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急!重生拿到糟糕人设怎么办? > 第142章 云河戏曲比赛拿奖了

“这?”高老爷子看向海灵,“你们这么远,真的可以自己来吗?”

“高爷爷您放心吧,我们都能从老家自己坐飞机来北京,自己坐个公交车有什么不行的?”海灵一脸胸有成竹地说道。

几人就这么约定好了,明天要去给房子过户,后天下午云河就正式来跟六爷学习怎么切割打磨翡翠、玉石。

第二天一早,云河就给高老爷子打电话。

“高爷爷,能不能求您个事?”

“说吧,什么事?”

“您能不能派辆军队的车来,我们带的钱有点多,怕不安全!”

高老爷子一听,就这点事啊,他以为多大的个事呢。

虽然这属于公器私用,有点不太好。

但是除此以外,她想不到别的更好的办法了。

八点多钟,几名高大的便衣战士上了云河他们房间,抬了几个箱子到车里。

新版的百元大钞,一共二百多公斤,幸好现在已经出现了百元面值的人民币,否则这些钱得两吨多。

几个人抬了好几个箱子下去,在楼下的时候还引来不少人围观。

但是一看全是身材高大的男性,也不敢打什么主意。

到了银行,三进院父子看到这么多的钱,眼睛都直了。

直到刚刚那会,他们才彻底相信,是一个八岁的小姑娘买了他们家的房子。

还好银行里早就用上了点钞机,但也一直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把所有钱点清楚。

银行的行长都亲自出马了,而两家卖房的房主们,自然把钱直接存到了这家银行。

银行这边办好了,他们开始去房管所,很快手续也办好了。

但是房产证需要一个星期后,才能出来。

尽管如此,但是两家已经把钥匙都给云河了,里面的一些家具也都留给了她,房子属于她了。

“汤爷,您先等会!”她叫住了准备离开的汤爷,将一个信封交给了对方,“回去再看!”

汤爷却不等回到家,云河几人离开后就赶紧将信封的开了。

一看,里面是一张存折,上面是十万块的存款,就在刚刚去银行的时候存的。

拿着存折,汤爷心里感叹,这孩子以后肯定能成大事。

回到了酒店,她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云建国。

“你这家伙,想好这么大两座院子怎么安排了吗?”

“想好了,我现在给您讲讲......”

那座三进的,继续按照古建筑进行复原,但在房间里安装上地暖,以后自己家人住。

而那座四进的,她准备把第一进改成云家产所有产品的体验店,第二进改进=成咖啡厅和冷饮店以及茶室,里面提供的所有产品,都产自于云家的地里和山头。

而第三进,装修成古朴的KTV和歌舞厅。庭院里的假山和凉亭、水池再装上喷泉,可以做一个露天的舞池。

而最后一进,则是当成员工宿舍和食堂。

“这样弄出来,会不会不伦不类的不好看?”云建国有些担心道。

“放心吧,图纸的事我来解决,咱们还原古代建筑风格就行了,除了一些必要的设备,不要用任何现代装修!”

她想着,去系统那求求那家伙,应该不会不给她吧。

结果没想到系统说,要等到她拿了戏曲大赛第一名,才给她图纸。

好吧,看来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她不能再偷懒了。

于是每天早上,她早早起床开始练功。

她现在不仅软功了得,比人家舞蹈生都厉害。

除此以外,她各项长枪、棍棒也是耍得有模有样。

最重要的一点,唱腔和台词她也是每天都在练。

而六爷那边,她每天下午也去学着。

她利用自己的透视眼,好几次提醒六爷切割的深度,避免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你这小丫头,看不出来啊,居然有两下子,能不能跟六爷爷说说,你是怎么知道该往哪里切的?”六爷对此深感意外。

“如果我说,我有透视眼,您信不?”她说完,似笑非笑地看着六爷。

六爷听完张大了嘴巴,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好你个小屁孩,拿你六爷爷开涮呢?”

她说的是实话,人家非不信,她有什么办法?

......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复赛、决赛中她还发挥,拿到了最终的冠军。

京剧院的工作人员找到了她,劝她好好考虑一下,他们也不是想进就能进的。

“我知道,但是我志不在此,我之所以来参加这次比赛,也是完成我爷爷的遗愿。现在他的愿意我帮他实现了,他在下面也能安息了!”她半真半假地说道。

话都说到这里了,大家也没办法再勉强她。

领到奖杯了证书的那一刻,系统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叮,完成系统任务,奖励新式消防车三台。奖励新中式建筑装修图纸两份,一份四进院,一份三进院,请宿主查收!】

她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激动,恨不得马上就飞回永昌。但是不行,她还得去六爷那里,把机器弄回来,再跟高老爷子告个别。

离开的那天,别说高老爷子了,就连六爷也是依依不舍。

实在是他带过的徒弟不少,而像云河这种学习能力强的,年纪还这么小,还是第一次见。

告别了北京,他们登上了回永昌的飞机。

而云建国在拿到图纸后,就安排工匠们,大老远的从永昌,去北京开始装修房子。

而建筑材料,自然也是系统提供的。

工匠们到了的时候,材料都已经在院子里堆放好了,他们照着图纸直接开工即可。

......

双桥乡的街头上,今天是集市,大街上人头攒动。

胡二林的媳妇赵荷花跟丈母娘在街上遇到了,“妈,这两个街天你怎么都没来?”

“最近忙啊,没时间来赶集,要不是要给你送鸡蛋,我今天都不来!”赵母将手里的一筐鸡蛋递给女儿。

“在忙什么呢?这几天不是还没开始种玉米吗?能有什么忙的?”赵荷花不解,“是不是上次我婆婆说你什么了?我不用把她的话放心里!这次一共多少鸡蛋,我把钱给你!”

赵母每次来给女儿送鸡蛋,赵荷花都跟丈夫和婆婆说是在街上跟别人买的,把钱给越母,让赵母买些盐和针头线脑回去。

山里没什么经济来源,连水稻都没法种,只能种些玉米和小麦、黄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