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161章 南企仲骂贼(刻南师仲)、榆林诸将殉义等

南企仲骂贼(刻南师仲)

南企仲,字弦蒲,为陕西渭南人士,于万历庚辰年(公元1592年)高中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年届九十高龄。遭逢贼寇,他痛骂不止,坚决不屈,连续两日断食,最终以身殉节。其子礼部主事南居业,号冢岭,为万历甲辰年(公元1616年)进士,同样坚守气节,拒绝妥协,最终遇害。

焦公与其兄弟一同以身死难,南公与其子共同以节操殉国,两者在遭遇同样灾难时,同样身居高位,且均展现出同样的英勇壮烈,他们的事迹被镌刻于青史之中,真是美哉!

中部知县朱新达

十月,李自成攻克西安,随即侵袭鄜延地区。中部知县朱新达深知县城难以抵挡贼寇,预先命令妻妾自缢以保全名节。其中一妾年纪尚轻,尚未与朱新达成婚,朱新达欲让她离开以求生路,但该妾坚持不肯,含泪自愿自缢而亡。随后,朱新达亦自缢殉国。

据《史略》记载,朱县令叫朱华堞,而野史又记为朱新鍱,事同但人名各异,有待进一步考证。崇祯甲申年(公元1644年)正月二十日,监军霍达在恭报奏文中提及殉难诸臣中有朱新达及其妻妾,据此可知“朱新达”为正确人名。

余应桂总督陕西

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十月二十九日庚寅,皇帝才知道潼关失守的噩耗,遂任命兵部侍郎余应桂为总督陕西三边之职,负责收拢边兵,相机剿灭贼寇。余应桂接此重任,饮泣涕零,临行前向皇帝辞别时直言:“若不增兵饷,即使前去亦无济于事。”皇帝听后默然无言,随后拨发帑金五万供军队使用。然而,余应桂却在黄河之上徘徊不前,拖延进军。

当时朝廷议定,任命余应桂为总督的同时,委派御史霍达监管其军务。霍达乃秦地人氏,素有才略,熟谙当地地理民情,故而被选中担此重任。十一月初三日,皇帝召见霍达,告诫他:“只有真心实意地剿贼,才能实现真正的安抚;有了优秀的将领,自然会有精良的士兵;有了贤良的地方官员,百姓自然安居乐业。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你们是否用心去做。”皇帝命霍达尽快赴任,妥善处理各项事务。霍达痛哭陈词,表示只要西安还在,他愿拼死报效皇帝。然而他抵达时却发现伪官遍地,他自己则没有地方赴任。

李自成祭墓

十一月,李自成汇合众多贼寇,拥兵万匹,旌旗绵延数十里,前往米脂祭扫祖先墓地。期间,李自成派出百名骑兵巡视周边,凤翔守将设计诱敌并成功将其歼灭。李自成闻讯大怒,率军猛攻凤翔,城池陷落,李自成下令屠城,凤翔惨遭血洗。

榆林诸将殉义

十一月十二日壬寅,李自成拿出数万银子,企图招降榆林诸将,并以大军相威胁。备兵副使都任、原任总兵王世显、侯拱极、尤世威、惠显等将领,集合各堡精锐兵力,进入镇城,集合全体将士,询问他们:“诸位是要坚守还是投降?”众将士纷纷表示誓死效忠,并无二心。众人推举尤世威为统帅,负责指挥调度,整备甲胄兵器。李自成派遣伪官前来劝降,连续三日未果。

李自成大怒,于十五日乙巳派贼军从四面包围攻城,城上守军以强弩密集射击,贼军死尸堆积如山,又以大炮轰击,贼军稍有退却。十六日丙午,贼军转攻宁夏,镇兵迎战三次,皆逆转大败贼军,斩杀贼军精锐数十人。李自成退回西安,增派兵力继续攻打宁夏,最终攻克榆林。守道官员都任阖家自缢,原任总兵尤世威举家百口投身火海,他自己挥刀冲入敌阵,战死街头。原任总兵侯世禄、侯拱极、王学书、王世钦、王世国、李昌期,原任副将翟文、常怀德、李登龙、张发、杨明,原任游击将军孙贵、龙养昆,原任守备白慎衡、全家叙,现任游击将军傅德、惠宪、潘国臣、李国奇、晏维新、陈二典、刘芳馨、刘廷杰、文侯国,现任守备尤勉、惠渐、贺天雷、杨以伟、掌印指挥李文焜等人,均宁死不屈。当时,各将领各自率领部下在街巷中与敌军激战,斩杀贼军上千人,但贼军后续大军赶到,官军伤亡殆尽,无一人投降。全城妇女皆自尽。将领阵亡者数百人,而乡绅殉难者中,有诰封副都御史朱尝德等。

榆林为天下精兵聚集之地,近年来因军饷断绝,军士饱受饥困之苦,但他们仍以大义坚守城池,斗志丝毫未减。榆林被屠后,贼军进犯宁夏。宁夏官兵不战而降。三边之地全部陷落,贼军再无后顾之忧,于是长驱直入向东进发。倘若当时朝廷中枢稍懂用兵之道,在贼军围困榆林之际,紧急请求增援,形成犄角之势,即可挫败贼军锐气,但朝廷却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这还能说国家有人才吗?

榆林之地被誉为“山河百二”,读《诗经·小雅·无衣》等篇,仍能感受到那股慷慨激昂的气势。生于斯地或任职于此的官员,深受这种风气熏陶,展现出高尚的节操。可以说他们的气节可与华山之巅媲高,品格之纯洁堪比泾河水。唉!真是壮哉!

文臣读书明理,且朝廷优待他们,他们为国殉节理所当然。至于武将,本不通文墨,且平日里文臣视他们如同走狗,按理来说,不是投降就是逃跑,但此次他们不受贼军诱惑,实属罕见。更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没有一人投降,这是非常罕见的。尤其是妇女女子,她们明知贼军到来,不过是抢掠一番而已,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很少有人愿意主动自杀。竟然全城妇女选择集体自尽,其贞烈刚毅的节操,真是古今罕闻。

榆林地界临近河套,是北方边境的要塞,宁夏则是边陲交通要道,背靠大山,面临河流,两卫失守后,贼军便从秦地越过晋地,势如破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