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年代快穿:女配的肆意人生 > 第46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6)

这里就要感谢一下原主,她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永远不吃剩饭,做一顿吃一顿,所以,赵家连一块剩干粮都没有。

这俩人想啃个窝头充饥都不行。

小桔子也很无语,它跟宁安说:“别理他们,我给你放个电影看。”

“好。”

宁安一部电影没看完,赵建华就回来了,后头还跟着几个小伙伴,一进门就往屋里冲,看见正撅着屁股往灶膛里吹气的赵建国,赵建华和他的小伙伴都无语了。

他们从外面就看见赵家屋子里冒出浓烟,还以为着火了呢,赶紧冲过来想帮忙,结果一看,就这?

所有人都被呛的直咳嗽。

小伙伴们退到院子里,只有赵建华没有退,捂着口鼻问道:“我三姐呢?”

赵建兰满脸怒气,一边咳一边说:“你的好三姐不管我们,自己在屋里躺着享福呢!”

她和大哥饿了一会,觉得心慌,只好自己动手了,结果,都二十分钟了,火还没点着呢。气死她了!

赵建华顾不上理她,赶紧拍门:“三姐,快出来,别在里头呛着了!”

宁安:“……”

呛着是不可能呛着的,她屋子设了屏障,烟雾进不来。

而且,柴火一直点不着,也是因为小桔子做了点手脚,都让它们变潮了。

她下床往外走,一开门,差点给她熏回去!

刺激~

宁安赶紧封住鼻子拉着赵建华往外跑,小伙伴们也跟着一起跑,一行人跑到大门外头才停下来。

门口已经围了不少邻居,有六十多岁的退休老头老太太,还有刚退休不久的五十来岁的大妈。还有人拎着水筲往这边赶。

看见这群半大孩子跑出来,就问道:“怎么回事?是着火了吗?要救火吗?”

宁安说道:“别提了,不是着火,是我哥和我姐在家里学着生火做饭呢。他们俩以前啥也没干过,就等着吃现成的,这不,一上手,就给弄成这样了。我猜是灶膛被他们堵死了,他们根本就点不着火。还浪费了一盒火柴。”

邻居们:“……”

真废物!

但是既然没事了,大家就可以闲聊了。

有个大妈说道:“你哥你姐可真行,这都快二十的人了,做个饭都能弄成这样,他们干点啥行啊?”

宁安一脸无奈和恨铁不成钢:“他们干啥都不行。太懒了,油瓶倒了都不扶,从小到大,没扫过地没做过饭没刷过一个碗,连个裤衩子都没洗过。都是我爸妈给他们惯的!”

在这一点上,还是要为于晓红说句好话,虽然家里人的衣服都扔给原主洗,但是裤衩子都是于晓红洗的。让女儿给她爹和大哥洗裤衩子,她还干不出来这种事。所以,她顺手就把其他人的也给洗了。只有原主,坚持自己洗。

邻居们:“……”

什么破孩子!

“也是,没有你爸妈这样的,啥事都让你一个人干了,幸好还有建华能帮你一把。他们今天怎么想起来自己做饭了?”

宁安抽空跟小桔子嘀咕:“瞧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都知道赵大志和于晓红做事不公平。”

小桔子:“眼盲心瞎的还是少,还是眼明心亮的多。”

宁安笑着跟邻居们说道:“我爸妈这不是也意识到问题了吗?他俩这么大了,还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要是再这么下去,这俩人就要废了呀。所以,他们说,不能让他俩再这么游手好闲下去了,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妈说,我大哥19了,该说亲了,就他现在这样,人家姑娘凭什么嫁给他?还有我二姐,17了,也该说亲了,我妈都担心她嫁不出去。”

“是这么回事。老大不小了,也该懂事了。老话说,长大成人,他们俩是长大了,但是没成人呢。”

“可不是嘛。我爸妈这回也下定决心了,他们说,以后我们家的家务活,都交给他俩做,还不许我帮忙呢。”

邻居们笑道:“这是应该的,让他俩好好练练。你爸妈要是想改主意,你可劝着他们点,这也是为了你哥和你姐好。这么大的人了,要是没人帮着连饭都吃不到肚子里,那也太不像话了。”

他们还跟赵建华说:“华子,你也劝着点你爸妈,不能这么惯你大哥和二姐了。”

赵建华:“……哎,我保证好好劝他们!”

邻居们聊了一会,就散了。

赵建华和他的小伙伴围着宁安,一个小男孩说道:“三姐,我们去河套子那儿玩,你去吗?”

没等她回答,赵建华就说:“姐,去吧,这会你也回不了家,回去就得被烟熏,还不知道他俩会弄到啥时候呢。”

宁安:“走走走。”

这群小孩都比她小个两三岁,宁安混在他们中间,倒也不太起眼。

河套子已经在城外了,出了城再往外走个几百米就是。

过了河再走几百米,就是乡下了。

这个河套,就是城里和乡下的分界线。

河的另一边,是“知青农场”。

其实,知青下乡工作早在1964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1964年1月16日,中央发布了《关于动员与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津市根据中央精神,选择了一些公社建立了知青农场。

知青点的规模有大有小,集体住宿,分组劳动。大的知青点有四五百人,下设农田队、蔬菜队、窑业队等若干小分队。

他们虽然下乡了,但是和村民并没有交集,而是知青们在一起劳动。但是,1968年领袖讲话之后,津市的这些知青农场就全部解散了,所有知青都分散到各个生产队插队落户。

宁安站在河边,望着河套对面的低矮农场。那就是赵建国积极想下乡当知青的原因,他设想的是去对面那种知青农场,一群年轻人一起生活一起劳动,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想的挺好,可惜,等他下乡的时候,这些农场就无了。

小伙伴们跟她说:“姐,你今天赶得巧。我们工具刚刚准备好,今天第一次捕鱼。”

说着话,他们从已经开始枯黄的草丛里扯出了一个……

“蚊帐?”

“哈哈哈哈哈,不是蚊帐,是我们做的渔网。”

宁安凑过去仔细看了看,抽了抽嘴角,说什么渔网,不就是用废弃的纱布口罩缝起来的吗?

“你们这是用了多少口罩啊?”

“我们捡了好久才凑够。”

“你们自己做的?”

“嗯嗯。我跟我妈学的,我妈用劳保口罩缝了个蚊帐。我学会了,然后我又教给了他们,我们一起缝的。”

宁安:“……真厉害!”

这是有多闲啊?

小桔子哈哈笑:“他们是为了吃啊。剧情里赵建华还给原主带过烤鱼,应该就是用这个捞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