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册 > 第452章 主角心声剧透我是暴君21

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册 第452章 主角心声剧透我是暴君21

作者:日日自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7 15:44:44 来源:书海阁

第452章 主角心声剧透我是暴君21

芦州。

六子背着一大背篓的海藻和小伙伴们朝着收购地点跑去,到的时候已经排了一串长队了。

他伸长了脑袋朝着队伍最前方看去,直到看到每一个卖完海藻的人都拿到了铜板,才长舒了一口气。

又等了三刻钟,终于轮到了他,收海藻的长吏用长长的铁钩在他的背篓里翻看了一遍海藻,这才让六子将海藻倒进一旁的大筐子里,接着又数给了六子三十个铜板。

六子小心翼翼接过,仔仔细细数了一遍,黝黑稚嫩的小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刚将步子迈出去一步,又退了回来,对着面前的长吏问道,“大人,下次收海藻是什么时候?”

海边长大的小孩,好像天生就擅水性,自从得知朝廷要收海藻,六子几乎天天就拿着家里破烂的渔网外出打捞海藻。

长吏瞥了一眼面前的黑瘦小孩,回道,“逢十,我们就来收海藻。”

“好咧,谢谢大人!”

六子忍不住原地蹦了起来,接着一溜烟地跑了。

捂着怀里的铜板就往家里跑,还没有跑进院子,就大喊了起来,“奶奶,我回来了!”

六子奶奶见他那个高兴样就知道海藻卖了出去,她同样很喜悦,听着六子说这次卖了三十个铜板。

六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将铜板倒了出来,豪气万丈,“奶奶,这以后又多了一项进项了,照这样下去,等我满十七岁,我就可以有自己的小船了。”

船对于渔家是很重要的工具,有了船就可以在近海捕捞了。

六子父母在六子三岁的时候,跟着东家出海,船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了。

六子与奶奶相依为命长大,日子艰苦,他很渴望有一艘属于他自己的小船,可以出海捕鱼,用来养活他和奶奶。

六子奶奶给六子递了一碗清澈见底的米汤,这就是今天的午食了,她念叨着,“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朝廷赋税越来越低,收购东西给的价钱也公道,当今是个好皇帝。”

“这皇帝要是好,老百姓的日子才好过,皇帝要是不好,这老百姓的日子比那老黄牛还苦...”

“奶奶,我听说现如今是太子监国,这个太子一定是个好人。”

六子奶奶坐在六子旁边,继续说道,“城门口新建了一处晾晒海鱼的工坊,现在还招人呢,六子,你说奶奶去试试怎么样?”

“行啊!那工坊是朝廷建的,现在大家都说朝廷好,奶奶你去做工肯定不会被欺负不会被拖欠工钱...”

宋沛年等人挥起的一把扇子,吹在了大历每一个百姓的身上,还好是一道好风,给百姓们带来了希望。

大历的国土上,虽仍有黑暗与脏污,但希望的种子也播散在每一处。

今年是个丰收年,老李头割着麦子,看那成堆的麦子止不住笑,与一旁的老农闲聊了起来,“今年赋税降低,将税给交了,应该还剩下不少,一家子终于能吃饱了,说不定还能将我家院墙翻修一二,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老农回道,“那不是,往年我在周地主家当佃户,一年到头全靠水来填肚子,稍有不慎就是一顿毒打,现在这过得才算是人日子。等下月交了粮税,再交了分期的田款,我们一家子也能吃个半饱。”

“慢慢来吧,日子总归越过越好,你家几个壮年劳动力,不愁把日子过不好。”

“还多亏了太子,要不是太子啊,我这一家子还是黑户呢...听说长柳村给太子立了长生碑,改天麦子收完了,我去给太子磕两个头。”

“我也去,到时候喊上我...”

宋沛年此时此刻正在查看各地收成,见今年各地与往年相比,上涨了一大截,紧皱的眉头总算是松快了一二。

看来,今年那把御剑是不用见血了。

南方大开杀戒,也算是给不少人崩了崩皮。

将手中的折子放下,宋沛年询问一旁的待诏,“农桑司那边的试验田进展如何,各项数据什么时候报上来?木成舟那边有什么新消息没?”

待诏将木成舟的折子递给了宋沛年,说道,“禀殿下,木大人那边进展一切顺利,这是近些日子的生长数据,都按照您的要求填上去了,您过目。”

宋沛年‘嗯’了一声,低头查阅了起来。

见数据一切都正常,这才放下心来。

如今,因为稻种的原因,哪怕百姓辛辛苦苦一年,交过税之后也只能混个温饱。

所以,宋沛年只得从稻种入手,尽量想法子提高产量。

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百姓的命脉,若是一个国家产不出粮,很容易就被卡住脖子。

之后又查看了海鱼晒制,海藻酒酿造的情况,今天的政事才算是处理完。

很是疲惫地捏了捏眉心,虽然现在宋沛年只是把握大方向,任务吩咐下去了,就有人领着做,但总体而言还是很辛苦的。他现在是一点儿差错都不想出,这差错出了,于他的名声可能小小有损,但是受折磨的却是下面的百姓。

宋沛年道德素质过高,坚决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

更不想因为他扬起的一粒沙,变成了百姓背上的大山。

----

又是一日早朝。

朝会上,木成舟上报了试验田的新情况,“禀陛下,稻苗已经开始结穗了,稻穗比普通稻种而言,更加繁密...”

念念叨叨一长串,中心思想就是一个,那就是试验田的稻子长得不错,若是真成了,也算是改天换地的一件大事了。

历宗帝很是高兴,皇帝高兴了,就是一个字,“赏!”

【天,统子,历史进展的速度真的好快啊,这不是十几年后才会出现的情况吗?】

【全都是因为应天帝啊,历史虽然发生错位,但归根结底,殊途同归。根据记载,第一株稻苗是应天帝在征战的过程中发现的,他发现干枯稻田的上的那株稻苗格外茁壮,哪怕稻田无水,稻苗依旧挺拔,稻穗饱满。为此,应天帝还派了下属守着那稻苗,只能成熟之后取其稻种...】

木成舟心一跳,当初太子指点他们的时候就是说的多观察不一样的稻株,没想到终究是走上了一样的路子。

太子不愧像是系统说的那样,受天佑。

【太好了!新稻种的米肯定很好吃,好期待啊,统子!】

【宿主,你还是不要吃了吧,你要不摸摸你的腰?】

【滚!】

过后,礼部尚书又禀告了几个部落的回信,“禀皇上,我们寄盐的那几个部落回信道,此盐颇好,还有奇效,他们食用不过半个月,脖子的肿块就消了不少...他们还询问此盐价格,并问道是否可以大肆购买。”

“好!”

【至此,应天帝即将打响对付律国第一枪!】

【可是统子,这晒制海盐声势浩大,不久后就会被那些部落发现并不是什么‘圣盐’,而是海盐怎么办?】

【怎么办?凉拌。就我们大历领海,把控整个海岸线,只有我们有海盐,其他国家奈我们何?还有,未来针对那些部落的不仅仅是海盐,还有海鱼海藻酒...】

【好吧,真羡慕应天帝能够做独家生意,搞垄断。】

【额...据后世研究,应天帝其实不喜欢搞垄断,等一统天下后,除开盐、铁等战略物资由国家管控,哪怕是玻璃烟花等物,都允许民间制造售卖。应天帝的思维很是先进,他道,固步自封,永不创新,将自取灭亡。】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太子的思维永远是这么‘跳脱’,他们还真的跟不上。

倒是右丞相还有大学士等人挺赞同宋沛年的话,毕竟历史上有许多东西都是因为固步自封和技术不外流,反而走向了衰败和消散。

【后来应天帝对付世家采用的手段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世家之所以为世家,他们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应天帝偏偏就给捅开,每收拾一次世家,就会公布什么‘孤本’、‘珍本’,越往后,世家文化资源上的优势便会越小。】

大学士不自觉捏紧了手中的袍子,想起家中的孤本珍本,不如就随了太子的意吧,也算是为天下读书人做一件好事了。

【统子?这算不算最早的‘教育平等’?】

【应该算吧,应天帝还蛮重视教育的,等大历一统天下国力增强之后,应天帝为了打破世家教育垄断,让天下读书人有一个公平的学习机会,付出了老大的努力,这一路上不知道砍了多少人。为此,应天帝暴君的名头也越来越响,不过公道自在人心,功名也自在千秋。】

【后世评价应天帝这个封建帝王,真正做到了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天下苍生。】

排在官员末尾的官员们,不少都是从底层挣扎起来的,此刻不自知眼眶就含满了热泪。

他们为了这圣贤书不知道付出了多大的心血,为了寻找学习资源,其中艰辛唯有自知。

十年寒窗,不敌世家名师一点。

比起常人,他们更懂太子的付出。

周待诏忍不住吸了吸鼻子,他享受不到应天帝带给天下学子的福气了,好在他的孩子能享受到。

世世代代,子子孙孙,总有出头之日。

----

时间晃然一过,这个年一过,就是宋沛年为太子的第六年了。

这年的气氛格外微妙,若是系统没有出错的话,今年便是历宗帝的死期了。

历宗帝也感受到了周围之人对他的小心翼翼,从一开始的恼怒烦闷,也逐渐看开。

最后也只得安慰自己,富贵他有,生死有命那也无所谓了。

在六年前封宋沛年为太子的这一天,历宗帝宣布禅位,由宋沛年继承大统。

也就是第二天,皇宫里就找不到历宗帝的人了,下面的人上报道,历宗帝去巡游大历去了,决定去看看他亲手打下来的天下。

宋沛年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怅然了一会儿,他想过千百种可能,甚至预想到他会将林祯和系统囚禁起来寻找突破之法,唯独没有想到这种可能性。历宗帝真的一直在给他意外,毕竟让皇帝看开生死,跟让大历一夜之间一统天下的难度差不多。

纵观整个历史,为了长生的皇帝只多不少,他这么有魄力的实属少见。

好在历宗帝出走归出走,随身带的侍卫和伺候的人也是足足的。

这点倒是没有让宋沛年这个当儿子的操心。

父子二人虽无亲情,但也合作了这么久,还是有一点儿‘同僚’之情的。

唯愿他此行平安。

历宗帝一出游,整个京城压抑的气氛莫名散开,原本不打算大办六十大寿的梁释,此刻又纠结了起来。

文人好面子,这是天生的,他也难逃其中。

再一个古代人的平均寿命也不过六十出头,他今年六十,谁知道未来的光景如何呢?

而且,前方消息来报,现在历宗帝活得好好的,一顿可以干三碗新米。

心一横,办了!

宋沛年作为学生,再一个,梁释这些年来尽心尽力辅佐他左右,他出席他的寿宴也是情理之中。

宋沛年低调出席,受邀前来的臣子们也知道宋沛年的秉性,行礼过后也就各干各事了。

官员们现在总算是摸出一点点新帝的脾性了,那就是只要你不大贪,交给你的事情好好干,不欺压百姓,哪怕你犯错了,新皇也不怎么为难你,最多一个惩戒。

还有,他们也摸出新帝砍人的套路了,只要规规矩矩的,一般不会被砍。

除非你特别倒霉。

这边,梁释牵着他的大孙子前来给宋沛年见礼,话说这些年,一家子对他大孙子的教育付出可谓之呕心沥血,时时刻刻都盯着,生怕他走上了歪路子。

“知礼,参见皇上。”

宋沛年抬眼望去,五岁的小孩一脸严肃,唇角紧抿,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身上的衣袍没有一个皱褶。

可不知为何,宋沛年从他圆溜溜的小脸上看出了一丝丝委屈。

虽然未来可能是个‘大魔王’,可现在总归还是个孩子呢。

想着稍后还是劝劝梁释,不要将孩子逼得太紧了。

【统子,这就是未来丞相家的败家子?】

【不是。】

在场之人:???

很快林祯就问出了大家心中所想。

【什么意思?你不是说左丞相家大孙子未来毁天灭地,造了梁家百年基业吗?】

【对啊,不过不是面前这小子,面前这小孩在十二皇子下梁家入大狱的时候就因风寒夭折狱中了,大孙子没了,二孙子顶上,所以未来那个败家子正在赶来的路上。】

梁释:......

天要亡他梁家啊!

在场之人:......

忍住不笑,真的好难...

沉默,长久的沉默。

终于,一道童声打破了沉默——

“爷爷,我给你掏了一只小鸟,祝你生辰快乐。”

刚爬完树掏完鸟跑过来的梁释二孙子顶着一脸脏污出现在梁释的面前,手里捏着一只小鸟,一直往梁释的面上顶。

“爷爷,你看。”

看不了,看不了一点儿。

梁释觉得自己头重脚轻,马上就要晕倒了。

宋沛年眼疾手快将他扶住,“老师,不慌,你二孙子起码孝顺,还给你捉鸟呢。”

对啊,起码孝顺...

梁释两眼一翻,晕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