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我穿越到了南宋当大厨 > 第40章 到西塘镇

我穿越到了南宋当大厨 第40章 到西塘镇

作者:水果阿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1 13:42:51 来源:书海阁

马车在田间小道上穿行,嘀嗒嘀嗒的马蹄声,有规律地一下一下踏着地面。不知走了多长时间,我们终于来到了管家说的西塘镇。

西塘,素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村镇。到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

眼前的西塘,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地面都是石板路,路面不是很宽,但是显得很整洁。一座座小桥,连接着各家各户。

透过热闹的街景,不难看出这里的商业气息很浓。

我在现实中就听有人这样形容西塘:“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

这里的人们除了兢兢业业地做生意,再有就是从他们的穿着打扮及精神面貌,不难看出他们的生活比较富裕。

我们来到了管家说的他同乡的宅院前,侍卫敲开了这家的门,从里面出来一位和管家差不多年龄的长者。我上前将管家交给我的信件递过去。

长者展开管家写给他的亲笔信,大致看了两眼便对我说:“进来吧,欢迎你们,先在这住下,等下我再跟你具体商量怎么做。”

“好,谢谢您,我们人多,给您添麻烦了。”

“唉,这算什么?不麻烦,不麻烦。”

我们跟着长者走进他的宅子,还挺大的,看样子这是一有钱人家。

侍卫拴好马车,帮助我们搬运行李。其中一个跟我说:“我们不住了,今天还是后半夜就往回走。”

我说:“也行,只是你们太辛苦了,现在赶紧进去什么也别做,抓紧时间休息会儿。正好你们回去告诉管家和太后一声,我们安全到达,欢迎他们有空过来。”

长者看我们已经把东西搬进来,马上帮我们安排住处,我告诉他只有三个人暂时住这,那两位后半夜还要往回赶。

长者说没有问题,他先给我们端来一壶茶,让我们解解渴解解乏,然后就去忙乎着给我们弄点吃食。我跟了过去说道:“您别忙活了,我们一来就打扰您,真不好意思,有什么活,我来做。”

他说:“这有什么打扰?我家里就我一个人,他们都出去做生意了,只留下我在这看家。你们来了,我还不憋闷呢。”

我说的呢,从我们一进门就没有发现有其他的人。我说在这打扰的几天,该多少钱我们给钱。听我说给钱,他就有点跟我急了。

说道:“你这不是在打我脸吗?哪能要你的钱,我跟你们的管家打小就在一起玩大的,他人聪明,功成名就,到皇宫在皇上身边工作,我也就追随着他一起从四川过来。我没有什么本事,就在这里安了家。”

原来如此。

我帮助长者一起做了一些饭菜,大家围坐一起开开心心地吃完,小红和杂役两个人负责打扫卫生和刷碗。

我叫两个侍卫抓紧时间休息睡一会儿,半夜叫他们。

我跟小红住一间,杂役自己住一间。小红人很勤快,不一会儿她就把我们俩的东西都摆放好。还把炕上的灰尘都扫一遍,又用抹布擦了一遍,这下我们可以踏踏实实睡在上面了。

在马车上晃荡一天,大家都累了,不一会儿就一点说话声都没有,有的只是呼噜声。

半夜,一声马的嘶鸣声把我惊醒,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马上坐了起来,我知道那两个侍卫该回去了。

我和小红马上起身,穿上衣服,走出院子跟他们俩道别,并嘱咐他们路上注意安全,告诉太后和管家我们一切都很好,过两天看看在哪里开餐馆合适,等有消息了再给他们捎信。

两个侍卫答应完就挥鞭赶着马车消失在夜色中。

早晨起来,一股潮气扑面而来,这就是西塘的特色。夏天,南方普遍都潮湿闷热,西塘加个更字。

虽然潮湿,可是却有点阴凉阴凉的。

我跟小红和杂役一起帮助长者打扫完院子,建议去四处走走转转,查看一下地形,看看在哪里开餐馆合适。因为我出宫的目的就是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馆,要不然我穿越过来干嘛?

长者姓齐,齐天大圣的齐,我们称呼他为齐伯伯。齐伯伯看我那么心急,便领着我们挨家挨户,走街串巷地找寻哪个地方适合开餐馆,哪个地方最热闹、最繁华。

古镇分东西街,古镇西街上,有许多富有个性和特色的店铺,也有古色古香的客栈。

要说古镇最繁华的街道,非东街莫属,餐厅、酒吧、咖啡店、客栈云集。也能满足四面八方来此地方的客人的各种需求。

既然说东街最繁华,也适合开餐馆,开客栈,那我们就去那里看看。终于找到了一个铺子,但是有一点,就是人家需要在年底的时候才能给腾出来。这不行啊,离到年底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这几个月我们干嘛去?

齐伯伯说那也先把这个铺子给定下来,要不然到头来一个都找不着,还把这家给丢了。

对,我觉得这个建议不错,这几个月我们别不闲着,做一些早餐,比如像褡裢火烧,包子等等,每个人挑一个扁担,走街串巷到街上去卖,不信没有人买。

我们回到齐伯伯的家,就开始了分工。我主要负责制作,小红和杂役负责去街边卖。

杂役姓郭,名富贵。估计家里给他起这个名字就是要他以后大富大贵。富贵平时话不多,让他做什么就踏踏实实地做。

当我跟他们俩商量着时候,他插言道:“咱们最好再熬点粥,腌点咸菜,这样有干有稀,更容易让人家接受。”

“这个建议真不错,可是就怕粥担出去卖容易洒,还要给人准备碗。再说粥也重,一次恐怕担不多,影响咱们火烧和包子的生意。”我说道。

这个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你想想,假如担一桶粥,再放一盆咸菜,还要给食客准备碗,那就没有地方放褡裢火烧和包子了。

“没事,富贵可以一头挑粥,一头放碗和咸菜。我单独担一挑子火烧和包子不就行了?”

我们三个人正商量得起劲。齐伯伯走过来说道:“你们不用那么费劲,不就是几个月的事吗?回头在我家院子外边摆几张桌子和板凳,一个人负责张罗,一个人负责服务,一个人负责制作不是挺好的吗?”

这个主意太好了,齐伯伯不发话,我们哪敢在他家的院外摆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