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岁月沉淀的七彩花 > 第225章 我对写古典诗和现代诗的一点看法

(一)

其实我现在也是在摸索中,以前我对诗歌的韵律基本一窍不通。但自从来到论坛,在诗友们的指教下略懂一二了。记得在前段时间我发了一首七律诗,结果让师友们批得一无是处。虽然我口服,但还是心不服 觉得自己好像是很委屈。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明白了,作为韵律的格式是固定的,但人的思维却是活跃的。只要那个意境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的画,肯定就能用文字表达出来。咱们的文字太博大精深了,只要你敢用,善于想,肯定能表现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所以我觉得韵律的格式不会束缚意境,就看作者如何去突破了。

其实我很佩服古人,定了韵律。先说说韵吧,为什么那么多的字,偏偏把这些字定上韵呢?我觉得可能就是想达到“雅”的目的吧。其实只要是带韵的字,选入诗中,就自然地显现出一种“雅”。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古人真是太厉害了。由于我是刚入门,不可能体会得那么深刻。再说说律,有了格律是使诗变得抑扬顿,挫锵有声,其实合律的诗,读起来真比一般的诗要有声韵的美感。

所以既然古人已为我们定了韵律,就必须要按韵律严格遵守。就比如说人吧,有一个道德的尺度规范着,肯定就不会出现出轨的行为。不遵守道德,太任性了,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弊病。写律诗同样如此,所以你既然想写律诗、绝句,就必须依韵律,不能出律也不能出韵。否则只能算是古体诗,而不能称为律诗。

律诗的格式既然已流传了如此久,应该被每一位写律诗的人拥祟。而我们比古人幸运得多了,能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进行深入,不必走太多的弯路,所以更要珍惜,一定要深入学习。而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有一颗平静的心认真对待。

(二)

我在写现代诗时,一般不喜欢押韵,在我看来,那是多此一举的事。很多人都会说,写诗必须押韵,如果不押韵,还算得上诗吗?在我看来,写古体诗,尤其是格律诗需要押韵,甚至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而写现代诗是否需要押韵,应凭个人的喜好。

古体诗一般是四言、五言、七言,虽有杂言,但基本上字数是固定的,格式也比较固定,所以适当地押韵会显朗朗爽口,韵味十足。

而格律诗就对押韵规定得非常严格,律诗最讲究平仄押韵,而且有固有的格式,如平起仄收尾(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在律诗的押韵格式中,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也就是说,律诗中的一三五个字可平可仄,但二四六字就必须固定住平仄,没有丝毫改变的可能。而除了这样的讲究,还要注意犯孤平和三平脚(三仄脚)的错误。而且押韵韵的脚必须同一韵部。因为这些押韵格式都是千百年来已经固定好的,所以既然是作律诗,就必须按这样的格式写作,那才称得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律诗。

当然在流传甚广的各类名诗篇中,也有一些出律的情况,比如“黄(平)鹤(仄)一(仄)去(仄)不(仄)复(仄)返(仄),白(平)云(平)千(平)载(仄)空(平)悠(平)悠(平)”。这是唐代诗人崔浩《黄鹤楼》的颔联,平仄失替非常严重,但因为诗流传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因出律、失替而出现的小的瑕疵,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仍然能把它归到律诗中。

而现代诗相比于古体诗和律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非常地信马由缰。现代诗的字数也没有那样严格的规定,一行一个字不较,一大串字也没有犯什么错误,很多情况下,如果加上韵脚似乎感觉有些累赘的感觉。我以前写诗也会喜欢加一些韵脚,甚至会加很多韵脚,可是这样读起来似乎非常累,写着也有不舒服的感觉。于是后来我就不太计较韵脚的事了,而是把重点转移到韵味上,在我看来,有韵味的诗,会有很强的层次感,节奏、美感自然而然地就会呈现出来。

那么,诗怎么才能做到韵味呢?那就是要对诗的语言进行洗练。诗作为一种艺术的文体,它的语言应该是艺术化的语言,就比如说:你吃了吗/我吃了/你吃的什么/我吃的什么什么……大家说,这样的文字如果隔断后,称得上诗吗?那当然称不上诗,而所谓的口水诗大概就如此吧。作为诗来说,最灵魂的地方就是意象,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它应该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但却是诗的思想、手法、脉络、情感等最集中的体现。而这种体现的优劣,就看你如何把最白话的文字转化成带有诗意的文字。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把理念、情感更深刻地注到你要表达的事物上,而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简单地拿这句话来说:你吃了吗/我吃了/你吃的什么/我吃得什么什么……山珍海味琳琅满目/刚好就碰巧/不争气的肚子瞬间圆滚滚/千万别问我/嗝 嗝嗝 一直上翻……是不是这样一处理,诗的韵味就有了?形象就出现了。虽然也没有什么韵脚,是不是因为层层的递进就出现了节奏,诗的韵味也就有了?所以洗练语言的能力,是你能写好诗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它让你可以在诗中信马由缰,更让你体会到在文字中的乐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