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重生90之漫漫寻子路 > 第324章 再次踏上征程

重生90之漫漫寻子路 第324章 再次踏上征程

作者:明珠之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4 12:03:25 来源:书海阁

江卫东家的孩子就是在今年新年期间出生的。他媳妇怀的是双胞胎。孩子生下来之后,护士却只抱给他们一个孩子,说是另一个孩子也是女孩儿,没活成,他们帮忙处理了。

现在他跟孙爱民要去找的便是这个“没活成”的孩子。那孩子后来长大了是主动寻亲的,江卫东两口子才知道自己当年生的是龙凤胎,那个男婴还活的好好地。

这个时代计划生育严格,重男轻女思想仍然在很多地区盛行,能够生下龙凤胎不知道是上辈子修了多大的福气。

结果却因为这一次探亲,遭遇了这样大的无妄之灾。

那孩子之所以寻亲,是因为在买家过的并不好,从小就知道自己不是家里亲生的,跟买家不亲,买家对他也是非打即骂,只让他上到小学毕业就不再供他上学了,让他早早出去打工赚钱养家。

而且带那孩子去打工的还是买家的熟人,人家直接把男孩赚的工钱给买家,男孩的日子很不好过。

后来他长大了一些,有了些主见,就不再跟着买家熟人干活了,自己去找活计,很少再跟买家联系。

当然,这些事情孙爱民是不会跟江卫东说的,而且这一世,这样的悲剧也不会再发生。

孙爱民跟江卫东到达江津市火车站的时候,已经到了深夜,两人就近找了间旅店将就一晚,决定第二天再去那个目的地。

早上,两人在旅馆楼下早点店吃了些早点,随后租了一辆车去了买家附近。

买家就在江津市区。本地人从占银花手中买婴儿的情况有多起,一是因为占银花在本地灰色产业中已经拓展了一些人脉,有这方面需求的会找到中间人,中间人再来跟占银花下单。

二是因为贩卖的都是刚刚出生的新生儿,长途跋涉,在途中容易出意外,导致孩子活不成,他们也赚不成这笔钱。而本地交易可就方便的多了。

而且那些生孩子的家庭出于对医院、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根本不会想到里面会有这样的猫腻,等他们出了院,就一切万事大吉,他们根本不会想到要去找孩子。

这可比那些从外头拐卖孩子的勾当还要保险一些。那些被拐孩子家长有执念,非要找到孩子不可。

现在技术越来越发达,对报案的家长可以采血获取DNA。占银花是学医的,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虽然现在的网络技术还并不十分发达,但随着医学检测技术、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可能很快就能实现DNA数据的全国联网,让被拐孩子一个个地被找回。

而她作为医院的医生,以孩子死亡的理由蒙混过去,哪里还会有后续的那些麻烦事?

江卫东家里现在还有一个女儿,也就是龙凤胎里的妹妹,现在已经六个多月了,被一家人养的白白胖胖地,十分招人喜爱。

江卫东一想到自己的儿子流落在外,很可能在外头受苦,就揪心地很。

孙爱民对他安慰道:“孩子还小,那家人将孩子买回去,就是想当自己的养老工具的,肯定会好好照顾的,你放心吧。”

江卫东心事重重地点了点头,跟着孙爱民一起去寻找买家。

袁洁最近一直在苦练绘画技术,就是为了将她梦里见到的那些人全都复刻下来。

那些买家,袁洁都凭着记忆画个大差不差,只是年纪要比现在大了许多,不过中青年到老年阶段的五官变化并不会太大。孙爱民用心记下来这些人的长相,并不难认出来。

江卫东儿子的买家姓林,叫林建业,他媳妇叫张晶。这两口子结婚多年都没能生孩子,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不用想,孩子就是他们买来的养老工具。

不过现在孩子还是个小婴儿,他们要先把孩子照顾大了,才能再考虑养老的事情。

这两口子户口在农村,在市里比较偏僻的位置租了一户平房。在菜市场有一个摊位,靠着这个营生过活。

自从把那孩子买来之后,家里就有点鸡飞狗跳了。孩子一会儿拉了,一会儿尿了,一会儿又饿了,两口子忙的晕头转向。

林建业每天凌晨起来去菜市场批发蔬菜,嫌孩子吵闹,影响睡眠,直接跟张晶分房睡。

这样晚上照顾孩子就成了张晶一个人的事情。可是张晶白天还要去菜市场看摊位,睡眠不足,直接影响了情绪。为此没少跟林建业吵架。

张晶有时候气上头了,还直接将怒气发泄在孩子身上,有几次孩子哭闹的时候,她直接将枕头放在孩子脸上,孩子憋的喘不上气,自己挣扎着把枕头推开才缓了过来。

虽说孩子才刚刚几个月大,但是两口子都没有十分耐心仔细地照顾过那个孩子。

孩子没有母乳,只能喝奶粉,两口子嫌浪费钱,给他买了两袋最便宜的奶粉,喝完后就不再给喝了,而是让孩子喝面糊,喝米汤。

这些东西根本都没有什么影响,无法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导致孩子现在六个月大,却瘦瘦小小地,加上穿的衣服脏兮兮,看起来像个小可怜。就在两个月前,他们实在是觉得这孩子不好养,索性把林建业七十岁的老娘从村里接过来了,让老人一天到晚地带孩子,两口子又住到了一个屋子里。

自从老太太来了之后,那两口子就完全当了甩手掌柜的,孩子也不管,家务也不做,吃饭也等着老太太做好了,吃现成的。

老太太年纪大了,本来身体就不是太好,硬撑着伺候儿子一家子。

村里的老太太管孩子更不会有多精心。何况那孩子又不是自己亲孙子。平时也很少抱孩子,就让他自己躺在床上玩,哭闹了,那就把房门一关,老太太待在屋子外,让他哭个够。

现在孩子会翻身了,老太太怕看不住孩子掉下床,直接在地上铺个褥子,让孩子自己玩儿。

地上凉,孩子身子娇气,承受不住凉气侵袭,最近经常拉肚子,让原本就瘦的孩子变得更瘦了。

饶是这样,一家子也没打算花钱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检查。

孩子身体难受,哭闹地更厉害,那两口子听的心烦,埋怨老太太没有好好照管孩子。用林老太太的话说:“谁家孩子不是这么过来的?大了就好了。

再说了,你们是孩子爹妈,你们俩都没事人儿一样,还想让我咋管?你们把钱给够了,我就好好管一管。”

两口子一听老太太要钱,就都干脆闭嘴了。他们是卖菜的,家里头吃菜不用再去外头买,吃肉都是林建业两口子从菜市场带回家。

两人一个月给老太太的零花钱也就几十块,老太太哪舍得把那钱花在一个小野种身上。

好在孩子命大,不然可能婴儿时期都要让他们给养死了。

在这种家庭里长大,孩子能跟他们两口子亲近才怪呢。

孙爱民跟江卫东打车直接到了林建业两口子所在的菜市场摊位。他们在菜市场转悠了一圈后,孙爱民发现了那两口子的身影。

他将江卫东拉远了一些,瞟了一眼林建业的摊位,对江卫东说道:“卫东兄弟,你看,那两口子就是咱们要找的人。不过孩子他们没带着,应该是家里有人帮忙带孩子。

咱们盯紧这俩人,等到他们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咱跟过去看看他们住在哪里。”

江卫东点头应道:“好,那咱们去市场门口等人?”

他们进市场的时候已经问过了,这个菜市场晚上六点半关门。不过林建业早起进货,白天应该会回家补觉。

孙爱民说道:“你先在这里等一下,我去跟他们打个照面,套套话。”

随后,孙爱民就朝着林建业的菜摊走去。

到了摊位前,孙爱民随手拿了两样菜,让张晶给称重。

在张晶称重算账的时候,孙爱民瞥了一眼坐在一把破椅子上无精打采的林建业,问道:“大哥这是早上上菜累着了?”

张晶应道:“嗐,我们卖菜的,早上来两三点就得去批发市场批菜,去晚了就没好的了。他成天起早,能不累嘛。”

孙爱民道:“那上完菜回来咋不回家歇歇啊?”

张晶道:“他先坐这儿歇会儿缓缓,一会儿就得回家补觉,等下午再过来帮我卖卖菜。”

孙爱民一边付钱一边说道:“大哥可真是个勤快人!”

等他拎着菜离开,马上将这边的情况告诉了江卫东。两人为了不引起林建业两口子的怀疑,就在稍远的地方等,随时关注那个摊位的动向。

过了一会儿,林建业起身,朝着菜市场的后门走去。他把用来上货的三轮车停在了后门,准备骑车离开。

孙爱民跟江卫东快步跟了上去。到了后门,没想到这里还有不少摆路边摊卖小吃的,过来这边吃东西的居民还不少。

孙爱民跟江卫东趁着林建业挪车的工夫,赶忙跑到路边找了一辆拉脚的三轮车。

他们盯着林建业将车开出去后,才让三轮车跟上。

林建业的三轮摩托车动静很大,根本注意不到后面还有车跟着他。

大概二十分钟后,林建业将车停在了一个小院门口,孙爱民跟江卫东让三轮车停在了稍远一点的一户人家的门口,付了车费,还多给了司机几块钱,让他在这里多等一会儿。

随后,孙爱民跟江卫东下车,看着林建业进院子之后,两人才跟了过去。

他们到了林建业家的院门外,隔着院墙,就能听到里面小婴儿的啼哭声。

林老太太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养成了农村妇人们特有的大嗓门,孩子哭闹的同时,还伴随着老太太骂骂咧咧的声音:“哭哭哭,就知道哭,成天跟号丧一样...”

林建业要补觉,听着孩子的哭声心烦,老太太的骂声让他变得更烦躁:“妈,你能不能好好哄哄他,别让他哭了,光骂有啥用?我一天天赚点钱累死累活的,回家连个好觉都不能睡...”

老太太被儿子这样一说,心里也有气:“你现在知道烦了?当初干啥去了,非要弄回这个小杂种来。这是给我买的?

我上辈子造了啥孽,该你的还是欠你的,这么大岁数还得伺候大的,伺候小的,我都不如早早死了算了,活着就是遭罪...”林建业不想听他老娘一直叨叨叨个没完,不再说话,直接将自己屋门给甩上。但外头的声音还是能听得一清二楚。

老太太也嫌孩子吵的头大,直接把那孩子连带着一辆破旧的小婴儿车推到了院子里,她自己倒是回了屋里。

看这样子,是打算让孩子在院子里哭够了?

现在院门关着,他们倒是不怕孩子被别人偷走。花钱买来的,他们就算是不喜欢,可也舍不得花的那份钱直接打了水漂。

现在这两口子可后悔了。当初就不应该买个这么小的回来。原本想着也感受一下为人父母的喜悦,而且从医院直接买的孩子,不用担心会有人找。

哪里想到照顾一个小婴儿会这么费劲。早知如此,他们还不如直接找人贩子买个会走会跑的呢。

那样不但不这样熬人,还能少花几年养孩子的钱。

可现在说啥也晚了,买孩子钱都花出去了,只能再忍几年。

孙爱民跟江卫东两人隔着院墙看院子里那可怜的小人儿,都揪心的很。

江卫东现在已经将拳头捏的咯吱作响,想要马上冲进去将孩子给抱走。

那孩子的小脸儿正对着院门这边,虽然十分瘦弱,但是看五官,跟他女儿有七八分相似。

孙爱民拦住他,让他先不要冲动。既然知道了这家人住的地方,事情就好办了。

刚才从那娘俩在屋里的对话,两人已经确定这孩子确实来路不明。

两人走远了一些后,孙爱民直接用手机打电话报了警。

就算这孩子不是江卫东的儿子,他们报警也绝对错不了,先把孩子给解救出来再说。

袁洁说,这几家的孩子在出生时,占银花跟两个护士写的病历上都是将孩子写成了死亡。

对于另外几家,他们家在江津市本地,孩子又距离自己家不算很远,孙爱民让他们先自己去按照给的信息找孩子,确定孩子是自己家的后,也让他们直接做报警处理。

这样有了出警记录,他们把孩子带回家名正言顺,还能在跟医院对峙的时候,证明这是医生跟护士有意为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