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174章 罗尚文杀僧、四川犯官、三藩贼祸、志异

罗尚文杀僧

罗尚文,四川叙州府人士。早年流寇侵入四川,罗尚文因事被杨嗣昌参奏,但仍被令戴罪立功,此事还在被按察司审查之中。罗尚文此时正率领三千兵马,前往川北地区剿灭贼寇。行至广安时,恰逢当地粼水贼人作乱,甘学渊的儿子某带领全家眷属逃至中成山的一座寺庙躲避贼人。寺僧怀疑甘家欲夺取其财产,竟然残忍杀害了甘公子,并对其妾室媵氏进行了侮辱。罗尚文闻讯,率兵进入山中,杀掉二百多名僧人,将整座山寺尽数摧毁。然而,贼人首领尚未被捕获。次日,罗尚文不幸去世。

宗师学者甘学渊,是当年担任江南督学的官员。其先祖姓明,乃是明朝初年降王明玉珍的后裔。明玉珍子孙数量庞大,数以万计,皆改姓甘,分散居住于四川各地,而甘学渊本人则定居于粼水。

四川犯官

自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流寇侵扰四川以来,各郡县遭受严重破坏,能侥幸全身而退的官员寥寥无几。至崇祯己卯年、庚辰年(公元1639年、公元1640年)间,灾祸尤为惨重。在贼寇尚未抵达之前,当地百姓就纷纷提前逃离,官府只能空守城池,一旦城池被攻破,官宦之家往往全家被杀,许多官员自身也惨遭杀害,幸存者寥寥无几。朝廷对弃城逃亡者施以重刑,武官自总镇以下至千总、百总,文官自巡抚以下至补职教官,大批被捕,处以斩首、流放等刑罚者不计其数。

三藩贼祸

其他地方的藩王之祸,只是听说未曾目睹,去年至岳州时,见到惠王已经流离失所,住在普通民居中;经过临湘时,又见唐王在江上漂泊流浪。如今前往州北,目睹瑞王困顿不堪的状况,实在难以言表。

自从西安失陷后,汉中地区人心惶惶,赵总镇麾下的士兵乘乱抢劫,先是掠夺民宅,继而侵犯王府。瑞王积攒的八十万两银子,顷刻间被洗劫一空。宫中眷属下落不明,生死未卜。瑞王仅与一妃子逃出,因无车辇可用,只能将桌子当作轿子,由两人肩扛而行,妃子则是一路骑马,两人奔逃至保宁。然而保宁城闭门不开,不予接纳,瑞王夫妇只好暂时在河上船中栖身。瑞王头戴小帽,身穿青布箭衣,口中反复念诵阿弥陀佛,除此之外别无言语。听说惠王、唐王的情况也相似,被贼寇紧追不舍,狼狈逃入广东,其境况必定更加凄惨。这三位藩王都是神宗皇帝的儿子,竟落得如此境地。

志异

癸未年二月二十四日戊子,京城刮起大风并伴有雾霾,当晚天津城门不待开启便自行敞开。

夏季和秋季之间,每晚月亮角上都会出现一颗熠熠生辉的大星,仿佛要靠近月亮。有人说:“此星十分凶险,天下恐怕将要大乱。”

吴贞启,字元行,宜兴人,崇祯十年丁丑科(公元1637年)会元,被选任广东督学。癸未年(公元1643年),吴贞启病情加重,某夜梦见冥界主官送来一纸文书,上书:“天下即将大乱,命善良之人先死。”吴贞启于是开始料理后事,不久后去世,而天下果然陷入大乱。

有从京城来的人说,七月二十三日晚,雷电震击太庙,雷霆、风雨整整持续了一夜。次日清晨,庙宇的栅栏被摧毁,神位被损坏,炉中蜡烛无一不倒在地上。神位主牌是用纯金制成,后冠镶嵌珠宝,外面还覆盖有雕龙木匣,价值三万两,当时散落一地。简册中发现了两封空白函件,经查是负责管理太庙的官员私自拿回家中,被处以斩首。

八月至十月,京城内外流行一种名为“疙瘩病”的疾病。兵科给事中曹良直与客人对坐交谈时,敬茶行礼时却倒地不起而去世。兵部梁希莱拜访客人后匆忙返回家中,进屋后即去世。宜兴人吴彦升被任命为温州通判,一名仆人先去世,另一名仆人购买棺材后也去世。在购买棺材处,吴彦升有一位姓鲍的朋友,吴彦升劝他搬家,他随行李搬过去后,进门不久便去世。吴彦升连忙去探望,不久也去世。又如锦衣卫钱晋明,与客人谈话时突然倒地去世。不久后,他的夫人、婢仆等共十五人也在短时间内相继去世。还有两名骑马人前后交谈,后一人再问前一人时,发现前一人已去世,手还握着马鞭垂下。

又有一家全家人相继去世。这家人颇为富裕,有两个小偷,一个趴在屋檐上,一个进入室内,将衣物饰品打包递出。屋檐上的小偷已经拿到许多包裹,屋内还有很多包裹,屋内小偷举起一个包裹,屋檐上的小偷接过包裹,还在递送过程中,上下两人均已死去,手里仍紧握包裹,包裹也没有掉落。

又有一名长班在剪银时,蹲下后便再也没有起来。还有一户新婚人家,正在举行婚礼,夫妻俩在床榻上久不出来,掀开帷帐发现两人已分别死在床头和床尾。沿街的小户人家,有十分之五六因“疙瘩病”而丧生,无论有无棺材,统计九个城门共计二十余万人。凡是客居或在外做官的人,无不预先写好家书,以防来不及留下遗言,皇宫也是如此。张天师奉命入京祈福,刚出春明门不远,就被紧急召回,让他书写符咒、诵经祈祷,他在宫中住宿一个月,但死亡人数并未减少。朝廷拿出四千两银子,其中三千两用于购买棺材,一千两用于施药,但还是不够用。十月中旬,有位福建人被选任为县佐,他能通过查看膝盖后部的凹陷处是否有如柴色的疙瘩来判断生死,如有红肿则需刺破放血,方可无虞。每天都有上万人找他看病。但随着天气逐渐寒冷,疫情逐渐减轻。朝廷封他为京城的杂职官,后来听说他被流贼所杀。张天师因在京停留时间较长,请求朝廷赐给他一处寓所,不敢奢望像孔圣公那样的官衙那样宽敞,只要能容纳居住即可,他每隔三年觐见一次皇帝,希望有个固定的住所,但圣旨未予批准。他又自购一处寓所,请求朝廷赐给牌匾,留给后代子孙百世荣耀,但圣旨同样未予批准,因为朝廷厌恶他不能驱鬼作法。

十一月初六日,崇祯皇帝亲自在社稷坛祭祀谷神,已经就位并完成陈词,正准备献礼时,突然狂风从地面刮起,庭燎的祭烛瞬间熄灭,无法继续进行献礼。皇帝在黑暗中担心发生意外,急忙乘坐辇车返回宫中,陪祭的文武官员及各执事互相搀扶,如同盲人一般,相互呼唤,走出西长安门后才找到引路的蜡烛。

癸未年(公元1643年)春天,清军侵入边塞,朝廷暂停了科举考试,直到秋天才重新举行。有从京城来的人说,这次考试中发生了一件奇异的事。我询问详情,那人说,有位术士进入考场,看见中榜者都举着红旗,其中一半没有旗杆,而落榜者则举着绿旗,旗杆俱全。因此他认为进士如塞翁得马,未必是好事,如今贼寇日益猖獗,天下的形势还不知会怎样。结果,那些中榜并被选任的官员,所任职的地方靠近贼寇势力范围,很多人身名受损,术士的话应验了。

这科的状元是杨廷鉴,常州人。常州城形状似龟,相传有识者曾说:“龟若出头龙脱壳,若有人考中状元,则会有改朝换代之事。”果真应验了甲申(公元1644年)之变。

先父说:山东曲阜县,听说孔子圣庙中有哭泣声,进去查看,发现孔子雕像两眼泪流不止,大家都感到惊讶。此事上报给曲阜县令,县令亲自到庙中查看,发现孔子像的眼泪还没有干,十分惊骇。他焚香祷告,问孔子是否担忧天地颠覆之事。我曾经问马大林此事是否属实,大林说他以前见过邸报上有记载。

这一年,有无锡人从北都返回,途径山东,突然白天变得如同黑夜一般漆黑,近在咫尺也无法看清。过了一会儿,又看见红色雾气四起,黑暗渐渐消退,不久又恢复明亮,大家都感到惊异。

当时有一位精通天文的人寄居在江阴徐姓官宦人家,每晚半夜打开门出去,直到天亮才回来。仆人觉得奇怪,告诉了主人徐姓官宦。徐宦说:“今晚悄悄跟在他后面,看看他去哪里。”当天晚上,那个人又出门了,仆人悄悄跟在他后面。只见他抬头仰望天空,来回走动了很久,忽然看到西北方升起一道白色气体,直冲云霄,那人十分惊讶地说:“奇怪啊,这股气不吉利,难道天下要失去主人吗?”然后返回。第二天,仆人将此事告诉徐宦,徐宦认为两京尚无事,于是说:“这是胡言乱语,不必相信。”不久后,那个人离开了,有人说他是徽州人,可惜失去了他的姓名。

《新世鸿勋》记载:癸未年(公元1643年)八月,皇极殿内忽然传来一声爆裂声,只见猩红色的血液如泉水般涌出,从殿内流出,一旦沾到人的衣服上,就散发出令人难以忍受的恶臭,妖气弥漫,令人难以承受。即便是白天,也使人感到昏聩。无论是朝臣还是内监宫妃,无不感到恐惧。

这一年春天,北京有警报,朝觐会试的典礼全部暂停,直到八月初九才开始会试头场,这也是前所未有的变例。

译者注:1.《新世鸿勋》,清朝蓬蒿子编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