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岁月沉淀的七彩花 > 第239章 我和通州的不解之缘

岁月沉淀的七彩花 第239章 我和通州的不解之缘

作者:青睿汤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2 15:47:58 来源:书海阁

初来乍到,甚是迷茫

那是在2013年接近年底的一天,我乘着高铁茫茫然地来到北京,而身上只有2700元。那时真的挺迷茫,学历不高,没有技术,举目无亲,手里虽然有点文字,但我要想进入文字这一行业,似乎有点困难。别说是进入与文字有关的行业,哪怕就是找其他工作也感觉困难,所以心里一片空白,真不知道该如何好。还好,那时接近年底,家政行业还能好找工作,而且做这一行业还能把吃住解决了,所以我就选择先从这里做起吧。通过家政介公司介绍,我在海淀、东城给一位老奶奶和一位老爷爷做了有50多天的家政。

就在东城老爷爷家里时,我工作非常轻松。接近90岁的老爷爷是一位和蔼而有点怪僻的长者,我的职责基本就是给老爷爷做饭,陪着老爷爷出去遛遛弯。他平时吃完饭就睡觉,我就自由了。他很少让人洗衣服洗,别说是不让我洗,他的儿女也不让动。而且他还喜欢往家里捡垃圾,让他家的叔和阿姨非常无奈。一家人对我挺好,我的生活挺宽松,除了给老爷爷做好饭,自己就到东城各个地方溜达。景山公园、南锣鼓巷、王府井、西单……

但这样的日子过得实在太没趣。那时虽然也想着是否能找个与文字有关的工作,但心里挺害怕,毕竟自己的学历不太高,怕遭到拒绝。但后来还鼓足了勇气,从58同城找招聘信息,而且老爷爷家里的叔和阿姨还是挺支持我找工作。那时我不会用百度地图,每去一个地方,都是他们告诉我行走的路线。从那时起,我就觉得北京人真的挺好,非常实在,也甚是真诚。我找工作时被拒绝过,但最终还是在通州找到了落脚的地方。当我来到梨园一家公司面试后,公司接纳了我,也由此我走上了编辑的工作。

来北京后,先去的海淀定慧寺,在那个地方让我感觉北京也太尴尬了吧,就这种发展水平,还首都呢,倒不如我们那发达。而在东城时,只见到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现代化的气息也是让我感觉太淡漠。直到我来到通州,下了八通线后才知道,原来北京的繁华地方真差不了哪里。以前很少出门,所以不太接触立交桥,也真让梨园那边的立交桥弄得我找不到北了。还好,那时在路边有好多三轮车,用5元钱也就解决问题了。

就那么短暂的离开,又要回归

在梨园的日子还是挺幸福的,而且刚踏入编辑这一行业,心里的那份热忱、干劲十足。即便公司加班没有加班费,照样每天做到8点以后,甚至有时会做到10点以后,还会再拿回家工作到半夜。也是这股热忱和干劲,让本来就不好的身体出现了异样。其实那时还是挺害怕的,因为身体的种种症状让我害怕会有不良的疾病缠身。

但那时还感觉活得挺充实、幸福的。那时租的房子是高层,每天都能看到晨霞灿烂,生活也非常方便,因为在我住的南面就是一个大市场。我还记得在去公司上班的路上有一棵大榆树,那么粗的一棵榆树,每到春天华盖燃燃,树上挂满翠玉雕刻的小铜钱,让人感觉生机盎然。有时下班回家晚了,可以在马路上遛遛弯,而且那时路边摆着好多小吃摊,我最喜欢的是吃麻辣烫。美美地吃上几块猪血,再加上一点蔬菜和面筋,真的有好知足的感觉。吃完了,再沿着没有尽头的马路向前走,风丝丝凉凉,也许心里会有些愁,但也会被这凉爽的夜风和温柔的路灯给抚平了。不错,这里虽然白天喧闹,但夜晚的马路还是有些静,静得让人感觉平阔。

我在梨园果园加起来待了有大半年的时间,2015年的时候,因为跳槽去了海淀。这次走了,我以为我以后跟通州再也没有关系了,毕竟那家公司也是让我感觉挺满意的。但是,谁能想到我在那家公司做了半年后便辞职了。那时身体已经到了极差的地步,那么多的朋友会劝我去医院检查怎么回事。其实我知道,这是自己这么多年不知道保护身体的恶果。或许会被医院给判个死刑,与其这样被“判刑”而活,倒不如自己放下一切,忍痛而活。而且既然活着这么痛苦,早睡一天也早舒服,所以自己也就看得开了。

而就在这样的状态下,我辞职了。也许我太任性了,其实心里也清楚,如果这次辞职,这么频繁地跳槽,再加上我的学历不高,会很难找工作。但任性的我还是做了,于是只能拖着病体在海淀、朝阳、昌平到处应聘、投简历,而且就在那个骄热的夏天顶着烈日。功夫总算不负有心人,还是有想接纳我的公司,比如在清华大学校园内的一家公司,后来就给了我入职通知了。可是那时我刚答应了通州的公司,我还是拒绝了那家公司,又回到了通州。

在通州边界的日子

回到通州,我住到了八里桥附近。这是个通州与朝阳的边界地,以八里桥为界。我住的地方应该偏于朝阳,因为位置已经算是过了河了。在这个地方生活不太方便,毕竟有点四不靠的感觉。但有个自行车就不一样了,我可以骑着过河到那边的澡堂洗澡,顺便感受八里桥的古朴风韵。它的确是古代人们的智慧作品,那栩栩如生、姿态各异的龙,那饱经岁月沧桑的石拱,那巍然矗立的石碑……虽然一直默默无闻,那样安详、沉寂,但却掩饰不住它曾经的荣耀,以及经历的那些不堪的岁月。星期天的时候,我还可以去不远处的北机市场买东西,而且不骑不到几里地,就是通州最繁华的地方通州北苑,啥时想去了,那就随性而为了。后来,还是没有在刚入职的公司待得太长,又跳槽到另一家公司,那时公司在运河明珠。从来北京后,一直对运河充满着向往,却也从没有意识到,公司就在运河边上。我第一次去运河,是要参加徒步活动,虽然没有赶上,但却被运河惊了一把。那天是早晨,正好朝霞辉辉,给运河涂上了一层嫣红,把运河形容成新娘真的挺恰当。那宽阔的河面碧蓝碧蓝,真像一块闪着流光,没有一丝杂质、剔透的宝石。我本来以为这是大自然的杰作,后来听通州这边的朋友说才知道,它其实是人工与大自然结合的杰作,因为曾经的运河应该没有现在这么美。所以通州在治理运河方面还是下了不少的功夫,也达到了如此美不胜收的效果。而且在运河的对岸,我看到了公司所在的小区,才知道原来自己已经在运河身边待了好长时间了。

去了运河明珠家园,每次就必须要在北苑这边来回转车,所以每天都能目睹到北苑的繁华,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成了一种常态。有时工作不紧张时,我会停下脚来欣赏一番,顺便到超市里去买些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且有时犯了迷糊还会坐错车,一不小心就坐到北京市里去了,因为有路车是八里桥站不停,而中间没站,就一气通到了北京市里。然后再一路观赏着北京的夜景,乘着668路车飕飕地返回来。对于668路车,我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毕竟自己每次回家,都会乘坐着它观赏着北京的夜景到北京站坐火车,然后回来时,再乘着清晨曦光返回,所以这种感情非常的特殊,既有回家的迫切,也有赶回的急切。

通州和艺和见证了我与病魔斗争经历

那时我的身体已经到了极差的时候,当然我也在想办法调养自己,反正已经是这么一回事了,就死马当活马医吧。其实谁曾想到,自己的方法竟能见效果。其实从在海淀那时,我就已经开始调养自己,否则自己真的有动弹不动的危险。在我用笨方法的调养下,那些让人担心的症状也慢慢减退了。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在运河明珠家园附近的一家医院打完吊瓶,本来还是想继续工作,但实在难受得无法工作下去,无奈只能向公司请假回家休息。那时应该是春天的4月份左右,出公司等了好长时间车,也不见车来,不但心里急切,而且站在那里晕乎乎的,有种随时晕倒的感觉,尤其是当风吹到身上时,似乎有魂魄出窍的感觉。于是我就想着不等车了,还是打车回去吧,可是偏偏不见出租车的身影。最后还不错,终于把317路车等来了。上车坐定后,我就感觉自己仿佛已经不是自己,似乎被撕裂了好几处,手脚放在哪都不合适,怎么坐也觉得自己仿佛在空中一般。而且脑子似乎炸了一般。那时心里真的挺害怕,感觉完,自己在要车上出事了。我就在心里默默地念着:“千万别,那样丢死人了!”

真没想到,我虽然在车上迷迷糊了一路,下车后竟觉得自己不那样难受了,而且我还去了超市买了些东西才回家了。可能是否极泰来吧,毕竟这事我自己也解释不清楚为在车上时还那样难受,下车就轻松了。而且就在那天晚上,一直长在身上的疮破了,我忍着剧痛,挤出来了许多脓,直到出了血,才没有挤下去。从此后,我的身体真的有了大的转变,而通州和艺和天下是我的见证,她们一起见证了我与病魔斗争的经过,那样的不易,那样的艰辛。当然病情并不是一时半会形成的,病去如抽丝那是很切实的事,而且就像我这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要不受病魔折磨才怪呢。

在徐辛庄的幸福岁月

后来公司搬到了徐辛庄,因为距离公司太远,也无法在八里桥住了,于是我就搬到了徐辛庄。来到这里,真是彻底与北京的繁华隔绝了。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太好不过的事了。那时挺凑巧,我住的地方在徐辛庄市场附近,所以又是一个生活超方便的地方,那时正好是葡萄兴盛的季节,每天都能从市场买到新鲜的葡萄,特别好吃。我住的地方如果走着去公司,大约需要半小时。而坐车大约也得需要半小时,因为等车太困难了,所以很多时候索性就走着去公司。

其实走着去公司真是非常有趣的事,一路的风景真是太美了,那时正值秋季,秋风已经把一些草儿抚黄了,但碧绿一眼望去仍然那样扎眼,这种黄绿相间的色彩,让人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冲动和思索。当然最可喜的还是那些随处点缀的牵牛花,这些秋天的精灵处处都是,有白的、紫的、红的、粉红的、紫红相间的,形态各异,色彩纷呈。它们那样随意地处处点缀,仿佛是忽然钻出来的天使,吹着娇丽的喇叭,带着微笑的面容,让你不经意生出一种惊喜。一路随处都能瞧得见它们,好心情就油然而生了。也是那时,让我深切地体会到,它们就是秋天的精灵,最能代表秋天的气韵和情趣。而且走着去公司上班,还能放松下身体,就我这破身体,在以前如果走这么远的路肯定是力不能及的,但现在我就慢慢地感觉不吃力了,也会为自己一直与病魔斗争取得的小成就而高兴。而且有时候碰巧了,还能蹭老板的车,或是骑着电动车的同事,也会捎我一程。也是那个时候,让我写了好多好多的文字,因为心里还是有一种伤怀,我想回家照顾孩子,边给公司做活,所以就要离开那里了。

深秋以后,我就离开了北京,回到了家乡。后来在家待了有三个月又回到了这里。只可惜原先住的地方人已经住满了,我只能从村里找一处地方了。还不错,新住的地方离公司并不远,走几步就到了。而且在我住的不远处有一片小河塘,河塘虽然不是很大,但也如一块小碧玉横卧在村中,水非常清澈,里面有成群结队的鱼,那架势似乎这鱼塘都放不开它们,争着往外跳呢。我看着这么肥的鱼,红红的身子,明亮的鳞。心里就不禁生出一股眼馋,会嬉笑着对它们说:“你再跳,跳出来我就把你吃掉。”(其实我不太喜欢吃鱼,只是喜欢逗着玩)惹得同我一起去的姐姐哈哈大笑,说我太孩子气了。塘边芦苇成片,绿绿的飘荡着浪漫与平静。有时候中午吃完饭,就喜欢围着它走一圈,看到那嫩嫩的陈茵也会抓一把,再找一些蒲公英、灰灰菜啥的,回家就是一顿美味。那些日子也让我记忆非常深刻。

运河边上的情缘——张家湾里二泗

后来,我离开了那家公司,到了张家湾的里二泗。来到里二泗,真没想到这个地方竟有如此的小繁华。开始我本来住的公寓的,可是后来因为违法建筑拆迁公寓住不成了,只能选择了一家民居。姐姐一家都很热情,我们的关系也非常不错,他们家叔和阿姨总是对我说,你来我们家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就拿当自己的家。也是这样,阿姨总会让我在他们家里吃饭,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总会送给我。我住的地方后面就是市场,而且每隔5天还有一个大集,所以生非常方便。更让我欣慰的是,原来运河最美丽的地段就在这附近。

因为孩子来北京待了段时间,所以我就买了一辆电动车,骑电动车用不了10分钟就到运河了,运河也给了我太多的惊喜和美丽。冬天我会跟孩子一起骑着电动车一直沿着运河徐徐而行,那碧蓝碧蓝的宝石脉脉而动,小小的水波温柔地拍打着河岸,而水里的野鸭成群结队,你来我往地嬉戏着,忽然天上会飞过一只白鹭,又瞬间没了踪影,时隐时现,真是河边的隐者。而那阔如浪潮的芦苇已经没有往日的绿绸和梦幻姿态,遗下的痕迹像一位沉睡的巨人,但仍然风采不减,端庄、大气。而那些小亭栈道,似是他身上挂着的黄玉佩,典雅而温婉。美丽的大运河直让孩子流连忘返,他会告诉我,妈妈,原来杨广也没有那么坏啊!

春天的时候,看运河边柳影挠水,翠绦展展,各色各样的花争相开放,绚烂而多姿,把运河打扮得像一个新婚不久的少妇。而一片一片的葱绿,又给运河注入了充满感染力的生命力,让你看到运河处处都有希望,处处都能让你找到惊喜,充满着灵动。

夏天的运河应该是荷花和芦苇的天地,那一片片荡漾的芦苇,一朵朵随风舞动的荷花和荷叶,你想用语言去形容,那真是太费力了,所以就不如闭上眼睛让自己的想象任意去驰,让思维尽可能地在脑海里绘图。目前运河里有两处观赏荷花的地方“月岛闻莺景区”和“漕运码头景区”。因为离家近,所以漕运码头那边的荷花,我已经看过好几次了,但月岛那边的荷花却没有时间看。去年的时候,到永顺的公司工作,来回的路上总能闻到月岛里荷花飘出的香味,尤其是在傍晚时,那股清香真让人陶醉。好多时候,我都想停下来能拍张图片,但是因为行路太匆匆,结果就错过了。今年也是下了好大的决心,从一个月前就想着去看荷花,可是手里的事太多了,真的没有时间去看看荷花,我也已经好长时间没去运河了。看来今年是看不上荷花了,只能等着明年吧。

秋天的运河风韵依旧别具一格,满塘的荷花已经没了昔日的风采,却在残缺中让人多了一份深思,而芦苇也渐渐金黄,褪去了碧绸的情愫,却把梦幻般的金色浪漫发挥到了极致,在那里吟一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真是太有此情此景了。公园里的万寿菊不知不觉地就成了主角,那渲染着的紫给了运河别具风韵的气质,是如此抢眼夺目。还是喜欢傍晚的时候,在运河北运河桥拍夕阳,真是绝佳的地方,那里的视野是如此宽阔,运河、高楼、森林、观景台……使得大自然的浑壮与现代化气息的碰撞,擦出来的火花真的是摄人心魄……

反正你不管你什么时候去运河,它都不会拒绝你,非但不拒绝你,总能让你找到新鲜,让你耳目一新。运河的大度、运河的美丽、运河的无限生命力以及沉淀的几千年的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我,也让我不自觉地喜欢上了她,所以,谁要说来北京旅游,我第一个地向他推荐运河,我觉得人来北京,如果不去运河感觉下她的韵致,真的是非常遗憾。

还是与张家湾的缘分深

后来我搬离了张家湾,去了香河。其实我对香河还是没有太大的喜欢,总觉得这个地方(包括燕郊)有点趁人之危的感觉,可能与北京离得太近,觉得自己有优势,所以就会物价高,以傲人的姿态对人。但张家湾却没有,而且我发现,不管在张家湾的哪个地方,都是一样的平易近人,没有居于天子脚下的那股凌人气。那时我搬离张家湾真也没想到现在又回到了张家湾,冥冥中的这种缘分让人感觉甚是奇妙。

我现在住的地方,仍然处处是花红叶绿,树木成林。而且这个地方也有每隔5天一集,平时早市不断。这里的人非常真诚。那些早市上卖菜和水果的都是附近的村民,不管买谁的菜果,他们所持的态度都是,宁可多给几两,也不少给,自家种的菜,便宜。也的确是这样,他们的这种心怀让你觉得不好意思少给,哪怕几毛钱,也不想多沾。所以这里民风甚是朴实,处处花颜绿意又让这里充满着灵气、安宁、与世无争,住在这里真的有乐不思蜀的感觉。

我一直感到很庆幸与通州结缘,也感激她能接纳我,也希望她能继续接纳我,我也会更加爱这美丽的通州和大运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