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西游:麒麟血脉,拜师昆仑 > 第4章 梵圣逍遥真经

西游:麒麟血脉,拜师昆仑 第4章 梵圣逍遥真经

作者:花小府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6-06 14:09:30 来源:书海阁

虽然姬承自认为是条铁骨铮铮的汉子,虽然拜师是报仇雪恨的的关键一步,虽然这青衣女子看上去不似正常仙人……

但是,毕竟活着才是一切的根本,不值当的为这点小事把命搁在这。

说不定那青衣仙子还真是某位隐世大能呢。

姬承这样安慰着自己。

一人一兽回到竹屋,那青衣女子端坐于竹椅上。

姬承化作人形,奉上一杯拜师茶,又伏地行了拜师礼。

那女子笑道:

“你既入本尊门下,自当知道本尊名号,吾乃昆仑山玄元司厉真君,号锦元仙尊的便是,”

听闻师尊报出名号,姬承这才对便宜师尊有些刮目相看。

莫非自己看走了眼,这师尊真是什么大佬不成?

在这漫天神佛真实存在的世界,敢以真君、仙尊自称,若非胆大包天的狂妄之辈,便是有真本事隐世高人。

况且能在这昆仑山,万山之祖脉中修行,姬承觉得后一种可能性更大些,于是便问道:

“师尊法力通天,想必本门也是兴旺至极,不知本门派有多少弟子?”

锦元仙君哈哈一笑,捞起一只银酒壶,也不用酒杯,仰起白玉般脖颈饮了一口,颇有几分豪放道:

“为师行走世间,但求念头通达即可,孑然一身,这玄元司厉君五字,便胜过万千言语。”

繁星如梦,青衣女子提壶对月小酌,竹林间风吹动三千青丝。

“也就是说,门派只有师父与我吧……”

似是感觉有些不好意思,放下酒壶,锦元仙子挠头道:

“为师早年有个弟子,只是不慎走散,这些年也未寻得音讯,算是你师姐,将来若有缘分,或有相见之日。”

姬承疑惑道:

“我常听人说,仙人通天时,识地利,可卦课占卜,占星寻迹,师尊为何不推测师姐行踪?”

锦元仙君听得此言,却是一时语塞,绷着脸道:

“你懂什么,那占卜一道,以五行八卦为基,天干地支为干,相生相克,变化推算,复杂至极,岂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明白的。”

姬承有些迟疑道:

“师尊,莫非不会推算?”

不说还好,此言一出,锦元仙子大窘:

“甚么不会,不擅而已,修仙之人的事,怎能说不会呢,”

姬承自见面便被便宜师尊拿捏,此时找到机会,却是掩嘴偷笑起来,空气中一时充满快活的气氛。

锦元仙君见姬承偷笑,当即恼羞成怒,用银壶狠狠敲了姬承脑袋,道:

“你这泼麒麟,甚是惫懒,竟敢打趣师父,莫不是想为师赏你顿家法?”

好汉不吃眼前亏,姬承秒变严肃脸,试图转移话题,问道:

“方才听师父说我是麒麟什么的,可听长辈说我乃玄吼一族,徒儿到底是个什么来历,还请师父告知。”

锦元仙子也不计较方才之事,手里捏了个桃,边吃边说道:

“此事说来话长,你可知远古之时,有三族并立,称霸洪荒大陆,乃是龙、凤、麒麟三族,这三族极尽辉煌,令天道都有所忌惮,只是后来……”

“龙汉大劫?”

锦元仙尊看了姬承一眼,似是有些惊讶,

“你倒有些见识,一场龙汉大劫,三族相互征伐,死伤惨重,打得洪荒大陆破碎,惹下天大因果,几乎有灭族之祸。”

“后三族祖先以血脉立下大誓,三族恩怨尽销,龙族大能肉身永镇海眼,后世龙族子孙永世守护四海。”

“凤凰一族镇压不死火山,以自身先天火气平息火山暴虐,保一方平安,免得生灵涂炭。”

“而麒麟一族则是化作地灵,守护洪荒大陆地脉,维系地脉安稳,以此消弭罪业。”

“亿万年过去,洪荒大陆渐渐平稳,三族除了龙族还占据四海水域外,凤凰一族与麒麟一族都逐渐消失在了洪荒历史中。”

锦元仙尊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又说道:

“三族称霸洪荒之时,留下许多附属种族,像是孔雀一族于凤凰,蛟蛇一族于龙族,玄吼一族于麒麟,体内或多或少都有些宗主族血脉。而你身上足有半数多是麒麟血脉,也勉强能称一句麒麟。”

麒麟之身,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莫非与自己一族当年被灭门有些关系?

正好趁此机会,锦元仙尊也给徒弟科普一些洪荒知识:

“如今不可与远古比,远古之时,先天生灵为天道钟爱,出生便身具法则之力,受法则之力庇护。

“似你这麒麟一族,乃是中央土德之灵,掌控大地法则是看家本领,还有些天赋高的能领悟别的法则,能活到成年的,稳稳都是大罗金仙水平。

“而如今,天庭乃天道正统,掌管三界六道,分封山神土地掌管地脉,掌管地脉灵力走向。

“似尔等先天生灵,出生再也没有法则加持,只能通过苦修,迈过玄仙门槛,才能重现天赋,否则不过有名无实,镜花水月罢了。”

便宜师尊一番解释,倒是解开了姬承不少疑惑。见自家师尊的确有些真才实学,姬承也就安心此住下,争取修它个与天同寿。

……

话说姬承就此在这翠竹峰安身立命,在师尊竹屋旁另筑一小屋。

锦元仙尊也并未急着教姬承功法神通,只是每日教姬承读书学礼。

竹屋后的山崖处有一石洞,内有万卷藏书,诸子百家,天文地理,星象占卜,乃至农工技艺,奇谈志怪无所不包,

锦元仙尊也没甚规矩,放任姬承读书,闲暇时领姬承上山采药,明辨药性,晚间回来便教姬承熬煮草药,

师尊炼丹之时,姬承便在一旁烧火,听师尊讲些岐黄之术,炼丹之法。

锦元仙尊虽行事有些古灵精怪,授课之时却是极为认真,姬承受益匪浅,日子平淡却也充实。

自家便宜师尊有两个爱好,一好采药炼丹之道,二贪口腹之欲。

尤其是这口腹之欲,令姬承颇为头痛。

起因是生活安定下来后,姬承在一次无意中,展露出来自现代的炒菜煲汤的手艺。

虽说缺乏许多调料,却也色香味俱全,让锦元仙子大开眼界,这个时代可还没有炒菜的概念。

便宜师尊浅尝几碗,愉快的决定以后饮食频率变更为一日三餐,雷打不动。

至于夜宵则看锦元仙子心情而定,心情好便加一顿夜宵,心情不好就加三顿夜宵。

没办法,人家是仙子,狂吃不胖,姬承也只能照办。

几年下来,仙没怎么修,反而厨艺大有长进。

山中无岁月,时间一晃便是十年。

在自家师父精心喂养下,如今的姬承,头尾长十丈,高三丈五,龙首狮身,虎爪牛尾,看起来威风凛凛。

趴伏在地时犹如一座淡金小山,爪上赤纹从腿上蔓延到背上。

但是令姬承苦恼的是,人身看起来却只有十三四岁大小。

锦元仙尊表示这都是正常现象,开始修道,食天地之灵气,别说看起来年轻,日后返老还童都有可能。

十年间,锦元仙子每日都混着些灵物,调些丹草汤药给姬承内服外用。

用自家师尊的话说,是为了夯实根基,顺便温养姬承幼时在山林摸爬滚打受的暗伤。

暗伤非同小可,年轻时可能还察觉不出什么,天长日久,暗伤就会成为仙躯的破绽,乃至成为修为更进一步的阻碍。

此事犹以妖族为甚,盖因妖族衰落,族群散落四洲之地,师承不全,难成气候,时不时还被天庭与人族炼气士围剿,平日少不得厮杀,因此大多身有暗伤。

不少惊才绝艳之辈虽年轻时威压三界,日后却因此泯然众人,乃至寿命将近都不能再进一步,令人唏嘘不已。

……

这一日,姬承守着一口铁锅,锅内咕嘟嘟的煮着草药。

锦元仙君则是手捧古卷,坐在躺椅上,时不时的喝口茶,惬意无比。

“这回元丹乃是入门基础,也无需甚丹炉霜炭,能以铁锅煮出来,才算你的本事。”

便宜师父说,在这方寸之间掌握火候才是真本事。

因此翠竹峰上,煮饭打杂的活计一直都是姬承代劳,姬承严重怀疑是仙子师父为了偷懒才搞出这套说辞。

药液煮到了火候,接下来便是冷却后倒入模具,搓成丹丸模样。

一旁读经的锦元仙尊冷不丁问道:

“小姬啊,你拜入我门下多长时间了啊,”

姬承朝锅底下吹了口气,让余火更旺一些,答道:

“弟子入门之时,后山恰好有一株萝纹紫兰发芽,一年抽一叶,如今已是十叶,想必弟子入门也已十年了。”

至于便宜师父对自己的称呼,姬承表示自己尊老爱幼,就不计较这个了。

锦元仙子欲掐指一算,半晌又悻悻放下手指。

自家这孽徒嘴可挺损,别算不准又被他笑话了去,如此一来自己身为师父的威严何在。

话又说话来,阴阳术数这玩意儿,真特娘的难算,

锦元仙尊是个智慧的人,算不出来就决定不钻牛角尖,放下手中竹简,幽幽一叹:

“十年了啊,日子还真快。”

又过了一会,直等的姬承心如猫爪乱挠,锦元仙尊才说道:

“我欲传你**,你可愿意?”

姬承闻言,内心顿时狂喜。

经过这几年研读典籍,姬承对一些基本修仙常识也是门清。

修仙者靠感悟天地来增长修为,修为高深者便将自身对天地感悟系统整理,成为流传后世的真经宝典,是为根本**。

其本质是对道的阐述,帮助修习者感悟大道,减少走弯路的风险。

就如同猴子所修行的《大品天仙诀》,二郎神所修炼的《九转玄功》,都是根本**。

**在精而不在多,乃修行之根基。

至于天罡三十六变与地煞地煞七十二变,又被称之为《四九玄功》与《**玄功》,乃是神通法门,是教人如何运用法力的技巧,并非根本**。

修仙者与人干架,最主要的便是兵器法宝与气血体魄。同等修为下,没兵器的基本干不过有兵器的,若是有几尊厉害的法宝,更是能以弱胜强。

最典型的例子,封神大劫中,殷郊一届凡人炼气士,拿着师父广成子的番天印,追着自家师父、堂堂一尊太乙金仙一顿狠揍。

追的广成子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可谓狼狈至极,最后还是在师兄弟配合下才拿下殷郊。

还有两个散修萧升、曹宝拿着落宝金钱,愣是把截教老大哥赵公明的法宝都缴了,给老大哥看得一愣一愣的,把这尊大能惊走。

要知道当时赵公明一身修为稳居大罗前列,萧升曹宝不过山野炼气士,连仙人都不是,法宝之威力,可见一斑。

气血体魄也是如此,无论是与人远程斗法还是近身搏杀,都需要大量体力。

战场上瞬息万变,如果体力不支,喘气愣神的工夫就够手快的对手杀几十次了。

这也是同境界下妖族战力比人类强的原因,妖族天生体魄强大,一个炼气化神的修士未必打得过开了灵智的猛虎。

战斗靠法宝与体魄,长生则是看修为与法力。

修为是修仙者的根本,是指修仙者对道的感悟程度,由低到高大致可分为: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

凡人修士修到炼神返虚之境,便可被称为陆地神仙,俗称地仙,寿命尽时有被天庭任命为一方土地的资格。

修行乃是与天争,炼神返虚圆满之后,便需经历雷劫。

渡过雷劫之后,便是玄仙之境,玄仙便有资格飞升天界,天庭大部分神仙也都是这个境界。

玄仙再往上,便是太乙仙,太乙仙已经能初步掌握法则,根据掌握法则的深浅可分为太乙散仙,太乙真仙,太乙金仙,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太乙金仙便能长生不老,再往上若是到了大罗金仙境界,便是与天地同寿,除非大劫,否则金身不灭,精神与**永恒不朽,

再往上的准圣与圣人,已经非凡人能够想象,移山倒海,起死回生便也只是等闲事。

修为是修仙者根本,是修士沟通天地的桥梁,决定了修士神通威力的上限。

同一个火球术,玄仙施展出来能烧干一潭之水,太乙施展出来就能烧干一江之水,威力不可同日而语。

法力则是决定修士战力的下限,修士采纳天地灵气于自身,是为法力。

修士若想施展种种神通,必须依靠法力支撑,法力越深厚者,施法能力越强,与后世游戏中的蓝条极为类似。

因此在修仙界,虽说修为是根本,战斗力却不能仅仅依靠修为衡量,以弱胜强,阴沟翻船的例子数不胜数。

言归正传,如今师尊要传自己**,意味着自己就能正式踏上修仙路。

二十年辛苦终于有了收获,让姬承如何不喜?

姬承拜倒在地:

“承飘零半生,未逢名主,如蒙师尊不弃,传授**,承愿效犬马之劳,”

青衣女子起身而立,两条柳眉皱起来,犹豫半响,似乎是做了某种决定道:

“大道三千,皆可长生,你乃天星命格,气运深厚之辈。只是大劫又起,越是气运深厚者,越是树大招风。

“此世你若求长生,便如同火中取粟,稍有不慎便是身死道消,量劫之下,为师亦难以救你。

“你若不学**,安心与我做个弟子在这山中修行。玄门有三百六十旁门,本尊皆可传与你。

“功行圆满后,虽不得长生,却有个正果。看为师面子,上天做个福德真仙亦非难事。日后凭你惹了谁,为师也能保你。”

锦元仙尊是个爽快人,没整什么半夜三更,后房相见的戏码,只是与自己讲明利害,任由自己选择。

姬承笑着摇摇头,二十年如一日,其志不改。

再次拜道:

“请师父传授**,徒儿纵万死无悔,”

锦元仙子长叹一声,似乎早就预知了结果,道:

“也罢也罢,也不知哪辈子惹了你这冤家,如今便让你称心罢。”

姬承心中也是倍感温暖,师父为了自己,确实耗费苦心,如今还为自己铺路,不想自己涉险,只是自己身负血海深仇,却是辜负了师父苦心。

姬承上前谄媚笑道:

“师父莫忧,徒儿一向行事小心谨慎,做事与人为善,虽是大争之世,料也无碍吾等良善之人。日后弟子发迹了,定为师尊寻遍天下美食,供师尊品鉴。”

锦元仙尊笑骂道:

“我只以为你这孽障根脚深厚,却不曾想你嘴上功夫比根脚还要深厚许多。”

姬承趁热打铁,问道:

“不知师父欲传我何等**?可是那《九转玄功》?”

由不得姬承不眼馋,毕竟传闻是盘古大神以力证道的法门,专修体魄。

杨二郎凭借此功肉身成圣,在封神之战中大放异彩,成为玄门三代弟子中的领头人物,

锦元仙尊皱眉道:

“你本是麒麟之身,气血体魄强横,自然不必多说,修炼这《九转玄功》也算得上相得益彰,只不过……只听自家师父话音一转:

“只是我玄门讲求心念契合,凡事随缘不可强求,我这里有真经**一十三部,俱直指大道,可期长生。真经有灵,你可任选其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说罢,青袖一挥,石桌上整齐排列出十三块玉简,约有瓦片大小。

上有龙篆凤隶,古拙大气,看得姬承心痒难耐,如同色中饿鬼看见十几个环肥燕瘦的美人。

锦元仙尊也不催他,任姬承左看右看,玉简看上去都一般无二。

姬承看了半天实在看不出端倪,便选了右手边第二个。

姬承双手微微颤抖,这可比开盲盒刺激多了。

只是却不知为何脚下一滑,一个站立不稳竟将右手边第一册玉简给扒拉了下来,正好落在手中。

锦元仙尊抬头望了望虚空,微眯起好看的丹凤美眸:

“此次是你失手,为师允你重选一次,”

姬承却笑道:

“师父既说真经有灵,想来也是这卷与我有缘分,否则怎单单将这册扯了下来,天意如此,还请师父传此真经**于我。”

见姬承如此说,锦元仙尊轻叹一声,挥手将剩余玉简收走,道:

“你若执意如此,却也罢了。这卷**也有来历。

“昔年为师游历天下,曾在虚空中偶遇楼兰界古佛与欲界噬魂老魔争斗。”

“佛欲渡魔,魔欲灭佛,二者修为皆入化境,不弱于为师。”

“二者打得虚空崩碎,法宝尽毁,却因修为相近,奈何对方不得。”

“恰逢为师路过,你知道的,为师生平不好斗,欲为二人解斗,佛与魔却都身受重伤动弹不得,于是央求为师做个裁判,二人互相讲道,以定输赢。”

姬承忍住了吐槽,莫非师父一手辕门射戟震慑了那二位不成。

“一个佛法深厚,一个魔焰滔天,二者互相论道三百年未分胜负,周身百丈俱被真言覆盖。

“最终二者伤势过重,先后陨落。为师安葬二人后,发现二者讲道之时,煌煌真言竟化作符文相互纠缠变化,烙印在虚空形成一部功法,恰似浑然天成一般。

“为师细细研读,却发现佛魔理念互补之下,端得是精妙无比,此功法有佛门之煌煌大气却无伪善之心,有魔门逍遥果决之意却无暴虐狠辣之念。

“为师又取一缕先天道气,以玄门正气为其本根,最终形成一部《梵圣逍遥真经》。”

“只是修习难度不小,需谨守本心,稍有偏颇,轻则神魂受创,神志不清,重则魂飞魄散,身死道消,个中利害,你需思量清楚。”

洪荒大陆之外,尚有三千世界,内中亦有隐世大能,想必这楼兰古佛便是出自其中。

而欲界,便是传说中的魔界,佛祖成道时扰乱佛祖心境的天魔波旬便是欲界之主。

言归正传,姬承笑问道:

“只是说完这真经坏处,不知有甚好处?”

锦元仙尊笑骂道:

“偏你这孽障机灵,这真经内有乾坤,直指大道,包含那大佛与老魔的一生心血,若是机缘到了,说不得能悟出什么厉害神通。

“此外,你若能修习成功,便有佛陀法相与魔尊化影镇守于识海,日后自能应对各类诛魂灭魄的手段,障眼变化之术对你也只是等闲。”

姬承权衡利弊,若想长生超脱,报得冤仇,没点风险哪行?

既然选了便不后悔,姬承遂拜道:

“此间更无六耳,请师尊传授真经,弟子定不负师尊期望。”

锦元仙尊单手掐了一记法诀,玉简化作一团灵光,飞入姬承眉心识海,正是那《梵圣逍遥真经》。

姬承细细研读,开头总纲便不同凡响,以修行者道体比作天地,大气磅礴:

至道无形,混成为体。

变无化有,皆从气立。

气之所分,生天生地。

后面便是具体运气之法,包括灵气流转路线与行功次序,详细无比:

羊车初运息至踵,两肾温热命门通。

鹿车升腾惊天地,渐采渐凝过夹脊。

牛车搬运见丹心,黄河逆流上昆仑。

黎珠照彻身心透,内外炉鼎养长生。

姬承只觉如身在云端,一时之间竟喜极而泣,苦心孤诣二十余年,一朝踏入成仙路,个中滋味,难与人言。

锦元仙尊笑道:

“区区一门功法,便乐成这样,以后出门莫说是本尊门下,恁地丢人,”

姬承得了真经,也不再它想,在自家师父讲解之下,修炼起这真经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