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111章 术士郑仰田、左良玉破豫贼

术士郑仰田

郑仰田,福建惠安人士,年轻时较为愚钝,不懂经营生活,因此不被父母所喜爱,在家中地位低微。他逃到了岭南的一座寺庙里,成为了一名种植蔬菜的僧人,面色黝黑,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庙中有一位眉毛洁白且修长的老僧,眼神明亮如水,他指着其他的寺僧对郑仰田说:“你们都不如他。”这让寺僧们十分不满,于是将郑仰田赶出了寺庙,郑仰田流落在野外,痛苦哭泣了十天左右。这时,那位老僧找到了他,安慰道:“我一直在等你。”随后引领郑仰田进入了深山之中,并传授给他拆字歌诀。经过一个月的学习,郑仰田竟然能够识字,并进一步得到老僧传授的《青囊》以及其他各种预测占卜之术,包括阴阳五行、风水地理以及易经八卦等学问,最终无所不通。

天启初年,朝廷即将选拔宰相,魏广微(南乐县人)以“全”字作为占卜之辞询问郑仰田。郑仰田解释说:“‘全’字由‘人’和‘王’组成,其中‘王’有四笔,预示将会任命四位宰相。”再问到宰相的姓名时,他又分析:“去掉‘全’字三划变为‘土’,意味着会有姓氏带土部首的人当选;去掉四划则成‘丁’字,说明也会有姓丁的官员入选;若去掉两划,则横纵组合像‘木’字,暗示将有一位名字与木相关的人物担任宰相。这些被减去的部分重新合并起来,仍为‘全’字,这还预示着将有一名叫‘全’的人担任相职。”后来果然如其所言,莆田(周如磐)、贵池(丁绍轼)、元城(黄立极)、涿州(冯铨)四位出身不同且名字暗合上述条件的人相继拜相。

当时,晋江人李某与阉党成员吴淳夫有矛盾,李某拿出“吞”字请郑仰田占卜。郑仰田判断:“此字显示对方势力强大,对你构成威胁不小。该字由‘天’和‘口’组成,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姓吴。”李某确认后又问对策,郑仰田回答:“吴字以‘口’为首,口象征他的头部,但他头落地之时便是败亡之日,不必过分忧虑。”一年后,吴淳夫果然依法受到制裁。

魏忠贤也曾召见郑仰田问卜,郑仰田蓬头垢面,步履蹒跚地前往,仅施长揖便坐下。魏忠贤出示一个“囚”字让其解读,周围宦官均紧张不已,郑仰田从容答道:“‘囚’字,乃一‘人’居于‘口’中,意指国中的至尊之人。”魏忠贤听后大悦。事后,郑仰田向他人透露实情,“囚”确实意味着受困,他是在危急中以机智诡辩之言逃避可能的灾祸。

后来,郑仰田去了南京(古称白门),此时魏忠贤权势更加嚣张,俞少卿秘密向他请教局势。郑仰田当时正在屋梁下的破旧床榻上昼寝,上方悬挂着一根折断的树枝摇摇欲坠,他指着那根树枝说:“结局就像这样。”不久之后,魏忠贤果然被迫自杀身亡。

丙子年(公元1636年)冬季,郑仰田预先得知钱谦益将遭遇困境,特意从福建来到江苏吴地,又北上燕京,为钱谦益打探牢狱之灾的紧急程度。那时,郑仰田已经八十二岁高龄,尽管年纪已大,行动以及骑马却敏捷得连两个壮汉都追不上。他对钱谦益说:“七日后,你的敌人将失去权位,你的案件也将得以解脱,不过你必定要等到第二年才能出狱。”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他所说,分毫不差。

己卯春季(公元1639年),郑仰田告诉家人:“明天会有一群僧人上门化缘,你们要准备好几个人的饭菜接待他们,我也将随之离开。”第二天清晨,他沐浴更衣,一群僧人果然前来,吃完饭后众人落座,郑仰田端正坐着平静离世。

左良玉破豫贼

崇祯己卯年(公元1639年)正月二十五日癸未,由于纵容贼寇渡过黄河,河南巡抚常道立被革去官职,接替他职务的是李仙风。同年二月,左良玉在许州大败河南贼军中的“飞虎”刘国能,迫使刘国能投降。到了三月,左良玉又在南阳府内乡县击败了贼军,但皇帝得知左良玉的军队在当地有抢掠行为,便予以责备。四月初四日辛卯,左良玉再次在河南的镇城打败了贼军。二十三日庚戌,贼首李万庆率领四千兵马放下武器,来到内乡城下,向左良玉投降。

前一卷记载常道立试图招抚刘国能的相关传闻,来源于流传下来的故事,而这部分则记述了左良玉在二月打败贼军,促使刘国能最终投降的情况,这部分内容出自《史略》,年月记载各有不同。也许去年常道立就开始尝试招抚刘国能,但直到被左良玉多次击败后,刘国能才下定决心投降。这并不是同一文献自相矛盾,而是同时记录了两种说法,一种保留疑问,一种供后人考证。我遵循同样的原则记录(书写于六月二十六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