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返七零,回首人生 > 第535章 神仙图

重返七零,回首人生 第535章 神仙图

作者:深夜打更人胖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4 12:01:31 来源:书海阁

吴道子是唐朝着名画家,《神仙图》更是他的一幅名作,谭震记得中国邮政还曾经发行过《神仙图》的邮票。

他可是资深集邮爱好者,自然也是收集过的,难怪那么眼熟!

要知道吴道子号称唐代“画圣”,尤为擅长壁画,是唐朝时期壁画界的祖师爷,后世的壁画创作风格大都是受他的影响。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他的画作多为佛道神仙,仙界人物,神态飘逸,超凡脱俗,在佛道界备受推崇。

可以说,在中国的很多寺庙都曾留下他的足迹,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人物画像比较夸张的原因。

虽然吴道子画作无数,但那都是壁画,他真正流传于世的纸质画作少之又少。

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距今已经一千多年,一件纸质的画作要想保存至今,真的很不容易。

他又惊又喜,这可是吴道子的画作,如果是真迹的话,那可就发达了!

要知道吴道子号称唐朝“画圣”,唐朝画师的扛把子,他的画可谓是价值连城的珍品,堪称国宝中的国宝。

吴道子的画作存世量极为稀少,那价值绝对是杠杠的!

这幅《神仙图》与吴道子的着名画作《八十七神仙卷》风格类似,也是着重于仙界人物的描写。

谭震在画作底部发现一方形印鉴,上面有四个字:“道玄之印”。

“道玄之印”!这不就是吴道子的别号嘛,看来这果然就是吴道子的真迹无疑!

这个时候谭震已经可以认定这应该就是吴道子的真迹了。

虽然他对书画作品不是很了解,但是没关系,宗社党了解呀!

这些人大都有皇室背景,在书画鉴赏的造诣上绝对非同一般,经过了他们鉴定过的字画,就好像是故宫专家鉴定过一样的权威。

谭震打死也不信,他们会把一幅赝品当宝贝一样收藏起来。

只是第一幅画便收获了一幅国宝级的画作,这让谭震对接下来的几幅画作充满了期待。

第二幅画作一打开让谭震有些失望,居然是一幅书法。

要知道书法类作品的价值历来是比较低的,同样两幅艺术类作品,书法类和画作可谓是相差甚远。

不过谭震想既然能让宗社党的人费尽心机的带到这里来,想必不是凡品,他于是便仔细观察了起来。

这是一幅行书字体,笔力干劲有力,飘逸得体,看起来颇有神韵。

谭震寻思着要把它挂在自己的书房,陶冶一下情操也好,便没有细看,随手将它拿了出来,放到一边,准备等下带回家里去慢慢细研。

他接着又打开了第三幅画作,这同样是一幅古画。

正中是一丛翠竹,旁边有一腊梅绽放,右上角题有几行诗句,字体苍劲,笔锋锐利。

画作的左下角一红色印鉴,仔细辨认,原来是“彝斋居士”四字。

很可惜谭震在书画方面的知识实在有限,他想了老半天,也没有想起了这位“彝斋居士”到底是何方神圣。

不过看这画作的纸张,倒是有些历史,只怕也是几百年的老物件了。

只是谭震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他也来不及细想,便将它放到一边,准备带回去慢慢研究。

第四幅也是一幅画作,典型的山水画。

只见画中一巍峨群山,山间悬崖峭壁,陡峭难行,一瀑布从山峦间冲天而下,直落山脚,形成一股涓涓溪流,流向远方。

这幅画作的左下角同样有几个红色的印鉴,有一个印鉴上的“中正之印”引起了他的注意。

“中正…”,谭震下意识的就想起了蒋某人。

可是后来一想,不对呀!这肯定不会是蒋某人的印鉴。

就这纸张的颜色就可以看出,这起码都得是五百年以上,那个时候蒋某人还没出生呢。

他突然想起前几天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宋朝画家范宽的简介,他不就字号“中正”吗?

谭震大喜,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就太好了。

这范宽可是宋朝的着名画师,尤其擅长山水画创作,号称北宋山水画三大家之一。

他的画作留到今天,那绝对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又收获了一件珍品,让谭震欣喜不已,他小心翼翼的将这幅画作重新放好,又开始检查剩下的两幅画作。

为了加快速度,谭震干脆将剩下的两幅画作都一起打开来。

这两幅画作一幅是翠竹图,一幅是花鸟图,画工都不错,惟妙惟肖,颇具神韵。

翠竹图很好辨认,谭震一眼就看出,这是清代画家郑板桥的画作,画作下方的印鉴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位清代画家可是清代有名的“竹子画家”,对竹子的描绘可谓是栩栩如生,看他的《翠竹图》有种身在竹林的感觉。

另外一幅花鸟图画风大胆,风格有些独特,看起来颇有些现代感,谭震一度怀疑会不会是现代画作。

可是他回头一想,不对呀,要知道宗社党成员大都有皇室背景,在收藏这方面绝对是人才济济。

即便要收藏,也只能是收藏那些珍贵的画作,怎么可能收藏近代画家的画作呢。谭震倒是听说,前几年有位翁姓华侨花了几十万美金买下国家文物商店的几千幅画作。

据说这些都是近代画家的作品,其中不乏齐白石,徐悲鸿这样的大画家,每幅作品的价格还不到一百美金。

这位华侨家世显赫,父亲在前清时期还曾是皇帝老儿的御前老师,地位显赫。

民国后迁居国外,一直到国家拨乱反正以后才返回大陆。

他借着国家外汇短缺的机会把文物商店里面的画作一扫而空,据说几十年后因此发了大财。

谭震也曾有过想去捡漏的想法,很可惜等他有钱想去“豪横一把”的时候,国家文物商店的名人字画早已经停止了售卖,让他的希望落了空。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人不可能这么傻,不惜人力的将一幅近代画作搬到这里来,还跟吴道子的画作摆在一起,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呀!

谭震仔细看了看下方的红色印鉴,有一方“青藤先生之印”尤为明显。

奇怪!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见过,谭震一时间陷入了沉思当中。

当他看到画中的题词时,他终于想起这位“青藤先生”是谁了。

题字中有一首小诗,应该是绘画者所为,末尾有“山阴徐谓题”几个字,让他瞬间茅塞顿开。

徐谓?不就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徐谓吗?这可是与唐伯虎齐名的人物!

徐谓的字画虽然没有唐伯虎那么有名,可是他的花鸟画法却是颇受后世画家的追捧。

齐白石就曾言:“甘为青藤先生门下走狗也!”

徐谓的其他画作谭震不知道,但是他的花鸟画作在收藏界也是颇为抢手,价格也是一路水涨船高。

如果这幅是真迹的话,哪怕按照现在的价格,最少也是百万起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