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岁月沉淀的七彩花 > 第204章 曾经写过的高考作文(一)

岁月沉淀的七彩花 第204章 曾经写过的高考作文(一)

作者:青睿汤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4:02:43 来源:书海阁

这世界需要你

这世界需要你,多么真诚的呼唤。自从有人类的存在,就没有单一的说法。当初女娲造人,在她的意念里,就是要尽量多造些人。所以当她累的时候,就把泥点洒在地上,洒在地上的泥点也变成人,而且成了穷人。当然那些用手捏的泥人,就成了富人。于是就有了穷富之分。

但不是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他们的存在、繁衍、创造、斗争,才有了生生不息的人类。当然也有一种说法,离了谁地球都能转。这句话也是十分有道理,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任何一个人,都只不过是一粒沙而已。不要过于强调个人的力量,曾经的历史教训告诉人们,过于强调个人的力量,只能酿造个人崇拜的恶果。

人来到这个世间,能有一次生命,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给予生命,而后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抚育成人,孩子长大后,父母也就老了,此时的父母多么需要你。

而一个人的生命,不仅存系于家庭,更牵系于社会。没有人的社会也只是一湖死死的水,见不得一点活力。社会需要你。当步入成人,踏入婚姻的殿堂,不知不觉中就身负多种角色,而你就应该去做好,家庭需要你。所以在你生活的周围,无处不需要你。

是啊,这世界需要你,而你又该怎么去做呢?首先要有一种责任心,不管什么时候,应该把责任放在前面。许多时候,也许因为人能力所限,不可能做得好。但只要尽心去做了,也就无悔于来这世间走一遭。

而当前,我们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当我们走出校门,能跨过高考,金榜题名,当然是幸甚之事。也许会走在人生的大道上平步青云,很多的人生困惑迎刃而解。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扮演好自己在社会中的各种角色,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可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跨过这个门槛,当你面临首当而来的人生挫折,又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从困境走出呢?那就要看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错,我们正面临一个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时代。处在这样的阶段,必须要保持一份清醒,要有自主自立的意识,不要让物质迷惑心志。

否则,就是跨入天之骄子行列,却心甘情愿地做别人的玩物。这与一般意义上的宠物又有何区别?真辜负那十年的寒窗。一生的清誉也许在不经意间毁掉,而人生却是漫长之路。一段路走得很辉煌,并不代表一生。所以必须要时时认清自己的路,并不只是站在高处,就能体现一个的价值,或是更能突出社会的需要性。

当一粒沙子,总在默默地垫支着路,踏踏实实在安于自己的位置,那力量却是长久的。其实很多时候,困难只是暂时的,也许加把劲,或多吃点苦,就能看到前面带着希望的路。可是很多人,就在那个点上迷失自己,是多么可惜的事啊!当从困难中走出时,就能更好地把握自己,能清醒地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就会更好地做好自己担负的角色,做些对别人,对自己、对社会有益的事,而这也就是世界需要的人。

这世界需要你,多么真诚的呼唤,而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以真诚的心,来回报世界呢?今天我们是莘莘学子,以后呢?一定要做个世界真正需要你的人。

拒绝平庸

看到这个考题,甚是不明白。为什么要拒绝平庸?记得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这样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真不知这位刘先生何种想法,难道下地的农民,路过他的门口,来讨口水喝,也不准许?隐居的生活是很有乐趣,可是既然食人间烟火,就有麻烦事,难道你能保证,这一生也不会麻烦白丁?所以既然生活在群体中,为什么要拒绝平庸呢?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向高雅处奔走,而高雅处总是高处不胜寒的地方。既然是世俗,所以绝大多数人的还是比较俗俚。而且有时候,这个高雅和平庸还真难以区分呢。

那些手黑、心黑的**分子,冠而堂皇的危然而坐,你说他高雅还是平庸或更甚者无耻。还有那些这星那星们,摆着高雅的姿态,却在背地里做着见不得人的事,这又算是什么呢?社会形形色色的杂色,无处不在表面做着华丽的文章,可是背后是什么呢?又怎么能拒绝什么,接受什么呢?

是啊,农民永远处在最底层,但他们却是凭着自己的汗水和劳作,正儿八经地过日子。那些抢、夺、贪、盗的勾当与他们无关。难道他们的存在就是社会的多余?没有农民,这个世界少得是淳朴,少得是良知。也许在某种风气的熏染下,农民的淳朴也渐渐走远了。

记得沈从文曾写过《丈夫》,那里面的丈夫是一位农民,妻子在外做出卖**的生意。但在遭羞辱后,他很坚定地带着妻子,离开了那个肮脏的地方。可是我们现在的农民?就这点良知,也成了迷惑。还有农民工这个词,不知会是时代的名词,还将会是历史的名词,但如果这样延续下去,对底层一直带着这种歧视的色彩,社会失去的会是什么呢?谁能再为道德买单?

其实每个人都有向上进取的心态,都希望自己能过得好一些。可是人家就那点本事,就达不到要求的高雅,难道就必须被讽刺,被歧视吗?而人的道路本来就是曲折不平,谁也不能说自己就一直会站在高处。当从高处跌落下来,就要注定被残酷的淘汰?这样不把人逼疯才怪呢。

其实平庸应该是一个很中性的词,它虽然没有那么高的高度,但它也是安于现状,不做违法乱纪丧道德之事。又何必要硬生生地拒绝呢?该被拒绝得应该是粗俗、沦陷道德、践踏法律……

一切都会过去Pk一切都不会过去

看到这个题目,让我首先想到的是感情。反正也不是参加高考,也不想得什么高分,就这样信口胡扯几句,应该是没人管,没人问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毕竟在这个时代,男女占着主流,层出不穷的男女关系,更让人唏嘘不息。男女离婚,一切成为过去,谁被谁抛弃,一切成为过去。可是为什么就不能说一切都不会过去呢?难道曾经走过的路,真没有一点痕迹?

其实人与人之间本来应该存在着真挚而纯真的感情,只是很多时候被动机、利益给盘剥得不见踪影。刚刚在诗歌论坛看到这样一句话“生活过的灿烂并不是多泡几个女人,多几段绯闻……他们压根不懂爱情。不懂爱情的人拥有的只是一个个**,不能分享彼此的灵魂。没意思。”这是多么让人叹为观止的话。

人毕竟生活在世俗中,而且在如今,各方面都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会更加广泛。很多时候,不知不觉中会对彼此产生好感,而后日久生情,接下来的事,就很难说了。在面临质的转变的时候,美好的感情总会被蒙上各种各样的杂色。

而这种关系的本源,应该是不合道德或是法律规定,长此以往,感情的分量也许就会越来越轻,甚至于会扭曲为敌对,毕竟在维持着这种关系的时候,彼此都觉得委屈,都觉得自己该和到的,却没有得到。没处发泄,只能宣泄到彼此,又如何谈感情?其实感情就是玻璃,当被打碎后,再让它恢复到原来,一定会是很困难的事。

真正的情感是不为一切左右的,只在彼此的心里心心相印。也许曾是模糊的影子,彼此的感觉却是那么微妙。就是那种感觉“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心间,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身边。”做着心甘情愿的事,流着不惜一切的泪,而这种真挚的情感不是用金钱或是权贵就能拥有。

那是彼此心理的感应,美好心灵的碰撞。当对方还来不及伤心,另一方已感觉到对方的不高兴,就会想方设法地让对方快乐、开心。也许这就是曾经说的互为一体吧。在这一体中的男女,不管是哪一方应该是幸福者。

很多人用什么红颜或是蓝颜知己来形容感情,这似乎不太妥,毕竟这种感情的金贵处就是思想中的精灵,应该是不沾人间俗气的。而那些什么所谓的称呼充其量只是为满足自己的**而找借口,最终只是感情淡到只剩下利益。而且那也是不不道德的,方向会怎样,会很难说。世间没有不凋谢的花,女人啊,何必要做玩物?为什么就不能找到生死与共的人,平安的生活呢?

所以当一切成为过去时,只有铭记在心底的那个印记,永远不会磨灭。善待自己,善待生活吧。美好的感情谁都可以拥有,让一切成为过去,只定格在时间与空间,一切都不会过的是最美好的情感。

旧书

一直很喜欢读书,不知不觉中,新书就变成了旧书。虽然自己手中的书不是很多,也喜欢翻来覆去地看。而且本人也很拖沓,总是看完书随便扔,看书时随处捡。但每次拿起书都是怀着极其恭敬的心情,聆听这位真诚朋友的教诲。

在我记忆最深的书应该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和《中国现代文学史》。这是两本自学考试教材,那是十年前爸爸给我无意中买回来。那时我正进行法律专科的自学考试,但不 知为什么,自己就是通不过,考得一塌糊涂。得到爸爸买得这两本书,我顿时感觉找到知己。所以不管以前费过多少力气,我坚决地放弃了,而且我也不打算专修这一科目,一直考试的失利,已让我甚是伤心。我不想再与它们产生距离,倒不如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渐渐成为知心的朋友。有了这样的想法,就不用强迫自己去学习。空闲多了就同它们多说会话,空闲少了,就把它们放置到一边。就这样无拘无束地同她们轻言细语。

说实话,我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读得少些,很多作品引不起我的兴趣,根本就读不下去。但有些作品我还是读过很多遍。比如鲁迅的《伤逝》、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小城三月》等,而且也让我受益颇深。我还是读《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多些。读着非常振奋,非常佩服这本教科书的编委们。但想知道他们的名字的时候,书皮已不知道去哪喝酒了。从那时我就一直不解,谁说我们中国的古典文学在走低迷的路?这样的高度岂是一代两代的结晶?这样的文学评论,这样的水准,就让人甚是不解,为什么中国的文学冲出去会如此难?这世界级的标准到底是啥样的呢?一直就困惑着。

虽然困惑,我者从来没有改变这份真挚的爱。不管怎么样,总是默默地为它做,严严地为它守。它也一直陪着我走过来,走过了许多艰辛的路。结婚的时候,它不可能像嫁妆一样随我一起来。婚后几天,我就把它们带到属于我的新家。直到现在,它们一直陪着我,已经成了很旧的书,但它们会在我的心里一直散发着馨香。也许就是我一生的印记。

最近我又买了几本书,她们现在也成了旧书。但不管书看上去多么陈旧,永远不会改变的是浓浓淡淡的馨香。不管是新书还是旧书,读书的感觉真好!

心灵闪过的微光

心灵闪过的微光,好浪漫而富有诗意的题目。或许当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有些茫茫然。但当稍做思考,那满满的念想就会溢出来,于是……

心灵闪过的微光,那是母亲沈沈的关怀。那谆谆的话语,那烛光中灿烂的微笑,都是在一瞬间迸散开来。于是亲情变成涓涓细流,汇成宁静而清澈的小河,一直一直地伴下去,孩子的路走得那么温馨、踏实。

心灵闪过的微光,那是老师用心的呵护。寒窗苦读的日子,陪伴着已不仅是责任,或许有欢歌、笑语;或许有泪水、误解。但从这一终点结束的时候,一切并没有定格,只是经慢慢地熏陶,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攒过程中,会有多少人生的财富!

心灵闪过的微光,那是星星般的友情,密密麻麻的,又被缘分一一串起。于是人生的路更多的是精彩。又有过多少感动!或许会在前行的路上很费力、吃劲。但怎么能经得住朋友的一声鼓励、一句问候。所以当自己在自信满怀时,不要忘记曾经的那些感动。哪怕你听听着不顺耳。当走到人生的某个点的时候,总会记起朋友的好,永远都不要丢弃。

心灵闪过的微光,或许是一见倾心的情,那种无以言表的情,不管以后会劳燕分飞还是终身相守,都有过那美好的一瞬,值得去体会一生。

心灵闪过的微光,或许是某处灵感的萌动。所以一定要用心去揣摩。不能让它如流星般地闪过。用心地固定在心灵的深处,定一个正确而坚定的方向,一直走下去,只要努力,微光总会变作阳光,或许人生在某一个阶段就会被照亮。

心灵闪过的微光,或许这是那隐隐欲动的感动。那应该是善良的起点。让感激的花儿开放。“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人生的意义,或许不只是活着,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多做些有益的事,人生的价值就有衡量的尺度了。

心灵闪过的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