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潜龙惊砂之残阳如血 > 第35章 龙潜身世

潜龙惊砂之残阳如血 第35章 龙潜身世

作者:独狼仔仔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6 14:03:13 来源:书海阁

听龙潜说起身世甚是悲戚,归乔松不由得心中一紧,握紧了他的手,轻声安慰道:“这也不能怪你不孝,我觉得两位老大人一定健在,一定还在家中等着你的。那,那你被抱走后是如何过活的呢?那大胡子是仇人吗?听你所说似乎不像,怎么就做了道士?”

“吾甚至连那大胡子的样貌也不记得了,不过可以肯定是他将吾托付给了义父母,他们不但将吾抚养长大,还教吾习武练剑。对了,还有个义妹,那些年我们过得很快乐。”

龙潜歪起了头,脑中回忆着当年的情形,说道:“只是......三天两头就要搬家,有时甚至是直接抱着吾和义妹就走,匆匆忙忙的连被褥等都一概不要了。直到九岁那年,义父将吾送给了师父,这才安定下来,分别那天真是刻骨铭心,吾哭得一塌糊涂,然后就被师父带上衡山修道了。”

归乔松若有所思地道:“你觉得那时‘过得很快乐’,其实只是孩子的简单童真、简单快乐,并不能够理解大人的苦楚。但我能想象得到,九岁以前,你......你们一定过得好苦。”

龙潜听到她的话语心情有些起伏,不知该说什么,归乔松也不知道是否该追问下去,两人的聊天出现了短暂的沉闷。

归乔松忍不住淌下了眼泪,听龙潜说起小时候的事情,虽然他语气平缓,自己也听得不甚明了,但片言只语间也能感同身受,当时的他们过得是怎样的颠沛流离。

她出身不良人,江湖经验之丰同龄人中无出其右者,对三天两头搬家的概念自然很清楚,这不是在躲避仇家是什么?

孩子眼中的快乐,是不会掺杂父母的殚精竭虑,以及他们呕心沥血养育的心酸与苦楚。这不是孩子的错,等他们成为父母就会真正理解这份深深的爱。

看得出天霄子还是孩提时就被义父母精心地呵护着,用爱给他们筑起了厚厚的一道保护墙,即便全家时时刻刻都在逃亡中,两位伟大的父母呈现给孩子的依然是爱和美好,让他们的童年“过得很快乐”,丝毫没有因为如履薄冰的生活、担惊受怕的焦虑而影响其心智健全发育。

并且他们之间还仅仅只是托付关系,这样的义父母是怎样的侠义心肠,又是怎样的伟大和担当。

就在归乔松在暗暗琢磨的同一时刻,龙潜也在脑中快速地思考着,自从得知身世之迷后便一直在猜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大胡子叔叔有这么大的能耐,可以将才三岁的自己托孤给了义父,而且一托就是六年,要知道义父当年也是名震江湖的侠客来的。

义父名叫张传,义母是嫁给他后才学的武艺,名叫田云娥,义妹张文文比龙潜还小了两岁,一家四口共同生活了六年。

龙潜从三岁起就跟着义父学剑了,就连白云子都曾经夸赞说其武学底子打得极好,这一切都是义父悉心教导的结果。

突然龙潜脑海里划过一道闪电,心情开始激动起来,是义母田云娥,是的,曾经一家人在一起聊天时听义母说起过,她是南阳郡霸王镇人。

龙潜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苍天有眼,终于捕捉到儿时的重要信息了,之前还一直茫无头绪不知如何去寻找义父一家,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方向,去南阳寻义母,若能找到他们,就没必要去九门县查访青云剑法的消息了。

想到这儿,龙潜的内心如波澜般澎湃起来,满脑子都在想着跟义父一家的种种过往。但面上依然极为平静,这也是他修道多年的道行,跟归乔松的聊天,毕竟只是初次见面,没必要透露出太多**。

龙潜神色坚毅起来,一字一句地道:“吾一定要找到他们四位老大人,好生尽孝——还有吾之义妹。”

归乔松脸上还挂着泪珠,脱口而出:“我陪你一起找他们好不好?”

话才说完脸上就飞红一片,心中嘀咕,“呀,无法解释清楚了,好难为情哩,只是因为不良人消息渠道广,肯定能帮得上他而已,但怎么跟他解释不是那个......那个意思呢,幸好天霄子看不见,不然......羞也羞死了。”

两人各有各的思绪,又沉默着走了一会儿,归乔松细声道:“其实......其实我和阿姊都是长安不良人,天霄子你可......可会不屑于我们?”

龙潜朝她笑笑,说道:“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世间生灵皆是一体、齐同。”

“还是听不懂,但想必一定是好话。”归乔松歪着脸道。

“这是说,天是无私地覆盖万物,地是无私地承载万物,日月是无私地照耀万物,所以世间生灵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龙潜知道她所说的不屑指的是什么,那是针对不良人的身份户籍而言,因为不良人是贱籍,连杂户都不如。

大唐立国后,官家人手不足,为维护治安,常选用一些曾经行为不端又有点身手的不良人充任侦缉逮捕的小吏,所以被称为“不良”,是在市井里坊之下还没有正式编制的捕快衙役。归乔松高兴起来说道:“这回听懂了,还是天霄子说的话好听。”

“吾想起江湖中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是长安不良人主使,姓归名啸蓝,人送外号‘天罗地网’,一手暗器功夫冠绝天下,不知是姑娘什么人?”

“那是家父。”

“原来如此,归家暗器以变化多端名噪江湖,特点就体现在‘多、诡、变’上。暗器之多江湖第一,手法的诡和变,吾也有幸领教一二了,不过你所用暗器很少有尖锐的利器,姑娘心存悲悯会有福报。”

“呀,你对归家暗器很了解嘛,其实跟归家齐名的还有一北一南两家,北边的就是幽刀门还有江南的妙幻宫,不独只归家名气大,这些名头都是江湖朋友捧出来的,有些过誉了。阿耶说不良人只负责侦缉和抓捕,无权审判,一再告诫我们姐妹不得使用致命的暗器,更不许用毒,除非是遇上性命攸关的危险。”

“令尊也是一代豪杰,有此见地不愧大家风范。”

“其实.......悄悄告诉你吧,其实家父并未原谅邵姨父,他们上一代的恩怨很深,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刚听姨父遗言,恐怕与我阿娘去世有关,唉,若真如此,我们姐妹这趟出门只怕让阿耶伤透心了。”

“你们是偷跑出来的?”

“嗯,左右路程还长,你......你可愿,听我讲个故事?”

归乔松忽然间心情复杂起来,连自己都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自从跟天霄子聊上,莫名的有了种倾诉欲,甚至是不吐不快的感觉——也许是他什么都看不见,所以少了一份顾虑吧。

“嗯,吾听着。”龙潜的声音还是那么浑厚富有磁性。

归乔松心想,他并没有答复“请讲”显得生分客套,也没回答“吾愿意”显得轻佻敷衍,这倒是跟长安的那群五陵少年不一样。他总是这么真诚吗?还有,他的声音竟是那么好听......

看着隐隐泛白的天空归乔松叹了口气,掏出一张淡绿色的丝帕拭了拭泪痕,思绪回到了长安,回到了童年,说是要讲故事,其实是想讲她自己的事情,但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了。

归乔松的母亲十年前便离世了——归啸蓝因此跟邵幕达断绝关系——她和阿姊从小便在不良人中长大,各色人等、三教九流,包括各种歪门邪道、勾心斗角,甚至腥风血雨都门儿清,所以在同龄人中要论起江湖经验,她们要说是第二绝无人敢说第一。

归家的人与凶人恶徒打交道多了,耳濡目染之下手段自然也是狠辣,连同僚对她都是敬而远之。

平日她虽然跟不良人打成一片,但就是没有朋友,一个都没有,甚至连闺中蜜友都没有。朋友,对她而言是个奢侈品,在社会的底层,人人关注的是如何生存和为了生存如何不择手段。

父亲归啸蓝一直将希望寄托在归乔青身上,按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给她取了这个名,希望她能超越前辈将不良人的手艺发扬光大。至于归乔松,则希望她如青松一般立足于男儿的世界,甚至要比男儿还要做得更好。

归啸蓝每天忙得要死,一年到头一家人很少能好好在一起吃个饭,除了传她武功时还能说上几句话,平时也只有她养的一条黄狗——她叫它‘黄阿鹰’——陪伴着。

阿姊归乔青常陪着阿耶出案子,她自己也时常外出办案,姐妹俩也很少见面。

今天这场架打得很爽、很过瘾,归乔松从未有过这样的兴奋和愉悦。跟天霄子牵手而行之后,心底里隐隐生出了一种亲近感,更有了倾诉的冲动,这种感觉以前从未有过。

也许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天霄子什么都看不见,那就绝不会从他的眼光中流露出世人对贱籍常有的鄙薄和不屑,而这,是能瞬间摧毁她自尊的东西——冷眼。

甚至她心底里还隐隐有些期盼,他......他要是就这么一直不睁眼就好了,那就永远,永远都不会从他的眼中流露出可以将她彻底摧毁的眼光了。

可是,这样的白眼自己还看得少了吗?为什么会是他,为什么是他流露出这种眼光就会摧毁自己呢?归乔松忽然很吃惊会有这样的担心和害怕。

突然她又自责起来,怎么能这么自私呢,怎么能诅咒他不好呢?不行,不可以这样!这几天一定要全力照顾好他,直到他重见光明。

龙潜一直默默地陪着她走了有半柱香时间,虽然不知道这个女子心中在想什么,但就这么一直走着,也是好的。

“二十多天前,有人给阿耶送了封信来,可是阿耶看了后直接就将信撕了,还气得晚饭也不吃。”

归乔松牵着龙潜迈过一道小沟,终于开口说话了,可临到出口话题突然就变了,变成还是只聊与今晚有关的事儿。

“当时我很好奇,趁阿耶出去后偷偷的把纸片捡起来拼好,才知道是邵姨父写来的信,信中说他想投诚招安,但河北道的饶阳郡不受理,连太原府也一直没有反馈,实在走投无路了就想约父亲到亚巴山一见,说是有天大的事情相告。”龙潜没有吱声,静静地听她说话。

“阿耶是长安不良人主使,京兆尹王鉷去年奏明圣人才设了这个司职,是除了不良人主帅外唯一有正式名称的司职,虽然二者都没有品秩,但终归是可以名正言顺地管着长安、洛阳和太原三都共万余名不良人了。”

“三都之外的不良人令尊不管吗?”

“哪儿能管得了这么多,不然官家会忌惮的。不良人算是江湖黑道的天敌,我们也有自己的祖师爷,那就是高宗皇帝亲授的不良人主帅魏昶。近百年来我们靠着祖师爷的封荫,受的白眼少了,日子过得还算是有点人样,所以祖师爷传下来的魏氏一脉便稳稳的一直坐在不良人主帅的位置上。”

“明白了,魏旭便是不良人主帅魏昶的后人,对吧?”

“他正是当今不良人主帅的独子,也是祖师爷的五世来孙。祖师爷精通探案术,当年有一桩御案,中书舍人郭正一中毒且家中失窃,案情扑朔迷离,高宗皇帝才继大统都被惊动了,下旨让魏昶三天之内必须破案。祖师爷不负众望,如期抓住了窃贼,正是那郭正一的高句丽婢女玉素。”

“原来百年前不良人的探案术还有这么个典故。”

“皇帝大悦,亲口御封魏昶为不良人主帅还给他拔高了户籍,再后来祖师爷传下了一子和一徒,徒弟姓归——”

“便是你们归家的老祖了。”

“是的,因为有了皇帝的亲授,魏家几代人都管着不良人,归家感恩祖师爷大德,一直兢兢业业地辅佐魏氏,还把他传下来的艺业发扬光大,自创了暗器术、追踪术、逃脱术等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