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宜修重生,脚踩纯元上位 > 第64章 施粥

宜修重生,脚踩纯元上位 第64章 施粥

作者:天乐宝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4:06:33 来源:书海阁

剪秋摇摇头,示意自己并不知道。

宜修正打算让小侍女去找她,就见染冬自己回来了。

宜修见染冬皱着眉头,脸上透着深深的担忧,问道:“怎么了,脸色怎么这么难看?”

“回侧福晋,大事不好了!”

宜修掌管府里的庶务,有半年之久,在王府里也安插了许多自己的心腹。

瑶华院里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

宜修皱眉问道:“怎么了,你快说!”

“奴婢听闻,王爷名下的马林庄出了时疫,皇上雷霆震怒,王爷已经去马林庄处理时疫的事情,福晋今儿个还进了一趟宫里。”

染冬心里有些担忧胤禛,他是王府的主心骨,要是他出了什么事情,那么她们这些后院里的女人也不会好过。

小主子又还这么小!

宜修嘴角微勾,果然如她所料,她这个好姐姐果然出了纰漏。

只是她没想到竟然是惹出时疫这样的大事情。

如今还连累了王爷,惹得皇上生气。

不过王爷对她这个好姐姐当真是宠得没话说,姐姐掌管府里庶务出了这么大的纰漏,竟然什么事情也没有,连责骂都没有一句,可见他对柔则的爱重!

“你可有打听到福晋进宫是为了什么?”

“奴婢听韶华院的说,是福晋主动去德妃娘娘那里,说要用自己的嫁妆钱开粥棚施粥布恩。”

宜修了然,这是柔则想要找补,平息皇上的怒气。

江南水患出来以后,各地粮价上涨,京城的粮价翻了三倍不止。

其中还有她在不断放出粮食,稳定京城粮价的缘故。

此次从江南一带陆陆续续涌进京城的流民有数万之多,即便是施粥,一天要消耗的粮食也是不小的。

且这王府的储粮并不是很多,要开粥棚就必须要去买粮食。

宜修在心里忍不住暗笑,如今京城的粮铺除了她手里的铺子,就只有两家了。

柔则这回犯在她手上了,开粥棚施粥,她这个姐姐未免也想得太简单了些。

如今粮价这么贵,就算她有万贯的嫁妆,也不足以填这个坑。

到时候她倒要看看,她这个好姐姐怎么收场,王爷又会不会一而再而三的护着她!一如既往的爱着她!

“染冬,你去外边传个话,就说粮铺的粮食吃紧,粮价涨了一倍。”

“主子,这边粮价一涨,京城其他粮铺肯定会跟着涨,到时候福晋买粮恐怕是要肉痛了。”剪秋笑着道。

“福晋是镇国公府的嫡女,又是雍亲王府的嫡福晋,哪里会出不起这点小钱。”说完,染冬和剪秋相视一笑。

自小以来,柔则小姐那里奇珍异宝无数,吃穿用度无一不是最好的。

“快去吧!”宜修催促道。

“是!”染冬行了一礼,出了韶华院。

宜修望着染冬离去的身影,嘴角泛起笑容,柔则的荷包大出血是肯定的了,她等着就好好看。

……

韶华院

侍书查看了王府的储粮,也就八百多担,以现在吃用的水平,能撑到今年年底。

可是江南水患出来后,农田被淹没,大清朝产粮减少一半,秋收以后未必能分到多少粮食。

王府现有的粮食多少要省些出来,才能安然挨到明年秋收。

王府里没有多余的粮食用于施粥,就只能从外边采买粮食。

邢嬷嬷接到采买奴才给的消息,立马进了里屋回柔则。

“福晋,如今京城的粮食紧缺,粮食已经翻了五倍,如今一斗米要一两银子,福晋可还要买粮食吗?”

这样的粮价太贵了,流民又有数万之多,就算每天只施一次粥,都需要四五百担粮食,按照这样的粮价施粥一个月,是不是要把福晋的嫁妆钱都用光了!

柔则细眉微皱,坚定的说道:“我竟然已经在额娘面前应承了此事,是一定要做到的,且皇阿玛那里,还要消气,这施粥势在必行,事到如今也顾不得的那么多了。”

“可是这花销太大了,福晋就不为孩子着想,给他留一些钱财吗?”

“不了,如今和王爷一同过了这关是最要紧的,只要这钱花出去了,能平息皇阿玛的怒气,能散去王爷心中不愉,这钱就花得值当。”

钱财本就是身外之物,柔则自出身后,钱财这类,就从来没有缺少过,对钱也不是很敏感。

听柔则这么说,邢嬷嬷也知道,皇上能够平息怒火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钱财,只要福晋生下嫡子,王爷能够登上那个位置。

这点钱财又算得了什么!

“那就听福晋的。”

“嬷嬷,你去派人将粮铺的粮食都买下来,看同老板商议一下,能便宜一二也是好的。”

“是。”邢嬷嬷行了一礼,出了韶华院。

侍书顾念着柔则肚子里的孩子,扶着柔则坐下,又给她倒了了一杯水喝。

“福晋要多休息一些,不要累着了,这些事情就交给奴才们办就好了。”

柔则叹了口气,摸了摸肚子,淡淡点了点头。

到了晚间,邢嬷嬷回了韶华院。

柔则问道:“怎么样了,粮食可都买回来了?”

邢嬷嬷行了一礼道:“回福晋,京城里的粮铺见粮食紧缺,都限量销售,四家粮铺总共买得一百担粮食,花了一万多两银子。”

柔则点头:“一百担粮食可能有些不够,不过聊胜于无,将这些粮食搬到粮库里,你派人好好盯着这些粮食,万不要出了什么纰漏。”

“是!”邢嬷嬷道。

翌日。

天还未亮,邢嬷嬷就带着人,将粮食运到了东郊区的流民安置所,开设粥棚施粥。

流民们见有免费的粥,大伙都蜂拥而上。

好在有官府巡逻的官兵,维持秩序,没出什么大乱子。

邢嬷嬷为了将利益实现最大化,在暗中派了人宣传雍亲王府的嫡福晋开设粥棚施粥一月,为柔则搏一个良善的美名。

这些饿了许久的流民得一顿饱饭,又听邢嬷嬷说命题还有,无一不对柔则感恩戴德的。

都夸赞雍亲王府嫡福晋柔则,是天上的九天神女,下凡普度众生之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