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245章 从逆诸臣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第245章 从逆诸臣

作者:明溪漱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4:11:53 来源:书海阁

古人有言:“身为臣子者,不应有叛逆之心,一旦有叛逆之举,必将受到严厉的惩处。即使仅仅是一刹那的背叛念头,也要承担相应的刑罚,更何况那些公然在贼寇的朝廷中闻歌起舞,接受伪政权任命的臣子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贪生怕死,怀着侥幸心理,试图通过观察时局、揣摩风向来苟且求生。尽管他们这样做是出于形势所迫,但他们在与贼寇周旋的过程中,反而对贼寇的成功抱有期待,内心早已完全背叛旧主,那么他们的道德底线还能保持完好无损吗?起初,边疆失守之时,朝廷往往采取宽松的政策对待。久而久之,许多臣子习惯了逃避责任,甚至厚颜无耻地投靠贼寇,却侥幸未被追究责任。人心如此巨变,如果当权者不能彻底摒弃私情,严明国法,恐怕人伦道德将从此暗淡无光。关于历史的流言蜚语各有不同,其中不乏真假之别,而好事者对此争相传播,或许掺杂着个人的喜好与偏见。我记载的这些名字,唯有真实可信的才值得留存。至于确定相关臣子是否真的怀有精忠报国之心,那就是属于朝廷的职责了。

杨观光

杨观光,山东登州招远人,崇祯戊辰年(公元1628年)考中进士,官至右庶子兼侍读,后任伪礼部右侍郎,与梁兆阳、叶初春一同迎接闯贼李自成,并接受伪职。

《国难纪》记载:五月初十日,李自成召杨观光入文华殿,问他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时为何要不食荤酒、不近女色、不行刑罚,是否有说法?杨观光听后叩首回答道:天地与人之间会相互感应,之所以在郊天祭祀时不食荤腥、不饮酒,是为了保持心境的清净与明智;远离女色,旨在使气息纯净、精神焕发;暂停行刑,则是为了培养和维护天地间的仁慈和谐之气,以此来感应并取悦上苍。李自成听罢,连声赞同:“有理!有理!先生说得对,希望杨先生此后能经常来讲解这些道理。”李自成安排他留下品茶交谈,杨观光离开时,恭敬行礼告别,李自成亲自将其送至殿檐之下,也以鞠躬回礼。在此之前,即四月二十四日,李自成曾召见过杨观光一次,但那次谈话的内容没有流传下来。以上事件发生在四月初二。

《甲乙史》记载,当天杨观光携带门生名帖去拜见刘宗敏,只见刘宗敏乘坐四抬大轿,仪态威严,宛如如同尚书级的大官。到了四月十三日,杨观光带着家人一同随贼军出行,却在途径望风台时遭遇不测,全家被杀。

杨汝成

杨汝成,南直隶华亭县(今属上海市)人,天启乙丑年(公元1625年)考中进士,曾任礼部侍郎,并兼任侍读之职。北方传来的消息是他先是因为年老被释放回乡,后来的消息是受刑而死。

《国变录》记载:被夹打一次后,杨汝成托周钟将古玉金壶等贵重物品送给了王旗鼓,贼军恢复了他的官职。与此同时,杨汝成家乡流传着一份详细的讨逆清单,虽然其中可能不乏渲染夸张之处,但他参与叛逆活动的真实性似乎颇为接近。

公开发布的讨逆檄文中记载道:杨汝成的祖先世代都是官员,父辈们相继在朝为官,他的族侄也是从翰林院起家。杨汝成本人早年渴望获得馆试(庶吉士之间的考试)第一名,为此曾写了三千两银子的借条给顾秉谦,为了取得信任,还请陆伯符作为担保人,然而他事后未能全部偿还这笔款项给顾秉谦,顾秉谦之子顾台砥多次催讨无果。杨汝成随后又以金质便壶贿赂崔呈秀,以期得到魏忠贤的庇护,最终成功被魏忠贤收为义子。在主持江西乡试时,杨汝成收取的贿赂金额高达四千两。到了天启丁丑年(公元1627年)科考中,杨汝成在首房主考官中排名第三,所出的题目“贤者在位”等三句话即由他拟定。不过,由于杨汝成事先将试题泄露并广泛售卖,以至于京城中几乎人尽皆知。直到京城被贼军攻破时,杨汝成因预先将多名妾室送予刘宗敏、牛金星等人,才得以免于杀戮。杨汝成向贼军首领呈递的表文中写道:“陛下您在京城问罪,威震华夏,并安抚江南百姓,恩泽惠及了昆虫。微臣杨汝成,虽然年迈力衰,仍愿如同放牧之牛一般,对于主人抚摸头顶而感恩戴德,愿做识途之马,为新朝效力。”杨汝成的门生某青缙已投降贼军,并尊刘宗敏为恩主,积极为他争取宽大处理。同时,该门生极力推荐杨汝成于牛金星,使得杨汝成得以在伪政权中担任重要职务。杨汝成与周钟会面时,宣称天下已统一,并向贼军提供了江南地区的户籍人口数据。因此,贼军首领对杨汝成的儿子杨时奇、杨时亮、杨时宪以及家奴宋庆等人给予特别关注,这些人也被认为有投降之心等等。

项煜

项煜,字仲昭,号水心,南直隶吴县人士(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他在天启乙丑年(公元1625年)科举考试中高中进士,官至少詹事并兼侍读,后在李自成建立的伪政权中担任太常寺丞。同样投靠贼军的官员黎志升是项煜在崇祯甲戌年(公元1634年)选拔的士人,之后成为贼军中的重要人物。据《国难录》记载,当时京师中盛传黎志升为贼军的心腹,有人推荐项煜获得更高的官位。面对这样的传闻,项煜公开对众人宣称:“大丈夫如果名节已有损毁,就应当以建立足以名垂千古的功业来补救,就像魏征、管仲那样。”然而,当他真的被贼军授予伪太常寺丞之职后,却心气低落,在奉伪政权之命前往泰山祭祀途经山东时,趁驿站换马之机改换装束,秘密逃离,直接奔赴南京,试图重新进入南明朝廷,但最终被驱逐出去。

项煜出身于显赫的官宦世家,最初曾依附于魏忠贤一党,后又转而向东林党示好以求脱身,得以恢复昔日的权势地位。他家中新建了豪华府邸,短时间内积累了巨额财富,生活奢华至极。他所居住的宅邸内有一座假山,乃徐氏家族的知名产业,项煜耗资一万两千两白银购得。身为翰林官员,本应清廉自守,却居于如此豪奢之宅,其品格可见一斑。因其行为在当地邻里间引发诸多怨恨,最终家产被毁于一旦,实为可悲之事。

何瑞征

何瑞征,河南汝宁府信阳(今河南省信阳市)人,崇祯戊辰年(公元1638年)考中进士,官至少詹事,并兼任侍读。在李自成贼军控制下的伪政权中,何瑞征被选为头等人才,被授予伪宏文馆学士之职,负责教导庶吉士,并与韩四维、杨廷鉴、周钟、魏学濂等人一起率领群臣权李自成称帝。在伪朝廷的庆典中,何瑞征总是率先参与朝贺,后来跟随贼军西撤。

据《甲乙史》记载,四月初四日,贼军任命何瑞征执掌伪宏文馆。何瑞征召集庶吉士裴希度等官员,筹集银两,邀请牛金星来到宏文馆饮酒以示庆祝到任履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