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平凡的世界之西北锤王是我姐夫 > 第22章 悄悄进行

平凡的世界之西北锤王是我姐夫 第22章 悄悄进行

作者:豫山人的顽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4:07:44 来源:书海阁

下午劳动实践课,没有上,老师就让放学了。一方面是已经没什么猪草可打了,另一方面,让学生们赶紧回家,免得有危险。

三人相伴,一脚深一脚浅的向双水村的方向走去,来时难,回时亦难。但是有人相伴,就好了很多。

路上润生简单的和少平、金波说了今天和胖炉头沟通的事情。少平说,这事还得回家和孙玉厚老汉商量。

于是三人直接就去了少平家。大雪封村,所有人没有必要都不会出门。所以很自然的就找到了孙玉厚。

孙老汉是个闲不住的人,不上工的时候,不是营务自留地,,就是干些别的活计,再不就是拿上箩筐到路上去拾粪。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个时代化肥还是相对稀罕的东西,庄户人家用不起。所以人畜粪便就成了重要资源。

因为争粪,不同生产队大打出手的情况屡见不鲜。

大路上,不太熟悉的两个人为一堆牛粪谁先看到,而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都说这个时代的人们厚道,也确实如此,这个时代的人大多都是纯朴的。

核心的原因是因为生活的圈子就局限在村子,公社,再远些就是县城,都是熟人社会,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

但矛盾也不少,多数都是鸡毛蒜皮的事。

如果没有斗争和矛盾,那一定是没有利益冲突,或者利益不够大。

润生向孙玉厚老汉讲了和胖炉头沟通的事情。

老汉沉吟了一会,就以润生看不懂的方式在地上比划了半天,最后点点头。

“我算过了,家里现在有做成的枣粉20多斤,做成的红枣小米粉10多斤,没有多做是因为怕人家不收。”

“另外也大概算过账,枣粉是两斤半多红枣出一斤,都是家里分的红枣做的没算过成本。小米磨粉也会损耗一些,大概一斤半出一斤。小米也是家里剩的,如果要做的多,还需要去别人家借或者买一些,”

润生接过了话,“”我也大概算过了,红枣,公社集上一斤两毛;小米找别人家买,大概一毛八一斤,所以还是有利润的,就是比较费工夫。”

“是的,我算算也差不多的利润,一斤能落不到4毛钱。能干呢。”

“我回头就把家里的红枣都背过来,估计还有几十斤,家里平时吃了一点。”金波说道。

“那行,你就背过来,卖了之后分钱。”玉厚老汉说。

“分什么钱呢,就是送给你们,我和润生商量过了,这次的事情,我们不掺和,就是回头把做成的粉帮忙运到公社去。”

“那怎么行呢,照你说的,这生意就不做了。我们老孙家不能占这个便宜。”孙玉厚老汉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张着嘴大声说道。

“咱们两家关系好,你们和少平关系也好。你们看我们家光景不好,所以想帮我们家,我们心里都感激着呢。但不能明着占你们两家的便宜。”

双方于是就争执起来。

润生在旁边思量了一会,也觉得之前的想法有点简单了,本来想着帮帮孙家的忙,毕竟他们以后是可能做亲戚的,如果姐姐润叶真的嫁给了少安,也不能就过来跟着吃苦。

但是忘记了孙家人的感受。

在他们看来,这或许就像是一种施舍或者可怜,他们不是乞丐,没有办法心安理得的接受,所以心里肯定不太舒服,所以才会激烈反对。

他们也是有自尊心的。

于是润生就提议“回头金波就把这件事情和家里说说,听听金波妈的意思。如果同意,就把多余的红枣和小米背过来,然后空闲的时候,一起过来帮忙,按照原材料的比例,卖钱后再分。如果没空参与的话,就按照市场价把红枣和小米折成钱,但是一定得保密。”

润生这边,家里就不参与了,还得瞒着田福堂,他毕竟是支书,还是由润生和胖炉头交易,别的人去了,胖炉头估计也不信任,毕竟投机倒把,现在这个时间被抓到或者举报,还会有很大的麻烦,弄不好,就得去劳动改造。

“然后一斤给润生三分钱的提成,算作他的酬劳。”孙玉厚道

三分钱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少了,能买不少东西。

事情就大体这么定了。先做今年这一年,对外一定要严格保密。后续如果胖炉头需要的量增加了。就由金波妈出面去和别人家买红枣和小米,就说是金波爸给单位领导买的。

他们家有个吃商品粮的,而且天天在外面跑,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

趁着农闲,可以多做一点,这个东西只要防潮做好了,也能放。明年开春后,时间就少了。

大家都同意润生的说法。不知不觉间,润生已经成了这群人的主心骨。他的意见大家都会认真的去听。

商量完毕之后,润生告辞离开。

家里现有的,也不准备明天就给胖炉头送去,毕竟有点少了,而且路不好走,得背着去,不想受罪。

接下来连着三天润生他们都没有去上学。分别是周五、周六、和周日。家里也没说什么,毕竟路不好走,不过地上的雪也在慢慢融化。

村里的“粉房”在休息了三天后,继续开始工作,大伙干的热火朝天,已经证明了做粉条可以换钱,大家就都努力来挣工分,青壮劳力基本都参加了。

家里的猪、羊、鸡就由孩子照顾,孩子们最近也都没有去上学。

孙家破天荒的没有出现在劳动的地方,不过大家也没太在意,毕竟少安去县里学习兽医了。在大家眼里孙少安早就成为孙家对外的代言人,而孙老汉已经退居二线了。

还有人说,等少安学成归来,孙家人的日子会比现在好过,毕竟除了村里的工分,还可以出去赚外快,阉次猪还两毛钱呢。

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孙家人一刻也没有闲着,只不过他们家住的偏,大家都不太注意。

而且孙家人的劳动远比去队里挣工分,得到的要多,以前是没有机会,没有选择,所以不得不去挣工分出力,现在有了更好的机会,自然要把握。

润生则是闲了去村里做粉条的地方看看,然后就转悠到孙家,偶尔帮帮忙。又或者回家躲在窑洞里看看书,《史记》已经看了接近三分之一。他也认真的写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按照《国富论》里北大老师给儿子的读书方法。并且正在成为习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