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潜龙惊砂之残阳如血 > 第2章 雾中嘱托

潜龙惊砂之残阳如血 第2章 雾中嘱托

作者:独狼仔仔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6 14:03:13 来源:书海阁

“如何运用只在一念之间,是乐器、法器还是凶器倒不可一概而论,入世后就用紫金箫的音律洗涤心神,这于你在大道上的参悟会有裨助。”

“您的伤......可完全恢复了?”

“为师伤势已复,无须挂念。你已尽得吾真传,所学武功都是上乘武学,行走江湖应无大碍。若将来遇上当世的顶尖高手,只其中一个人称‘邪神’的西域和尚须万分小心。”——白云先生从身后拿出一卷纸来——“......此人也要留心关注。”

展开那卷纸乃是一幅字,只见那字写得龙飞凤舞,飘逸潇洒,字曰:

我乃荒野一匹狼,空山啸月饮苍茫。

时来若得惊雷意,再荡江湖不嫌忙。

——《独狼吟》

龙潜道:“这诗好大的气魄,透露出一种卓尔不群的自傲,诗人以狼自诩,在无数的岁月里独自忍耐,就等平地起惊雷,机会降临了便要涤荡江湖,我能感受到他那种身怀纵横天下的实力,却又掩不住时运不佳徒叹无奈的苍凉,作者是谁?”

“潜儿,你倒像是他的知己,诗作者名叫兰傲,江湖人称‘独狼’,此人雄才大略,行事亦正亦邪,一手金刚狼爪功夫独步江湖。”

“您是被他打伤的?”

“也不尽然,这是十年前的旧事了,彼时为师受江湖正道所托与那邪神决斗,逼得他发誓终身不再踏入中原。这些年吾心中一直忐忑,当年处置得是否太过仁义,唉......日后行走江湖若遇上邪神一派,为师许你破杀戒,务必下重手尽除之。”

龙潜很讶异师父的态度,这么多年了能让他大动无明业火,说出杀戮的话语实在少见。

或许这是师父心头未解的一个劫数,龙潜说道:“这事听您说过,徒儿觉得不怪您有宋襄公的仁义。那时您是险胜,还得故作轻松掩饰被其毒掌所伤的痕迹,其实内力已经有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总之还是成功吓得那邪神立下了重誓。”

白云先生继续道:“......后吾返回,路经长安七凤坡时与兰傲相遇,这幅字便是他在七凤坡的试剑亭大醉后书赠为师,第二天我们便恶斗了三天三夜,最终他受吾一掌,重伤呕血而走,就此消失了十年,吾也内力耗尽中其一爪,养伤至今。”

龙潜眨眨眼,脑中想象着当时恶斗的场景,说道:“兰傲不顾您受伤在先趁虚而入,不是英雄。”

“彼时他并不知道为师有伤在身,而且这场决斗是有约在先,不怪他。”白云先生神色颇为郑重道,“但此人你要多多留心关注。”

“您需要我关注他什么呢?”

白云子并未直接答复他的疑惑,从袖中掏出两只锦囊,都递给了少年,道:“蓝色这只,当你突破瓶颈进阶第七重后拆看。”

龙潜眨眨眼,左右细看锦囊。

“这只黑色锦囊......”白云先生似乎有些顾虑,顿了一下继续道,“在你左右为难,面临天大的抉择时拆开此囊罢。”

“师父,吾会遇上什么‘天大的抉择’啊?”

“......没有机会拆看此囊最好。”

“还有一事。”白云先生从怀中取出一枚青玉玦递了过来,说道,“下山后先历练一年,年底时带上这枚青玉玦去洛阳太微宫拜见住持方丈紫阳真人,他屡次来信邀吾遣门下弟子参加其主持的武道岁举‘太极凌烟榜’,今年是其发榜之年,你便代表本门试试今年的凌烟榜岁举。”

“紫阳真人不就是江湖盛传的道家大宗师吗,这个太极凌烟榜是什么?”

“有关此榜他自会给你解释,之前为师已婉拒过一次了,这次紫阳道兄差人送来这枚青玉玦,是暗责为师不能决断之意,所谓‘君子能决断则佩玦’嘿......”

“是,师父。”

两人都没有说话,安静的崖畔浓雾深深,只有寒风拂过。

白云子站起身慢慢走到崖边,抬首远望,仿佛在努力透过无尽的山雾眺望空灵的天河。

过了好一会儿,他的声音随着山风飘过来:“潜儿,你可还记得天宝九载九月,也就是去年你突破第六重境界的那一夜,当时你欢天喜地地跑来,却发觉为师心神不定,才开口问得一句,却被吾挥袖赶出了白云房。”

“记得,那时——”

“彼时吾已夜观天象,见云开之时四星聚于尾宿,阴雾四塞,北亮南暗。当时你问为师为何忧心忡忡?吾并未答你,唉......所谓四星合,即金木水火四星会聚,独缺土星,而大唐皇家合应土德,故而此天象主其国兵丧并起,君子忧。北亮南暗,主兵丧之祸起自北方,实为不祥之兆,故而为师心忧,忽略了你的惊喜。”

龙潜有些心惊,不知白云子忽然提到国之不祥征兆有何用意,问道:“是这天象要应验了吗?”

“当今天子已无复初登大宝时的圣明,朝廷颓势已显,天下乱象已呈,盛世犹如昙花一现,只苦了黎民苍生......唉,武林之中只怕也会掀起一场浩劫。吾辈悟道者,秉持天下大义行走江湖,为国救民安平杀逆可得上等阴功。为师曾用奇门遁甲推演,显示大乱在即,下山后尽尔所能多为天下百姓造福祉,多为武林同道行护道之举,多为可为之事罢。”“师父,道家好为帝师,何不让那些入世之人去操心呢,您已出世多年,脱离凡尘隐于深山,既如此,何不无为?”

“潜儿,此言差矣,道家所谓无为者非不为也,是做事需有度而为,不可过度为之的意思。道家玄门无论出世、入世都从不避世,盛世之时隐于深山修道齐身,大乱之时便须主动入世,尽己所能去救世,实则是为当为之事也。”

龙潜哽咽道:“只是徒儿还想在您膝下尽孝......”

“嘟!休做那小儿啼状,天象已现国将有难,历练不过是让你增见识、阔眼界罢了。道士下山为国为民,这是铁律,国将有难责无旁贷,这是宗旨。好男儿当以有为之身创百世声名,只要能建助国之功,赴救国之难,为师准你或走江湖驰名于山野,或行仕途闻达于庙堂,都由得你,勿毁道心即可。”

白云先生心情明显愉快起来,微笑着久久地凝视着远方,渐渐地眼神又变得深邃了,说道:“悠悠盛世,如光如浮。天意如此,奈之若何?潜儿,你再吹一首《载驰曲》吧。”

龙潜知道,这是一首《诗经》中的曲子,说的是在家国遭难之际,有志士仁人迎难而上挺身而出。他已经领悟到师父要听这一曲所蕴含的深意,这不就是刚才师父教导的入世当为之意吗?于是收敛心神,凝神静气拿起了紫金箫。

不一会,祝融峰上的浓雾中便飘出了幽幽的箫声,如雾涛一般缓慢地层层推进,如雨丝一样轻柔地阵阵纷飞。那乐曲,如陈酿一般纯正厚重,徜徉于浩然天地之间,隐隐透出凛然的正气。

慢慢的,呜呜的箫声把山和雾,青和白都揉了进去,在团团的雾气中,载驰曲静静地流淌着。

白云先生看着草庐四周种满的菊花,以及眼前熟悉的一切,心满意足地和着箫律低声吟唱:“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