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 第192章 神级舞台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第192章 神级舞台

作者:宅小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3:56:29 来源:书海阁

元宵晚会虽然在级别上,没有除夕夜的晚会那么高,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上台的。

基本上能够在元宵晚会上露面的明星,也大多属于那种你一眼就能认出来的熟悉面孔,或者说至少在哪里听过这个人的名字,有点印象在心里。

如果在平时自己居住城市的街道上,随便一位登台演出的明星走在路上,立即就会引起轰动和围观,求签名合照的人,络绎不绝。

甚至可能还会登上热搜——

“某某明星出现在某某城市的街头!”

但这么多咖位吓人的熟悉面孔,当他们集中出现在一个大型晚会的舞台上时,却又会带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不是明星的打扮不够好看,也不是他们的衣服不够融洽,更不是什么走位抢镜之类的低级失误。

而是这场表面上看起来美轮美奂的舞台,总给人一种有点“空”的感觉。

明明是顶级的舞美,顶级的音响,顶级的舞团,顶级的导演团队,顶级的歌星演员,但站在那里,卖力演出,总是感觉很难打动人心。

至少汤光远和他的诗歌社成员在一起观看晚会时,就有这种感觉。

不看吧,好像有点可惜,看吧,好像这些内容都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每个大型晚会的舞台都仿佛千篇一律,唱歌跳舞、歌颂道德、小品相声、加上一些传统国粹。

质量是没话说的,绝对国内顶级水平,但在肾上腺激素刺激层面,总是感觉缺点什么东西。

汤光远知道,这个观点并非是他自己独有,网上很多人都和他持相同的态度。

看了一个小时的晚会,却好像没有什么话题可聊。

乏善可陈!

加上今年的晚会采用的是直播形式,没有后期修音,歌曲方面嘛,稍微懂得音乐的人,都能听出来瑕疵不少。

吐槽某些大牌歌手唱功的话题,反而在这个本该喜庆的日子里,不合时宜地登上了热搜,属实有点让人扫兴。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汤光远和他身边的人都逐渐变得认真起来,眼睛里重新焕发出了光芒。

网络上,明显能看见在论坛和各大贴吧内实时讨论帖子数量的急剧上升。

其中,新的帖子起的标题都高度雷同,是清一色的——

“要来了!”

“来了来了!”

“兄弟们,准备来了!”

在晚上九点左右,几乎形成了刷屏屠版的状态。

此时此刻,在元宵晚会的现场,一线明星歌手许劲演唱完自己的歌曲,向现场观众致意之后,离开舞台,朝幕后走去。

在经过后台等待区的时候,他看见了一个身穿红色唐装的青年,正在安静地等待上场。

许劲稍微犹豫片刻,然后还是决定走上前去,跟对方打了个招呼。

“你好,小顾老师,下个舞台就是你上场了,感觉如何?”

许劲注意到青年抬眸朝自己看了过来,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从对方的神色之中,似乎看不到太多的紧张和忐忑。

联想起自己在三十出头那会,初次登上全国性的晚会大型舞台时,在后台双股颤抖,手心冒汗,登台表演时更是连麦克风都握不稳的表现,许劲心里感慨。

后生可畏!

话说回来,以他的咖位,第一次彩排的时候见到顾知书,是完全没有想打招呼这个想法的。

他在西北大山里头拍戏大半年,几乎没有上网冲浪的空闲,也对新的娱乐八卦新闻不感兴趣。

对顾知书的初印象,是这个年轻人相貌气质不错,可能又是哪个大型娱乐公司力捧的新星,运作进来元宵晚会镀金。

一般来说,这种运作进来的选手,独自担当一个舞台演出的主演是不可能了,但可以混在队伍之中,跟着公司内的老大哥一起合唱。

以老带新,是老传统了。

但在第一次彩排结束后,许劲就推翻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他在台下看了年轻人的节目彩排,全程目瞪口呆。

这规格、这布置、这舞美、这阵容……

你说是用来捧新人的?

在娱乐圈混迹这么多年,许劲还从未见过这种捧法。

怎的?你救过导演的命啊?

而后来顾知书的登台演出,更是让许劲陷入到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他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得罪了某些掌握了实权的大人物。

不然怎么会把自己的演唱环节,放在那个叫顾知书的年轻人前面呢?

对比起两个舞台演出,许劲不得不承认,他自己的表演,就像是用来凑数的……

是谁在针对我?

许劲在初次彩排结束后,立即去查了顾知书的资料。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什么时候国内出了这么一尊妖孽?

要是其他只懂得唱歌和演戏的明星,可能还搞不清楚诗歌诗词的含金量,但他当年考入上音,是全校第一名的文化课成绩,自然清楚深夜宇宙的分量。

再一看顾知书的履历,许劲更是陷入到深深的纠结之中。这年轻人不像是个背景通天的,但又不像是个没有靠山的,前者是因为他在一个小小的宁城电视台都能被针对,后者是因为,他好像和那些个北大的教授个个交情匪浅。

别以为北大教授好像和娱乐圈没啥交集,要知道管娱乐圈的,很多就是当年北大的学生……

以他许劲的身份地位,能称呼一声“小顾老师”,也是做了功课的,将姿势态度摆放得很低了。

许劲也是有点紧张的,在场的可不止是他和顾知书两个人,还有很多工作人员包括舞台演出人员在,万一顾知书不鸟他,给他耍脸色,又刚好被人偷拍到发到网上去。

估计今晚就会传得有鼻子有眼,说许劲虎落平阳被犬欺,或者他许劲腆着脸去讨好一个年轻人还被无视之类的。

这就是有身份地位的人需要顾忌的事情,很多时候,不是他们耍大牌,假高冷,不想搭理后生晚辈或者粉丝,实在是如今网络时代,造谣的成本太低。

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你好,许劲老师,我很喜欢你的歌,今天准备得比较充分,我想有望能接住您如此优秀的舞台。”

顾知书朝许劲微微点头弯腰致敬,顿时让有些忐忑的许劲,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他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开口道:“那我就先不打扰小顾老师的准备了,等晚会结束后,有机会多多交流。”

如果放在正常的娱乐圈环境下,一名新人能得到许劲这般开口承诺,估计会心里狂喜。

圈内资深人脉资源 1。

但顾知书却只是微笑点头,回应了一句平静的:“好。”

许劲也不多说什么,再次点头后转身离开。

顾知书则是抬起头来,望向了通道的前方。

…………

直播镜头前,在万众瞩目之中,卢宁拿着话筒,和小撒老师一起,站在了主持人的位置上。

“小撒老师,我看您似乎有点兴奋?”

“没错,卢宁老师不怕你笑话,我也是第一次主持晚会这么紧张。”

“哦?为什么呢?”

“因为马上我的偶像就要登台演出了,我的心情十分激动!”

小撒老师的一番话顿时让无数深夜宇宙的粉丝们笑出声来。

在央妈里面,要论和顾知书关系最紧密的,除了卢宁之外,就当属是这位小撒老师了。

毕竟顾知书和一众北大的教授交情匪浅,而小撒老师的名言是——

“北大还行!”

早在顾知书去北大参与读书交流会之前,就有人在网上向小撒老师提问过他对顾知书的看法。

当时小撒老师的回应也十分直接——

“小顾老师是我的新偶像,我对他的诗歌作品简直爱惨了!”

要知道,那会顾知书的名气还没现在这么大,也还未接受来自卢宁的专访。

所以小撒老师的那个表态,也算是为《深夜巷话》栏目推广引流不少,让许多老粉丝对这位主持人的亲近感倍增。

如今听到两个“老朋友”在主持人的岗位上相互打趣调侃,不由得让观众粉丝一颗悬着的心,稍稍平静下来。

“我知道你指的是谁,但小撒老师请稍安勿躁,我先考考你,关于元宵节的由来,你可清楚?”

“当然,我是做过功课的,元宵节又称元夜、元夕、上元等名称,源于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燃灯祭祀太一神。自汉代太初历制定颁行后,正月十五就已经被确定为重大节日。”

“那人们一般在元宵节都会做什么呢?”

“元宵节的习俗呀,当然包括了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等等。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猜灯谜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赏花灯更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节目,各式各样的花灯在夜晚点亮,营造出一种热闹、喜庆的氛围。”

“那小撒老师,你可曾想去看看,当年盛唐时期的长安,是什么模样?”

“想!当然想,我做梦都想!”

“那今天,小撒老师可以梦想成真了,我们还邀请了一位神秘来宾,和我们现场和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朋友们一起,共同走进盛唐,走进元宵,开启我们今晚的元宵奇妙游!”

卢宁和小撒老师齐齐伸出一只手臂,晚会现场的灯光变暗,电视屏幕也变得一片漆黑。

突然,在舞台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处悬崖,悬崖前方是弥漫着火红之色的云海,在云海的最前端,有一株发光的梧桐树,遮天蔽日!

忽然,一只凤凰好像从大屏幕里飞出,以栩栩如生的姿态,飞到了舞台中央。

“卧槽!”

所有守候在电视机或者电脑屏幕前的观众,都被这一幕给惊呆了。

因为在他们的视线之中,就像在元宵晚会的舞台现场,真的飞进来了一头口衔金壶的凤凰一样!

这是所有人第一次目睹这种“黑科技”!

网上的议论声也是瞬间炸开了锅。

“卧槽!直接给我吓傻了,现场观众也能看到这头凤凰?”“不是开玩笑,我妈当场就拉着我闭目祈祷了起来,说见凤吉祥!”

“强啊,虽然知道是科技的力量,但我还是有种想要膜拜的冲动!”

“这凤凰也太吊了,逼格拉满啊,所有的睡意都瞬间消失了。”

“绝对是神级舞台,666!”

凤凰衔壶,只见那金壶是莲花瓣形状的底座,突然,莲花绽放,露出了花瓣后方的景象——

长安!

只听见有男子高亢的声音,在舞台上响起。

“正月十五日,子正已到,新日初始,神灯灭,人灯燃,天官赐福,万民蒙诏,普天同庆!”

金色的游龙随着男声的响起,游荡在长安的上空之中,一轮金灿灿的圆月高挂,底下则是长安城的万家灯火通明。

此时,舞台的灯光亮起,只见舞台上早已布置好了一条花街的道具,有身着唐朝服饰的演员,提着灯笼,走入花街之中。

“扎花灯、扎花灯!”

有吆喝声在舞台上响起。

“爷爷,做好了吗?灯会要开始了。”一名少女走到扎花灯的老爷爷面前,满脸期待地问道。

“好咧!”老者将手中镂空球型的滚灯递到了少女的手上。

“谢谢爷爷!”

电视机前,张子青看见演员手上的滚灯,露出了欣慰满足的笑容。

滚灯,是一种流传广泛的民间舞蹈道具,以竹木纸布扎制,直径数十厘米至百厘米不等。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观多为球形,内部装有灯火。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能够在央妈的元宵晚会舞台上,看到滚灯的出现,对张子青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说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已经被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不然,现在很多人看见滚灯,还以为是从岛国传入来的呢!

实在是,任重而道远啊!

今晚,舞台上出现了滚灯,又有顾知书登台表演,两者结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绚烂火花呢?

实在是让张子青十分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