力,不够勤奋吗?

换做是你,面对这样的困境,又会如何处理?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痛哭崩溃,会从此不再相信这个世界的任何美好,对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都充满了怀疑与不信任。

会变得自闭,会变得愤恨,会仇恨这个世界,甚至会产生报复社会的冲动。

我的人生被毁了!

然而,大家知道那个年轻人是怎么做的吗?

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去自考,补上了自己空缺的本科学历,又重新去参加法考和考研,都再次顺利通过。

最终迈进了全国最顶级的法学学府,追随了最顶尖的法学教授学习。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过:我们登上并非我们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选择的剧本。

人的一生能决定的东西很少,出身、智商、外貌、身高,这些东西都不受我们的主观意愿所控制。

我们也无法决定自己一生中能否有贵人相助。

所以我们经常会羡慕别人的剧本,但没有谁的剧本值得被羡慕,演好自己的剧本,就是对此生最好的回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