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 第237章 高适的奋斗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第237章 高适的奋斗

作者:宅小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28 11:36:54 来源:书海阁

高适第一个醒来,看向四周,发现李白、丹丘生、岑勋等人在内,都醉倒在地上。

哪里有什么天河倒悬,什么银河宫阙,什么琼浆玉液,什么金色天神。

无非是几个醉汉酒后的幻想罢了。

越是华丽的梦幻,当天光乍现,从宿醉中清醒过后来,那股寂寥和落寞的情绪,就更加浓烈。

高适向李白道别,感慨道:“今日一别,又不知何日才能再次相见,或许,此生都不再有相见之时了。”

李白却依旧洒脱,只是笑道:“今日不见,天上见!”

高适哈哈大笑。

他指着李白说:“你是谪仙人,要回天上去,而我是世间人,总要在这人世间盘桓。”

说完,他长叹一口气,对李白沉声说道:“李白,我要出塞投哥舒翰的帐下去了。”

李白瞪大眼睛。

高适解释道:“我要去赴我的十年之约。”

十年前,为了解救郭子仪,他欠了哥舒翰一份承诺,说十年内要是取不到功名,就投到对方的麾下以报答出手之恩。

如今,十年之期已到。

这事李白当年也是清楚的,毕竟李白也是当事人之一。

但不出所料,李白果然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

“什,什么约?”

看到这里,即便是李白的铁粉,也不由得失声笑了出来。

掺杂着无奈和苦涩。

这就是李白啊,万般烦恼都不放在心上,有时你敬他潇洒,有时你又会气他无情。

你选的嘛,偶像!

高适也完全看开了,或者说是习惯了,他一边念诵着李白的《将进酒》,一边转身离开。

他的祖父高侃,勇猛善战,在战斗中曾生擒突厥车鼻可汗,以军功官至陇右道持节大总管、安东都护,只可惜四十二岁就撒手人寰。

如今的高适,已经四十三岁了,他要为自己去九泉之下,能无愧拜见列祖列宗,而用自己的余生精力,奋力拼搏一番。

虽然可能不能像祖父一样功成名就,但至少他也拼搏过、努力过,足矣!

直到这时候,观影厅内的观众们才发现,高适这个电影主角,可能真的是被看轻了。

在深夜宇宙系列的人物里,他的光芒始终比不上李白、杜甫、王维、苏轼等人物。

他最出名的诗句,也就那首“美人帐下犹歌舞”以及“天下谁人不识君”最为朗朗上口。

其他的,在传唱度上都稍逊一筹。

所以他身上的光芒,总是比不上李白那么闪耀夺目。

很多人最初也有疑惑,那就是顾知书为什么不把李白放在绝对C位,以李白为中心去展开这幅盛唐的画卷。

而偏偏要以高适这么一位“低调”的人物来作为主角。

但如今,大家似乎体察到了顾知书的良苦用心。

故事进展到此,高适这个角色的人格魅力,丝毫没有逊色于李白。

他的诗才虽然远远比不上李白那么惊艳,却也有佳作傍身。

而且高适更为贴地气,属于是那种老实本分,百折不挠的性格。

他的坚韧、他的执着、他的真诚、他的不屈、他的成功,或许对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会更具备现实意义。

也更能带给人启发。

通过文学给予人力量,是顾知书在一次采访中,提及到的他做电台节目的宗旨。

如今,在《长安三万里》这部动画电影上,顾知书也一如既往地贯彻了他的想法。

给人以力量!

李白和高适再次脱开上衣,进行相扑比试。

此时两人在体魄上的差距,就明显地表现了出来。

李白的小肚腩加上雪白肤色,让他看上去如同一块会动的五花肉。

而高适虽然肌肉线条没有年轻时那么棱角分明了,却还是保持着相对不错的身材。

李白这次终于是被放倒。

然后李白躺在地上,念诵了一首他二十年前写的诗——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最后,他大声对高适说道:“这首诗,我就是照着你的模样写的,高适!”

观影厅内的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原来,这个渣男李白也并非真的对好朋友高适全然不放在心上啊。

只是他关心别人的方式,和一般人不一样。

高适去往了陇右军营,并且他在哥舒翰帐下的第一场大仗,就是石堡城之战。

三万唐军围城狂攻了半年不下,最后还是城内断粮,吐蕃守军才开城门投降。

至此,唐军才知道,这石堡城内,竟然只有区区六百守军。

只是借助了石堡城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这才在三万唐军的团团包围下,硬是撑了半年之久。

镜头再次调转,回到了高适和程公公所在的营帐。

高适指出,这云山城,又是另一个翻版的石堡城。

如此一来,就不免让人更加疑惑了。

既然云山城是另一个石堡城,那高适为何要弃守云山城,反而退到了泸水关呢?

这不是自断一臂,活活把己方的优势地形给拱手相让吗?

但这么明显的军事漏洞,程公公居然也不闻不问,依然执着在李白相关的问题上。

话语间,十年时光又一闪而过。

高适此时已经是五十多岁的高龄了,却依然只是陇右军帐下的一名小小参军书记。

这些年他就只见过李白一次,在宣城,目睹了李白受汪伦尊敬,娶了新妻宗氏。

他本以为两人的余生就是这样子了,不温不火,却也平淡度过。

没想到在人生的最后关头,大唐的局势,却瞬间如山泥倾泻,轰然崩塌。

随着李林甫逝世,安禄山起兵造反,高适,这个五十多岁还“一事无成”的渤海高氏传人,忽然之间,迎来了人生的重大机遇。

他在哥舒翰帐下,亲眼见证了这位大唐名将的遗憾落幕。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来自异族的将军,为大唐流干了最后一滴血,死于叛军的刀下。

而高适则带着哥舒翰的遗愿,突围成功,重返长安。

他的个人命运也即将随着大唐国运的颠簸,而就此发生重大转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