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104章 刘廷训吴桥死难、邓藩锡不屈

刘廷训吴桥死难

刘廷训,字式伯,出生于顺天府通州,是一名通过选拔的岁贡生,被任命为河北吴桥地区的训导官。戊寅年(公元1638年)十月,清军大举入侵,他与县令共同坚守城池三个月。起初,敌军只派出部分兵力试探性进攻,而后便撤退了。然而,当敌军全力发起猛攻时,县令选择了缒城逃跑,而刘廷训则留在了学舍,遣走了自己的侍妾,决心以身殉职,并将年幼的孙子刘名增托付给了好友僧人隆贵,安排他安全转移到南城。

刘廷训向誓死守城的人们宣告:“与其逃跑而死,不如坚守而死,我们宁愿成为这座城市的忠义之鬼。”守城军民听后大哭着说:“愿意为您死守城池。”在连续三天三夜的激战中,城池的三个角都遭受了混乱侵扰,唯有南城保持安定。敌军像一道人墙般逼近并攀爬城墙,箭矢如雨般射向刘廷训的衣服铠甲,鲜血从胸口伤处喷涌而出,浸透了层层衣裳,但他仍然勒紧衣襟,坚持抵抗,连续中了六箭后才倒下。

一个月后,他的儿子打开棺材重新殓葬,发现刘廷训面容如生,胡须依旧浓密有力。在运送灵柩返乡的路上,数百名学生沿路痛哭,普通百姓也纷纷剪纸、购买酒水前来祭奠。刘廷训去世时,享年六十五岁。

邓藩锡不屈

邓藩锡,字晋伯,别号云中,南直隶金坛(今江苏金坛)人氏。他出生时,父亲邓和台梦见有驾鹤之人抱着一个婴儿,并称这个孩子具有卓越出众的辅佐国家的才能,且有“西山颓而东山高”的寓意,因此为他取名为藩锡。邓藩锡十七岁时阅读到有关忠良事迹的记载,深受感动,整日泪流满面。他在天启辛酉年(公元1627年)考中秀才,后于崇祯甲戌年(公元1634年)成功考中进士。

在担任兖州知州期间,邓藩锡仅带着一名幼子和一名侍妾赴任,抵达兖州才四十多天,即遭遇敌军数万围城的危机。邓藩锡深知防守的关键在于全城上下一心,他向鲁王建议:“我听说城池失守往往是因为城内的权贵之家吝啬财物、贪图安逸,让贫穷人家的孩子上城墙守卫,导致战事失利;大王如果出资犒赏前线死战之士,城池还可以保存,命也可以保存,不然的话大势已去,玉石俱焚,什么都没有了。”然而鲁王并未采纳其意见,邓藩锡便自行出资慰劳英勇的士兵。

夜晚,邓藩锡采用缒城偷袭的方式,成功发射一门大炮,造成敌军数千人的伤亡。尽管如此,由于敌军全力攻打南门并且得到城内某总兵的配合,最终导致城池失陷,邓藩锡不幸被捕。敌方大帅用刀架在邓藩锡面前说:“不投降就把你剁成肉酱。”

邓藩锡宁死不降,大声痛骂敌人。大帅盛怒之下,强迫他下跪,但邓藩锡故意翘起脚拒绝屈服,于是敌人残忍地先将其一只脚砍断,再施以肢解并焚烧的酷刑。

与此同时,邓藩锡的侍妾为了不受辱,怀抱幼子一同投井自杀,壮烈殉难。邓藩锡及其家人的忠贞事迹后来被朝廷得知,他被追赠为太仆寺卿。

译者注:1.缒城,指在城池被围困时,利用绳索、布条等工具,从城墙上缒下逃生或输送人员物资的一种方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