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册 > 第443章 主角心声剧透我是暴君12

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册 第443章 主角心声剧透我是暴君12

作者:日日自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7 15:44:44 来源:书海阁

第443章 主角心声剧透我是暴君12

接着几人又去了另外几个县,发现情况大差不差,有的不实报手中田地,有的将良田当作了荒田,荒田当作山地来记载,有的则是私藏佃户,有的谎报收成...

等所有情况整理好,记录在册之后,就等大部队的到来了。

一直到三天后,宋沛年三人才在城五十里处等来了大部队。

宋沛年干事一直都不喜欢废话,等到景州知府刘慷前来迎接的时候,他便直接开口问道,“今年的农税全都收上来了吗?”

刘慷入官场数十载,堪称个老油子也不为过,对于京城近来发生的事情通过各渠道了解,也算是了如指掌了。

对着宋沛年十分恭敬地行了一礼之后,才回道,“禀告殿下,经过连月催收下面的几个县衙,如今已经将农税整理好了,就等殿下您过目了。”

此话说的倒是巧妙,之前没有收齐农税那是下面的问题,和他一点儿关系都不沾。

再一个,人不来的时候,你收不上来税,人到了,你的税也就齐了。

宋沛年挑眉,招来了随行而来的户部员外郎,吩咐道,“农税一事,就由你去和刘知府对接吧。”

刘慷有些懵,太子殿下是什么意思,怎么就让一个员外郎来料理此事。

刘慷有些拿捏不准,只得听命,于是又提起了送宋沛年他们前往府上休息的事儿。

宋沛年抬头看了看天空,大致算了算时间,正是上午干事儿的时候呢,这个时候去休息有什么意思?

摸了摸腰间的佩剑,眼里晦暗不明开口说道,“先去下面最近的县衙看看吧。”

语罢转过身看了梁释还有陈仲保一眼,二人立马就来了精神,知道殿下这是要搞事情了。

刘慷看到宋沛年腰间那柄明黄透亮的利剑就预感不妙,打量面前之人的脸色,也不敢做出相劝的事儿,虽不知为何,但此刻只得跟着宋沛年走,暗自祈祷下面的人已经将场子打扫干净了。

宋沛年直奔下面的田庄,等宋沛年和梁释还有知府县令一走,陈仲保就去了县令,明晃晃借着刘慷的名头拿了田地文书。

等到了目的地,宋沛年指着一片上好稻田问刘慷,“这是良田吗?”

刘慷眉心一跳,给了旁边县令杜围一个眼神,杜围马上上前禀道,“是的,殿下。”

宋沛年哼了一声,也不想兜圈子了,接过陈仲保手中的文书,甩在杜围的脸上,一脸黑沉,“给你一刻钟的时间,给我一个解释,为何这一片的良田在文书上变成了荒田。”

杜围浑身血液凝固,冷汗直流,腿肚子发软,哆嗦着手查看扔过来的文书。

这让他如何解释?

这又不是他一人所为,历代县令都是这么干的,若他不这么干,第一个消失的就是他。

心如死灰,完全不知该如何是好。

宋沛年随行带的十个文书,展开了宽三米长三米的大方纸,随着他们行走,不停在纸上勾勾画画。

一刻钟很快就过去了,宋沛年踱步走到杜围的面前,语气冰冷,“想好为何了吗?”

杜围舔了舔已经干涸的唇,“想来是县里师爷记载错误。”

宋沛年忍不住冷笑出声,“你的这个解释很有意思。不过,你们这犯的错也太大了,治你们一个失职之罪不为过吧?”

也不等杜围解释,宋沛年直接吩咐道,“来人,将杜县令打入大牢,稍后再审。”

刘慷看到宋沛年这般狂妄行事,连道,“殿下,此举恐不妥啊。”

宋沛年看了刘慷一眼,瞬间恍然大悟般‘哦’了一声,“的确不妥。”

刘慷以为自己的劝导起了作用,却又听到宋沛年说道,“刘知府治下不严,将刘知府一同带入大牢吧。”

梁释和陈仲保对视一眼,这刘知府还是太嫩了,殿下出招根本就不按照常理来。

刘慷被扣下,嘴里一直高呼宋沛年行事不合规矩,他要上奏诸如此类的。

宋沛年微微蹙眉,扣押刘慷的侍卫十分有眼力见的给他捂住了嘴,空气瞬间就清香了,也没有蚊子吱哇乱叫了。

连着宋沛年几人又骑马快奔去了另外几个县衙,如法炮制,将几个县令全都抓了起来。

最后两个县衙,等到宋沛年他们去的时候,正在修改文书呢,他们到了之后,文书上面的笔墨都还没有干。

还有一个县令,狗胆包天,直接将县里的文书一把火给烧了,打算来个死无对证。

不过宋沛年也没有放过,随便安了一个‘管理不当’的罪责将人给带走了。

一时之间,整个景州大乱。

谁都不知道宋沛年下一步棋要干什么,景州的最大的世家晏氏一族,还有那些大地主豪强们纷纷东走西跑打听情况。

将人关进去之后,宋沛年也没有搭理他们,倒是梁释这个丞相倒是会时不时走一走,下去和他们‘谈谈心’。

中心思想就是一个,这盆污水你确定你一个人接的住?这么大个帽子你要一个人戴?太子殿下砍人那是以九族为起步,十八族为落点。

你确定你就没有牵绊了?你的家人又能活下来一个?

也不要觉得你死了事情就不了了之了,你前脚刚走,后脚你的家人族亲就会下来找你。

最后还奉劝那些县令们不要‘赌’,太子殿下可不喜欢和人打赌,他喜欢直接下死手。

经过梁释这么一恐吓,几番天人交战,不少县令开始倒戈了。

又过了几天,那些文书终于完成了宋沛年交代下去的任务。

这天,宋沛年亲自坐镇审查此事。

他开门见山直言道,“松山县,隐瞒良田九百四十七亩,指良为荒,隐瞒荒田八百九十一亩,指荒为山,另隐报良田六百二十九亩,共躲避税银四千二百两,杜县令你有何说的?”

这个数目之准确,都不带一丝造假的,这是宋沛年他带人这几天日夜兼程整理出来的,此刻清清楚楚说给了杜围听。

事实证据摆在眼前,杜围无话可说,无可奈何只有低头认罪,但别的话是一个字都不带透露的。

宋沛年也不强求,一边翻看近十年的税收,一边手指忍不住轻点桌面,双眼锐利,“这十年间,粗算下来,仅一个你们松山县就躲税近五万多两白银,这银子呢?”

又道,“杜大人你上值了五年,前五年就不说了,这近五年的几万两税银呢?这没交上来的钱和粮食又在谁那儿呢?难不成都被你贪了不成?”

这几日,宋沛年对这些人都是严格管控的,不让他们接触外来的任何食物和人,而宋沛年料理此事速度之快,完全都不给任何人喘息的机会,杜围他们也一时失了方向,找不出应对之法。

杜围在愣神,宋沛年也不逼问了,又询问其他县令,皆都得到了一个沉默。

这些县令们皆都是十分默契,准备将沉默进行到底。

宋沛年挑眉,这是什么意思?是料准了自己没法子处置他们?

“这是无话可说,认罪了?”

宋沛年站起身来,抽出那把御剑,走了下来,“既然都认罪了,孤也不强人所难了,签字画押吧。”

给了一旁文书一个眼神,文书立刻将诏册拿了下来,一一给那些县令签字画押。

宋沛年摸了摸那锋利的刀刃,语气平淡至极,“父皇说,若是查清楚了,就让我判决便是,治你们一个全族死刑不为过吧?”

话音刚落,一颗人头就滚了下来。

“啊!”

堂内乱成了一片,尖叫声此起彼伏,梁释等人有心理准备的还好,可苦了杜围那些没有心理准备的,看着那血糊糊的,圆滚滚的,立刻瘫软了下来,闭着眼睛不敢看,可那血腥味依旧往鼻子里窜。

梁释一个文人也有些受不了这刺鼻的血腥味,只得拍着胸膛告诉自己,殿下砍的那个县令罪大恶极,干的坏事儿一件不少,搜刮民脂民膏,强抢妇女,判了不少的冤假错案,不知害死了多少人,死得不冤,一点儿都不冤。

殿下这不是砍人,这是为民除害。

相反殿下人还怪好的,特意挑一个早该死的人来示威。

十分同情地看着地下跪着的那些人,早就给他们说了殿下是什么样的人,一个两个还不信,还等着翻案呢,现在好了吧,马上要和阎王爷去约会了。

接着宋沛年又走到了杜围的面前,将手中的剑给举起,杜围强忍着呕吐,结结巴巴哭喊道,“我说,我说,我什么都说...”

宋沛年手下的动作不减,淡淡道,“晚了。”

杜围最后一丝庆幸都没有了,瘫软在地,闭着眼睛等待死亡,可那剑却迟迟没有落下来。

原是陈仲保抓住了宋沛年的手腕,连连说道,“殿下,要不就给他们一个机会?”

宋沛年挑眉,意思很明显,他不想给机会了。

梁释见火候到了,也上前相劝,跪着的县令们也开始哭求。

宋沛年接过一旁侍卫递过来的白手绢,轻轻擦拭御剑上的鲜血,声音低缓,“给你们两个时辰,将你们知道的事情说清楚。”

“如果两个时辰过后,事情没有说清楚,更甚之,若中间还夹杂着谎言,我亲自送你们去见金大人。”

金大人,就是刚刚宋沛年砍的那位县令,纵火烧文书的那位也是他。

于是,一个个县令连带着被宋沛年的狠戾吓傻了的刘慷,几人各自被带到了一个小房间,对着文书交代他们知道的始末。

他们一边说,文书一边记载。

有时候文书记载慢了,他们还会催促,文书写一个字,他们就伸长了脖子看,生怕文书写漏了,害他们去见了阎王。

一个时辰,就写完了他们知道的事情。

另一个时辰,就留给他们查漏补缺。

两个时辰之后,宋沛年他们就拿到了他们的状词。

和宋沛年猜测的大差不差,有拿钱帮着办事的,也有在背后当傀儡的。

宋沛年看着面前的状词,用指尖轻轻点着那个‘晏’字,良久,他才开口说道,“老师,你说,我这次连根将这晏家拔起来怎么样?”虽是在问,但话里透露着一股势在必得。

梁释放下手中的状词,沉思片刻,说道,“恐怕,难。”

“难?”

宋沛年挑眉轻笑,“这世界上有什么不难的呢?练字难,习武难,为人也挺难的,但那又何妨呢?”

梁释看着宋沛年,问道,“那殿下,意欲何为呢?”

这晏家也不是这么好对付的,宫里的晏贵妃荣宠加身,还育有八皇子和十四皇子两子,朝堂里晏家的人也不少,最高的还有一个礼部尚书。

宋沛年却不欲多说,换了个话题,“我在想,若我光靠权力推行一个东西,强行去推不一定会成功,但我推行的那个东西符合实际且百姓认可呢?”

根据系统的话,他能土改成功,不就是解决百姓所需吗?

同理,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解决晏家光靠他可是不行的,可得靠大家,靠百姓啊,更得靠他那当皇帝的老子啊。

宋沛年唤来了陈仲保,“陈大人,这事儿,还得你来帮我。”

陈仲保现在已经和宋沛年是一条绳的蚂蚱了,于是他连连道,“殿下尽管吩咐。”

宋沛年对陈仲保耳语了几句,他就领命下去办事了。

之后,宋沛年又翻看起了杜围的供词,突然说道,“这杜围...不好评价。”

他借着‘勾结’地主豪强还有世家,也收获了不少的银子,偏偏那些银子全都不是给他自个儿用的,全都给了那些孤苦伶仃的百姓用了。

怪不得下面的人传报说,被关押的那几天,就杜围一个吃馒头,吃的就像是山珍海味一般。

梁释也看了,他说道,“这杜围也不过是被裹着走的。”

思索一二,宋沛年招来了杜围,直言道,“给你一个将功补过、更是一个升官发财的好机会,你愿意试试吗?”

杜围磕头应是,“下官愿意一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