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会元功 > 第9章 县城 真实的江湖颜色

会元功 第9章 县城 真实的江湖颜色

作者:飞编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28 11:43:35 来源:书海阁

这是一位江湖人士所写的手稿,名字,门派、来源、目的,皆不明。如果作者看到了,请联系忠州熙春山跃进村1号,全城镖局总局,刘小文镖师。如有冒犯之处,我要小文给您赔个不是。

全文如下:

有人说:武侠、修仙小说里写得都是幻象,是精神鸦片,是假大空。如果你去一趟县城,你才会发现,那里才是最真实的江湖。

县城,才是真正集合中原文化精髓的地方。中原2000多个县城中的老百姓,每天究竟都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岳州,下摄司,一座典型的江南县城。这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县城。目前的中原有近七成人正生活在这样的县城里。

天色微亮时分,一座县城在颜嫂和颜母的吆喝声中缓缓醒来。这座县城的白天过得比州府要慢得多,夜晚也更漫长。这里的人有更多的时间,也怀揣着许多可以自由支配的银子。他们似乎不需要拼命干活,却始终满满当当、孜孜不倦地创造着各式各样的“休闲”——仿佛那才是正经事一般。

他们中只有三成认识字,超过七成人的年收入低于十两;他们中大多数人每年的阅读量为零,口头禅是“男儿志在四方、不转不是好汉”。

一、县城“街溜子” vs 县城官吏

人确实应往更高处走,因此每一座县城,都在年复一年地失去着优秀的年轻人。在县城的各类营生中,官府衙吏、江湖小门派扛起了保留高级人才的大旗。县城虽小,却五脏俱全,各类衙门相加,使县城官吏成为了最庞大、最有实力的群体。

县城官吏作为中原基层政权的螺丝钉,在仍然看重铁饭碗的县城中,成为了等级中最具档次,最体面,也是最适合成亲的群体。

与此同时,个体商贩、合营商贾、江湖门派以及周郊的农民作为另一类群体,构建了县城日常运作所必需的内容。饭馆、酒馆、医馆、澡堂、赌场、妓院、戏院和集市各司其职地分布在县城的各个角落,城南城北不过横竖几条街,全县的老百姓闭着眼睛也能找到它们。

由于已饱和的生意不再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因此,县城又多了一批以无所事事为主业的无业人群。在县城,过了子时还在外面吃喝游荡的人,常被当做不务正业的“二流子”、“街溜子”、“无业游民”,因为他们这么晚还在外面鬼混,显然是白天不上正经班、只知在家啃老或是从事见不得光的营生的人。

当商铺关门、街道空无一人,远处的黑夜里传来一阵马蹄声,马上几个男女纵声大笑着,在空旷的黑夜里呼啸而过——这便是“着名”的“二流子”了。

有趣的是,以县城的年轻官吏举例,他们通常需要掌握一项特殊技能,那就是说粗话、学骂人才能管理好这片地方。因为县城百姓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也不讲究着装,既有站在衙门口前一问三不知的小贩,也有田间地里撒泼打滚的拆迁农户,更有寻衅滋事、游手好闲的社会青年。

基层县城的各类人员彼此之间打交道的方式既热热闹闹,又简单粗暴,就连斯文人,也给熬成了暴脾气。

二、娱乐:打牌

有人调侃说县城里除了耍婆娘,就是打牌,这话听起来似乎对,但又似乎有点不对。

县城百姓对“麻将、跑胡子”的嗜爱,已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状态。这国粹或许还真是从这些四个角儿印着“发”字的小区麻将桌上噼里啪啦打出来的。当地平线拉着太阳下坠,县城人各自忙碌起来:中年人聚集在楼上楼下的茶馆、棋牌室开始创收娱乐,如果遇上手气好,搓牌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赚钱。廉价的茶水香味夹带着麻将的碰撞声与中年人的呼喊声——“龟儿子的,来个自摸!”

街边上的摊烧烤的油腥气开始铺散开去,城边上的酒馆招牌五光十色地亮了起来。“下馆子”和妓院青楼构成了县城的夜生活,

脚下有房住,手里有闲银,是较多县城百姓的经济状态。

三、精神:江湖英雄梦和口水剧

三年前,《余庆年》《诛妖》《斗破穹苍》《战虎》等一大批话本小说在小县城兴起,一时间洛阳纸贵。老百姓狂热痴迷并自愿在书中的“重生梦”“修仙梦”“后宫梦”“穿越梦”挥洒热泪和银子。这让月纹派及各大书贩赚得盆满钵满。

简单乃至刻板、枯燥的县城生活环境容易造就单纯的判断和漫无目的的遐想,成为个体英雄梦想和浪漫主义的温床,它们在茶余饭后滋润着县城人的精神世界。

修仙、武打、言情、后宫情节满足了男人们的江湖幻想和神仙皇帝情结;而脱离现实环境与恋爱逻辑的口水剧则给了围绕家务、丈夫和子女的女性。

值得一提的是,县城中老年人似乎在戏剧文学鉴赏上达成了出奇的一致,每晚雷打不动地收看杀倭寇、抓奸臣、打洋人的戏剧。他们态度诚恳、眼神坚定,沉浸在“富人不仁、洋人最坏,官员很贼,倭寇是畜生”的江湖局势判断中。

四、新的一天

当一天终将过去,夜晚降临在县城周边的山林里,将它们圈在一片静谧之中,这让烧烤摊的热闹显得没有那么盛大,妓院酒馆里纸醉金迷的热度也降了下去。

二流子、街遛子在这座夜的孤岛里围坐在一堆米酒面前,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痛快大骂,表演着一种淳朴的堕落。直至酒过三巡,烧烤收摊,趴在麻将门口哇哇大哭或哇哇大吐的人都不见了踪迹,街道灰茫茫一片很安静。在这里,生活是简单的,又是丰富的,个体的挫败不太会上升为深远的悲怆感。那些笑着闹着的男女情感、生活艰难或是道听途说的江湖谣言轶事,都顺着夜色流走,悄无声息地回到了分布在下摄司这座小城中各处的床上或家里。

颜嫂颜母接了二流子、街遛子的棒,起床摆摊干活了,而独属于县城的新一轮太阳,照常升起。

(欲知江湖详情 请从正传第二卷看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