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重生90之漫漫寻子路 > 第381章 好日子

重生90之漫漫寻子路 第381章 好日子

作者:明珠之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21:51:31 来源:书海阁

第381章 好日子

孙家跟袁家这些年发生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先说孙勉吧,传承了罗老中医的衣钵,小小年纪已经展露出了超强的医学天赋,文化课方面也是一直名列前茅。

在十几岁的时候,其他孩子还都在紧锣密鼓地埋头学习,孙勉却利用周末时间去罗长耕的中医馆里坐诊。

开始的时候,患者们还觉得罗长耕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出来看病是在砸自己的招牌。可没过多久,大家对孙勉的质疑声就完全消失了。

他不但能看一般的病症,还瞧好了几例疑难杂症。除此之外,他还可以根据患者情况,给出个性化食疗方案,不但没有砸了中医馆的招牌,反倒成了中医馆的一个活招牌。

大家知道孙勉是罗老中医的关门弟子后,更是对他的医术深信不疑。因为罗老中医在当地颇负盛名,收徒的条件也十分苛刻,成为他的徒弟,那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孙勉在小学时跳过一级,十七岁参加高考,顺利进入了全国最知名的中医药大学。对他来说,这不是上学,而是进修,利用三年时间修完了五年的学分,在老师的推荐下顺利保研,硕博连读。

二十三岁,他已经成为学校里最年轻的中医博士,在京城一家大医院的中医科坐诊,开的还是专家号。

年轻帅气又随和的中医专家,一下子成为了院里女孩子们追捧的偶像。

而他除了在医院坐诊之外,还致力于中成药的研究。利用闲暇时间,他又根据自己多年的学医跟从业经验,着手编制中医食谱,旨在将中医食疗法发扬光大,让更多人群受益。这本书目前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很快就能出版发行了。

孙爱民这些年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他在那次两家人一起过完团圆年之后,回来就忙活开了。

他要开一家规模大一些的饭店,打算一步到位,买铺面开店,免去之后的麻烦。

不过当时手里资金不够,他们两口子把家里的住宅抵押,跟银行又贷了几十万,买下了一套五百平的临街商铺,对铺面精装修了一番,开了一间名为“辣食尚”的饭店,菜品主打各种不同类型的辣。

但并不是所有菜色都是重口味的,也有一些可口开胃、去辣解腻的特色饮品和甜品。

店里所有菜式都是孙爱民根据饭店主题精心研究出来的,掌勺的大师傅是孙爱民聘请的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大厨,按照他们各自负责的菜式,提前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确保大师傅们能做出符合孙爱民要求的菜品。

这间饭店一开业,就吸引了很多马坊市当地的食客。也有外地人来马坊市,经当地人介绍前来就餐的。几乎每一名食客都对菜品口味赞不绝口。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孙爱民已经在全国各地开了一百多家“辣食尚”连锁店。在马坊市当地的这家店,店面还是有点小了,后来又在市中心地段开了一家面积一千多平的分店。

所有店的用料都是统一配送,员工也都用统一标准进行培训,确保各个店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都能跟总店保持在同一水平线。

至于那间培训学校,原本是租的办公场地,起步阶段规模挺小。等到逐渐打开名气,学校盈利增加,加上饭店给孙爱民带来了不小的利润,他跟家里人商量后决定,买地建房,办一间更正规的技术类学校。

前期投入大,他仍然是采取集资模式,主要是从亲戚朋友这里集资,算入股,集资后的资金缺口,仍然是从银行贷款。

他们从马坊市郊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座占地面积五百亩的学校,除了把与饮食有关的专业细化之外,还增设了其他技术类培训班,如计算机、美容美发、汽修等,师资都是从相应行业找来的有专业教育背景跟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化人才。

在这间技术学校学习过的学员们已经走入各行各业,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尤其是采取中考分流政策之后,很多没有考上高中的孩子被家长送到这所学校来学一门手艺。

学校管理规范,师资力量雄厚,在学生跟家长中有很好的口碑。最关键的是,当地政府也对这所学校十分重视,把它划入了具有颁发学历证书资质的技术类民办学校。

学校除了教学楼之外,还建了学生宿舍跟教职工宿舍,条件比之前的临时办公场所好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现在,孙爱国成为了学校的主要管理人员。他在外也算是闯荡出来了,再没有刚到城市里打拼时的焦躁与不自信,领导派头十足,管理学校事务游刃有余。

孙爱军则回了老家。主要是父母年纪大了,加上跟老婆长期两地分居也不行,他就有了回老家发展的打算。

而孙爱民一直有心办一个专门生产调味品的工厂。爷几个一合计,觉得这事儿可行。

正好,孙老爷子一直研究的辣椒改良品种有了成效。他们就去找了乡长 提出了准备在乡里大规模推广种植的打算,并承诺符合品质的辣椒,收获后他们会统一收购,也算是给村民们提供个创收的渠道。

至于其他需要的香料,孙爱民也找到了值得信赖的供货商。

乡里听说孙家要建厂,能给当地人提供不少工作岗位,又了解了孙家的财力,自然是很乐意的。毕竟这可是一个关乎政绩的大事情。

乡长很快把这件事报到了县里,帮着孙家把建厂需要的手续都给办了下来,还给批了建厂的地方。

厂房建好之后,把购买的最新款设备布置到位。

工厂从当地招工招了百余人,都是有初中以上学历的年轻人,对他们进行了严苛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才能留下成为正式职工。

工厂里有好几条生产线,主要生产几种适用于不同菜品的调料粉,还有油辣子,辣椒肉酱,香菇酱等。

这些产品虽然客单价很低,但是属于消耗品,且家家户户都能用到,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渐打开了全国市场,利润也十分可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