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编辑 播报
甲亢治疗有三种方法,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碘治疗和手术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有两种——咪唑类和硫氧嘧啶类,代表药物分别为甲巯咪唑(又称“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又称“丙嘧”)。
药物治疗适合甲亢孕妇、儿童、甲状腺轻度肿大的患者,治疗一般需要1~2年,治疗中需要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增减药物剂量。药物治疗有一些副作用,包括粒细胞减少、药物过敏、肝功能受损、关节疼痛和血管炎,药物治疗初期需要严密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尤其是粒细胞缺乏,需要告诫患者一旦出现发热和/或咽痛,需要立即检查粒细胞以便明确是否出现粒细胞缺乏,一旦出现,立即停药急诊。药物治疗另一个缺点是停药后复发率高。
放射碘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属于破坏性治疗,甲亢不容易复发。放射碘适合甲状腺中度肿大或甲亢复发的患者,医生根据患者甲状腺对放射碘的摄取率计算每个患者需要的放射剂量。放射碘对孕妇和哺乳妇女是绝对禁忌证。由于放射碘的作用有一个延迟作用,随着时间随诊,甲减发生率每年3%~5%。放射碘治疗不适合有甲状腺眼病的甲亢患者,因为治疗后眼病可能会加剧。
手术治疗适合那些甲状腺肿大显着,或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或甲状腺肿大有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者。手术前需要用药物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前还需要口服复方碘溶液做术前准备。
发病率
编辑 播报
每1500—2000名英国婴儿中就有一人罹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
参考资料
1 “新生儿基因组”计划拟对10万名婴儿测序,将筛查约200种罕见遗传疾病 .科技日报.2023-03-24[引用日期2023-03-24]
学术论文
结膜充血
播报编辑上传视频
疾病名称
结膜充血仅限于结膜疾病或有关的表浅刺激。眼球充血分为浅层和深层两种。前者呈鲜红色,称为结膜充血;后者呈暗红色,称为睫状充血;二者兼有,称为混合性充血。结膜充血一般不会引发严重的眼疾,比较容易治愈。应根据导致结膜充血的原发疾病针对性治疗。
病因及常见疾病
编辑 播报
1.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虹膜睫状体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大多病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以及结核、梅毒、病毒感染等有关。
2.急性结膜炎
为细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流行性眼病,传染性强。症状:起病急,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患眼有刺痛、痒、异物感,重者有畏光及灼热感,视力一般不受影响。
3.角膜炎
大多数角膜炎是由外来感染引起的。轻微的角膜外伤常是感染的诱因。常见的致病原为细菌、真菌、病毒等。另外角膜免疫功能不全或营养不良均可引起角膜炎。
鉴别诊断
编辑 播报
1.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鉴别
视力下降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