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重生90之漫漫寻子路 > 第369章 希望

重生90之漫漫寻子路 第369章 希望

作者:明珠之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8 11:43:14 来源:书海阁

过了几天,各部门都开始陆续上班了,钱金贵就开始往县城跑,去县教育局跟几所小学的招生办询问转学的事情。

他们两口子都是农村人,要想让孩子在县城上学,如果没有县城的住房,需要有租房合同。

县城小学一共有三所,一小是最好的学校,学位难求,不可能有空缺的情况。二小也是一样的情况。

三小虽然师资力量跟校舍条件都差了一些,但好在还有学位,说是可以接收转校生。

钱金贵将这个消息带回家之后,沈楠马上拍板决定,去县城租房子,赶在新学期开学之前尽量把这件事给办妥当了。

他们现在手头上有两万多块钱,县城房价也都已经涨到一千多一平方了,要想在县城买房,还要多辛苦几年。

不过他们现在有手艺,县城的人又比农村人更舍得花钱,去了县城,日子看起来才更有奔头。

再说县城小学的条件,就是再不好,也还是好过他们村小学,所以孩子能上三小,沈楠都已经很满足了。

有了生活的目标,两口子现在都憋着一股劲,一心想着怎么把日子过的更红火一些。

又过了一周,在二年级下学期的开学前夕,终于给钱宝鸽办好了转学手续。

钱宝鸽一听说自己以后要去县城上学了,高兴地手舞足蹈,是妈妈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不要声张这件事,她才忍住没有去跟好朋友们分享这个消息的。

一家人收拾好东西,在元宵节之前就开着拖拉机去了县城,把日常用的家当都带上了,夫妻俩合力将拖拉机上的东西给搬到了出租屋里。

这时候的县城还没有被完全开发,除了单位集资建房、商品楼之外,还有一些平房或者二层楼的自建房。

沈楠跟钱金贵在距离学校比较近的地方租了一个带小院儿的平房。

房子是八十年代盖的,有十几年房龄了,看起来倒不算旧。他们俩将房子里外仔细打扫了一番。

钱金贵干工地,泥瓦匠的活计还有简单的装修都不在话下。

在举家搬过来之前,他就去县城卖装饰材料的地方买了些沙子、水泥、石灰、腻子、刮刀、毛刷等材料,自己动手将房子里面粉刷一新。

原本昏暗的房间,一下子就变得亮堂起来了。现在晾了几天,墙面已经干燥了,一点不影响居住。

两个房间都是用的老式灯泡,瓦数很低,导致晚上开灯的时候房间显得很昏暗。为了方便孩子晚上学习,钱金贵又去买了瓦数更大的灯泡。

家当进屋,摆放整齐之后,像模像样地,一下子就有了家的味道。

一家人在新房子里住了一夜,都感慨万千,兴奋地有些睡不着。

第二天就是元宵节,他们起早洗漱完之后,就带着孩子一起出门去逛街,准备买些吃的用的,中午做上一顿丰盛的饭菜,算是庆贺他们一家的乔迁之喜。

他们还听说,城里晚上有灯会。以往在村里,元宵节的时候正是冷的时候,晚上开车去县城又不安全,天气又冷,孩子容易冻得受不住,因此距离县城远的村民,元宵节去看灯会的不多。

钱宝鸽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看过花灯呢,她光是听妈妈给她描述花灯节的场景,都已经望眼欲穿了。

他们中午吃过饭后,休息了一会儿。沈楠今天高兴,晚上直接没有做饭,而是选择一家三口出去吃,也享受一下城里人的生活。

他们在一家小饭馆里买了两盘水饺,一碗元宵,一盘炒菜,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之后就溜溜达达地去了县城中心的花灯节。

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都是往花灯节方向去的。等到了花灯节,不止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漂亮又壮观的花灯,还有卖小吃的、卖气球的。

钱宝鸽看到其他小朋友手中牵着的氢气球羡慕不已,沈楠直接领着孩子去了卖气球的小商贩面前,让钱宝鸽自己挑一个最喜欢的,爽快地付了三块钱。

小吃摊的香味儿传出去老远,沈楠又给孩子买了几样炸串儿。看到炸串儿,她突然想起自己也是学过这个手艺的。

当时在学校里尝了师傅们做出来的炸串味道,香气四溢,真是百吃不腻。

可惜之前自己一个人摆摊,忙不过来,就只能做了这简单易上手、一个人就能应付过来的石头饼。

想到这里,她又多买了几串炸串,自己跟钱金贵也分着尝尝味道。钱金贵觉得不错,沈楠吃过更好的,自然是认为这个炸串的口味一般。

既然他们两口子要在城里扎根,沈楠想,接下来就再摆一个炸串摊位。这两个摊位的时间是可以错开的。

其中石头饼主要是被拿来当早餐,炸串则是在中午、晚上售卖的比较多。

而且炸串的利润肯定是比石头饼要大的,这样收入就能基本实现翻番了,在城里买房子还不是很容易的事了?

沈楠是个行动派,过了几天,钱宝鸽去新学校上学去了,她就开始跟钱金贵合计卖炸串的事情。两人去买了一个二手三轮车,又找地方焊了几层金属架子,搭上隔板,买了放不同菜品的统一规格塑料篮筐,又买了炸锅、调味品等多种做炸串需要的东西。

趁着前期准备的工夫,她跟钱金贵又去附近的市场转了转,找到了满意的炸串货源。至于蔬菜,用量不大,可以每天直接在菜市场买新鲜的。

在正月底的时候,他们的炸串摊就已经准备妥当了。早上,沈楠早起做饼坯,出摊去卖石头饼,钱金贵负责给女儿做早饭,送她上学,之后回家按照沈楠的要求串炸串。

早餐过了八点半就没什么人了,沈楠收摊回家休息。等到头中午,当天的串串工作基本就已经完成了,两口子再去接钱宝鸽放学,一起在学校附近出摊卖炸串。

钱宝鸽的午饭,就跟着父母一起在摊位上解决。冬天冷,两口子就让钱宝鸽坐在三轮车的驾驶室里,让她在里头读书学习。

下午送完钱宝鸽上学之后,他们再清点一下炸串的数量,回家去补货,准备晚上出摊。

这样的日子虽然很辛苦,却也无比充实。看着每天都有可观的收入进账,两口子都干劲十足。

他们卖的炸串用料新鲜,味道又好,很快就收获了一批忠实的老顾客,在县城的市场顺利打开了。

这样日复一日地重复,只为了尽快多赚些钱,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

万一,哪天他们找到了儿子,孩子看家里家徒四壁,也难免会触头吧?

如果家里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让孩子没有后顾之忧,自然会更愿意回来跟他们一起生活。

有了钱,他们除了全国各地地打听、发传单之外,还可以上电视节目,打广告,让他们的寻子信息能够扩散到全国各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