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潜龙惊砂之残阳如血 > 第18章 拜火教徒

潜龙惊砂之残阳如血 第18章 拜火教徒

作者:独狼仔仔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6 14:03:13 来源:书海阁

现场一片死寂,没人敢吱声。

大伙儿暗自心惊,没想到名震江湖的“万万不可”万不可竟然就是八旗使本尊,此人久负盛名,一双铁掌打遍河南道,就连其绰号的来源都有两种说法,一是经常打得对手高叫,“万万不可,投降投降。”

二是他习惯说“万万不可”这么个口头禅,要说在江湖中能将四字口头禅演化成绰号的,真的是绝无仅有,可见其出现的频率太高,太有代表性了。

只是三河盟一直行事低调,行踪诡秘,群豪入盟至今甚至连总舵在哪儿都不知道,除了见过分管的旗使以外,对其他的旗使是只知其旗号,而不知其姓甚名谁。今天一下子认识四位大名鼎鼎的旗使,内心是无比震惊的。

蒋丛雍的结局没吓住大伙儿,可大家心中还是有杆称,看起来似乎是他自己将双臂甩折,但被旗使打是谁都看得到的,这会儿还要卖好说既往不咎,无异于将一坨屎甩在了他的脸上,实在不厚道。

万不可不打林一鸣只教训蒋丛雍,厚此薄彼的态度也让大伙儿心里有了数,但心也寒了,看来今年的夺旗大会不过是走走过场,名额早就内定了,发生的桩桩件件都在暗示着一件事——非得有一面令旗花落玉林不可。

不过对于万不可说的要基于实力的地位来说话,大伙儿倒不难理解,因为闯荡江湖谁不是靠拳头和实力?只不过还不至于像他们这样不顾脸面,没有底线,口头上就这般自我标榜了。

“哈哈哈......好。”大门处有人拍着手掌,边走边笑道,“果然实力就是一切,三河盟好威风、好霸气,在下佩服。”

大伙儿回头一看,只见包有才领着三个人走进了院门,头两个一身锦衣戴着帷帽,看不见面容。

走在前面的一身蓝衫正拍着手,其后跟着一个青袍人,手中牵着一根绳子,绳的另一头绑着走进来的第三个人——没戴帷帽,眉清目秀看年纪约莫二十岁,走路一瘸一拐的,显然是受了伤。

包有才老远就唱道:“魏大郎、施二郎到——”

龙潜认出这三人就是下午遇到的打听翠云谷、毒打朱老四、又跟自己对过一掌的人。心道,“他们果然是来寻玉林庄的。”

趁这个空档穿云腿的门人将蒋丛雍抬走了。

“原来是魏大郎和施二郎两位好朋友到啦。”万不可打着哈哈,一拉朱清标走下了擂台,又叫上简、王二人一起快步出迎,笑道,“两位贵客降临,鄙盟蓬荜生辉哇,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魏大郎道:“四位旗使盛情,在下惶恐,江湖上谁没听过四位的大名呢,今日得见尊荣荣幸之至,只是我们还有些不便,就不取帷帽与各位厮见了。”

施二郎在后佝偻着身子只是略一拱手,抚着胸口咳嗽几声并不说话。

万不可道:“万万不可,无妨,两位来得迟啦,恰逢我们处理家事,让二位见笑了。怎么,施二郎受伤了?”

施二郎声音嘶哑,有点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小问题,不妨事。”

魏大郎打着哈哈:“走岔了道,所以耽搁了时间,恰好在谷口遇上贵盟的包兄弟来迎,便一道进来了。您几位只管处理家事,我们自便就好。”

其实他们来得晚不是因为走岔了道,而是施二郎拉着懵逼的魏大郎打马奔出十余里后,终于忍不住口吐鲜血摔马落地,魏大郎这才醒悟他是被打伤了。

两人就近找了一处僻静的林子运功疗伤,稍稍缓解后正要出发又发现被一个忌惮的对头跟踪了,吓得差点转身就逃。

终于确认对方只是独自一人跟来后,便布了几个迷阵,想方设法摆脱掉才寻了过来,恰逢包有才在门口翘首以盼便一道进来了——那包有才因为曾经到长安送过几次信所以彼此认得。

“来来来,快随我到前排就坐。”万不可走上前左右挽起魏大郎和施二郎胳膊,几个人笑着一起走进院子。

触手之处察觉到施二郎的脉息微弱,万不可暗想,“像施二郎这般高手......怕是受伤不轻罢,那今后两家的合作不还是得靠三河盟来唱主角吗,若如此这样的合作还有几分价值呢?”

这二人的身份万不可是清楚的,确实非常特殊一旦暴露会麻烦不小,所以对外也只称其姓氏并不叫全名。他们来河北道与三河盟的旗使们见面是早就约好的,双方要共商结盟大计去长安共同对付一个厉害的大对头。

那施二郎为展示合作诚意,特意来信说将亲自到场面谈——这确实是够诚意,因为他们二人是轻易不会离开长安的——哪知终于见到了本尊,才发现这位在京畿一带大大有名的人物,暗器功夫极高,外号叫“无路可逃”的施二郎,竟然是这么个病恹恹的状态。

万不可暗忖,施二郎既已受伤想必是跟这个大对头撕破了脸,交了手被打伤——不对,他的伤很明显是内伤,不应该是镖伤吗?难道打伤他的是另有其人吗——如此看来要对付的这个大对头确实很棘手。***

众人一一寒暄完毕,万不可道:“两位坐下观礼,待盟里清理门户后再请三位......两位移步正堂看茶叙话。”

魏大郎何等精明,自然听出对方言语停顿之意,眼中带着笑意道:“万旗使请稍候,在下来得仓促,只带了一份小小的见面礼,不成敬意还请笑纳。”

说完接过施二郎手中长绳,连着被捆着的第三人,一并交给了万不可。

“此人就是在下的见面礼。”见万不可不明所以,魏大郎走上一步对着他的耳朵悄声道,“他是个察事厅子,我们在饶阳的一家客栈里捡到他掉落的察事腰牌,顺手便将他捉来了。”

“哦?察事厅子......你说的是与推事院齐名的察事?”万不可眼中有些迟疑不定。

“正是,当时施二郎担心在这敏感时期居然在河北道碰上了很少出京城的察事厅子,不能不引起警觉,于是潜入此人房间,果然在他包囊里翻到写有‘河北道饶阳细查三河盟’的字条,便将他捉来献给万旗使。因时间有限施了些手段,只问出他叫李建宁。”

万不可看着被捆缚着的李建宁,有些吃不透魏大郎的意图。他很清楚“察事厅子”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魏大郎口中说的“见面礼”既可以说是一份大礼,也可以是祸水东引之计,所以一时间未做决断。

所谓察事,就是太子的贴身近侍、太监李辅国效仿“推事院”私设的一个官署。二者都是让全天下人害怕的特务机构,唯一区别就是察事基本只在三都,也就是长安、洛阳和太原活动,而推事院则遍及全国。

在察事里任职的差役和办事的斥候都统叫察事厅子,他们暗中监察百官、侦稽民意,人数虽然不多,但个个手眼通天,可以随意抓捕拿人可谓权力极大。

万不可想起大旗使曾经暗中嘱咐过,大伙儿不久就要去长安办大事,争取配合右圣使成就此事,将左圣使给比下去。

若是能将这个察事厅子策反或拷问出有关察事在长安的机密消息,重点是若能拷问出长安各部官员的隐秘来,这对三河盟要去长安办的大事来说确实是大功一件,不可谓不是份大礼。

但就怕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让察事知晓他们的人被三河盟抓了,两家肯定就撕破了脸,提前引爆矛盾,三河盟将被迫走到最前沿的风口浪尖上去承受来自于察事的报复,而魏家却可躲在后面坐享其成——这次的合作是以魏家为主导——等于变相地替魏家做了挡箭牌,这就不能不说是一个祸水东引的恶毒计策了。

这魏大郎果然打得好盘算,万不可心想,等处理完家事,无论如何必须想办法将魏家也拖下水。想及此,故意皱起了眉头,说道:“二位果然机敏过人,不愧是鄙盟大旗使看中的合作对象。此时先将他羁押,稍后咱们再一块儿审,如何?”

“既然到了贵宝地,一切听万旗使安排。”魏大郎打着哈哈敷衍道。

万不可吩咐庄丁将李建宁带上擂台,捆在一根木柱上。

“万旗使还有一事,请借一步说话。”魏大郎挽上万不可的手臂,两人远远地走到一边悄声私语。

少顷万不可狞笑着叫上其他几位旗使耳语了一阵,又叫来包有才,低声吩咐几句,后者一哈腰领命走出了院子。

朱清标回到擂台上,眼睛扫视了一圈,群豪顿时鸦雀无声,道:“本盟就是基于实力的地位号令江湖,本使宣布,河北道第五面三河令旗今年归玉林庄,恭喜林庄主。”

林一鸣赶紧抱拳深稽道:“玉林庄永远忠诚于盟主,从此愿为三河盟上刀山下火海,绝无二话。”

朱清标手一杨抬首朗声道:“夺旗大会结束,各位禁声,带人祭,开香堂——”

话音落下四个壮汉押着两个头戴黑色头套的人走进来——这就是他们说的人祭了——到了擂台一侧,两个刽子手分别在那两人膝弯各踢一脚,二人腿一软跪在了地上。

台下的几家掌门还没从夺旗结束的不满中回过神来,立刻就跟所有人一样互相惊恐地对视着,仿佛要印证是不是自己听错了——开香堂吗?因为它所代表的意义大家都清楚。

再没人讨论是谁夺了旗或夺旗是否公允了,大伙儿都忐忑不安地跟在自家的掌门身后逐一排好。

有庄丁在擂台前燃起了一堆篝火。

朱清标继续高声叫道:“闭山门——”

万不可带着简续在左前排站好,后面跟着乌甲帮杜雄、骷髅寨展飞虎、玉林庄林一鸣、骑牛沟郑天豹。朱清标带着王太慈在右前排站定,后面跟着花子门秦瓢儿、华剑派何金标、黑蝠洞张凡。

其余几家门派的掌门、帮主则在他们后面站定,各派弟子各依位置、次序分列在后,群豪秩序井然并不混乱,显然早有规矩。

原属于穿云腿门派和凌天宗的位置给挪到了两边偏远处,两家门人也不敢争执,人人垂头丧气,失去了掌门和主心骨的依托,立刻就被边缘化了。这倒便宜了旁边两家不知名的门派,趁机将位置往前挪了挪。“开香堂,拜火——”

话音落下,众人朝着篝火深深跪拜,双手弯曲做火焰状。

三拜之后,万不可起身,面朝篝火脚踏一个人形偶,象征着脚踏叛臣,左手拿着枝条,右手握着草束,高高举起口中还念念有词。

龙潜、陆全城主仆站着未动,几人都在最偏的角落,倒也无人注意。

少顷,万不可朝着篝火躬身再拜,朱清标叫道:“礼毕——”

拜火仪式结束。

“请光明之神——”

马上有两人抬着一尊神像上台来安放在香案上,那神像高鼻深目卷着发,一看就不是中原人倒像是个胡人。

万不可再次带领群豪双手弯曲做火焰状,面朝神像行三跪拜礼。

***

陆全城在队伍后面小声嘟囔道:“咦,奇怪了,实在奇怪。”

龙潜问道:“陆公在说什么奇怪?”

陆全城小声道:“从他们拜火开始我就觉得不对劲,再看拜祭的神像就明白了,这竟然是粟特人祆教祭祀礼供奉的‘光明之神’,难道满院子的汉人都加入了祆教?可这儿是汉人的聚居地呀。”

龙潜看那神像并非中原人常拜的佛道两家的神只,心中也在想,难道胡人的教派已经渗透到汉人的圈子里了吗?

陆全城道:“祆教也被汉人称为拜火教,其光明之神名叫韦雷特拉格纳,是该教的斗战神。拜火教只在北地胡人聚集区,包括粟特人、突厥人、同罗人、奚、契丹、回纥、仆固、同罗、室韦等部族中盛行,没听说已经渗透到了中原。老朽来饶阳前曾仔细做了功课,研究了北方的风土人情、胡人习性、教派教义等,绝不会看错,他们就是拜火教教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