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253章 行人司、从贼入都诸逆臣(附)

沈元龙

沈元龙,南直隶吴江人,崇祯辛末年(公元1643年)考中进士,官至光禄寺署丞,后任伪兵部司官,颇有实权,是明朝来自吴中之地的逃亡官员领袖。

许作梅

许作梅,河南新乡人,崇祯庚辰年(公元1634年)考中进士,官至行人司行人,后任伪部属官。

张元辅

张元辅,山西汾州孝义人,崇祯丁丑年(公元1637年)考中进士,官至行人司行人,后任伪学政官员,《国变录》记载为员外郎。

李丕着

李丕着,山西平阳曲沃人,崇祯丁丑年(公元1637年)考中进士,被贼军留任原官。

郝晋

郝晋,山东登州栖霞人,崇祯戊辰年(公元1641年)考中进士,官至顺天府尹,被夹打两次,后被贼军留用。

黄国琦

黄国琦,江西瑞州新昌人,山东滋阳县令,因行取而在京城。有史料记载为任伪县令,《国难录》记载为伪府尹。

候选授官的崇祯癸末年(公元1642年)进士

胡显

胡显,四川井研人,有史料记载为伪县令。

武愫

武愫,陕西西安泾阳人,伪徐淮防御使。

程玉成

程玉成,四川重庆江津人,伪教职官员。

王尔禄

王尔禄,北直隶清苑人,伪教职官员。

杨儆

杨儆,北直隶顺天人,伪扬州府尹。

吴刚思

吴刚思,南直隶武进人,伪兵部从事。

《国难录》中还有,张鸣骏,记载为伪直指史;贺王盛,记载为伪太仆寺丞;王于曜,伪凤阳府尹;邹魁明,伪淮安府同知;徐蒙麟,伪山东防御使;王皋,伪四川县令。

侯恂

侯恂,河南归德商丘人,崇祯戊辰年(公元1636年)考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因牵连到封疆大臣而入狱,后任伪工部大堂。

杨枝起

杨枝起,松江金山卫人,崇祯甲戌年(公元1634年)考中进士,官至户科给事中。因牵连到获罪的首辅周延儒案而被下狱,后任伪吏部从事。按惯例,吏部的选司职位最为重要,被称为“选君”。伪吏部尚书宋企郊执政时,杨枝起仅被委派了唱名侍立的指责,他终日不敢插话。

张若麒

张若麒,字天石,山东莱州府胶州人,崇祯辛末年(公元1633年)考中进士,以兵部郎中身份出任监军,督战失误,被捕入狱。京城失陷后,当时出狱者众多,背叛投降的不止这些任,遗憾不能详知。

《甲乙史》记载:三月二十日,贼人释放全部关押城内的罪囚,张若麒、侯恂都成为李自成的参谋。张若麒自称在宁锦战役中有功,并称明朝天下败坏于东林党人,李自成等人都很赞同。都司董心葵也自狱中被放出来,他详述了天下情形及江南形势及险要地形,李自成对他大加奖赏。

从贼入都诸逆臣(附)

牛金星

牛金星,河南人。天启丁卯年(公元1627年)考中举人,伪任天佑阁大学士。

宋企郊

宋企郊,山西干州人。崇祯戊辰年(公元1628年)考中进士,曾任吏部官员,后归乡,又任伪吏部大堂(尚书)。

注:有种说法是他的家乡是陕西西安有干州,需再次核实。

顾君恩

顾君恩,拔贡生出身,任伪吏部选郎。

杨王休

杨王休,河北直隶河间盐山县人。崇祯庚午年(公元1632年)考中举人,曾任山西潼关兵备,伪任户政府尚书。

苏京

苏京,安东人。崇祯丁丑年(公元1637年)考中进士,曾任御史和河南巡按。

喻上猷

喻上猷,湖广籍,江西丰城人。崇祯辛未年(公元1641年)考中进士,曾任御史。

巩焴

巩焴,陕西庆阳真宁县人,崇祯辛未年(公元1641年)考中进士,曾任湖南督学参政,后降贼,任伪礼部尚书。

傅景星

傅景星,字梦祯。崇祯丁丑年(公元1637年)考中进士,任伪兵部尚书,河南归德睢州人,曾任明朝平阳知府。

黎志升

黎志升,湖广岳州华容县人。崇祯甲戌年(公元1634年)考中进士,曾任山西督学参议,任伪兵部侍郎。

安兴民

安兴民,天启丁卯年(公元1627年)考中举人,伪任刑部尚书。

陆之祺

陆之祺,浙江嘉兴平湖人。万历己未年(公元1595年)考中进士,曾任陕西左布政使,任伪刑部左侍郎。

李振声

李振声,陕西米脂人,崇祯甲戌年(公元1634年)考中进士,任伪工部尚书。

王学先

王学先,崇祯庚午年(公元1632年)考中举人,任伪通政司通政使。

韩霖

韩霖,北直隶永平府举人。大同失陷后投降,任伪参谋。他是以前长州县令韩原善的儿子,曾以能够抵御外敌而自夸,如今却为贼所用。

王则尧

王则尧,山西冀城县人。崇祯庚辰年(公元1630年)考中进士,曾任山东布政司参政,任伪顺天府府尹。魏天赏

魏天赏,任伪淮扬运使。

王华

王华,任伪崇文馆学士。

王孙蕙

王孙蕙,字晦季,南直隶无锡人。崇祯甲戌年(公元1634年)考中进士,被朝廷钦点任大名府浚县知县,后任伪长芦运使。长洲陈济生于四月十八日在河西务遇见他的船,他与新选伪淮扬运使魏天赏同行,声势显赫。

孙以敬

孙以敬,南直隶太仓人,崇祯丁丑年(公元1637年)进士,官至长垣县知县。他曾在友人家中聚会,席间有同科进士也在座,当有人提及京城已被攻破时,孙以敬并不相信,直到看见街上人群慌乱奔跑的情景,其他友人惊恐离去,他仍面无惧色,从容步行回到自己的寓所。然而,此时贼军将领已将他的家奴拘捕,对方询问孙以敬的去处,家奴拒不透露,结果惨遭杖杀。

孙以敬最终选择投靠伪政权,担任伪刑部从事,辜负了这位忠仆。孙以敬仪表堂堂,善于与人交往,深受他人喜爱。他的家乡曾有人请求撰写讨伐他的檄文,但无人响应。

顾芬

顾芬,南直隶无锡人,崇祯丁丑年(公元1634年)考中进士,曾任河开府推官,任伪四川成都府同知。

周寿明

周寿明,湖广蕲水县人。崇祯丁丑年(公元1634年)考中进士,曾任北直隶曲周县知县,任伪扬州防御使。

吴达

吴达,南直隶无锡人。崇祯庚午年(公元1630年)考中举人,曾任北直隶邯郸县知县,任伪四川巴县县令。

董复

董复,南直隶武进人,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考中副榜,曾任北直隶保定府推官,任伪北直隶真定州州牧。

康熙十年辛亥(公元1671年)四月初五下午,我(计六奇号天节子)在社埄的王馆书写上述内容。

宋献策(补遗)

宋献策精通天文,擅长占卜预测,对藏匿的官犯能准确指示方位,无不顺利抓获。有见识之人多年前就在海岱门外预测过局势,当时有人认为他是贼军的间谍。世人称他为“宋矮子”。

孔孟讨贼文

君臣之间的大义,昭示于天地之间。年少时,我们诵读他们的诗篇,研读他们的着作,希冀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及至壮年,入仕则仰慕君主,追求富贵,尊重自己的职位,珍视自己俸禄。君主对待臣子如同手足一般,情谊深厚。然而天降灾祸,**兴起,一人横行天下,跟随他的人如赶集般众多,杀戮遍布田野与城市。如今不幸遭遇非常重大的变故,贼子李自成杀害了他的君主。有正直的大臣,相对而泣,面向北方深深叩拜两次,面对危难甘愿赴死,坚守善道,这难道不是真正的伟丈夫吗?然而有卑鄙的小人,贪恋财物,溺爱妻儿,对皇帝的死亡视而不见、见死不救,不保卫国家,不守卫宗庙。有人质问他:“这是谁的过错?”他却回答:“不是我,是战争兵祸的过错,君主不应责怪他们”。

他们对于那些行径恶劣、残害百姓的贼人,也以符合礼制的敬意迎接他们参加朝会。贼人准备接受朝拜时,那些人身着华丽服饰,佩戴端正的礼帽,早早起来去朝拜。快要进入宫门时,他们紧张不安,内心充满恐惧,但一旦踏入宫廷,便立刻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手舞足蹈,将贼人尊称为天子,任由贼人随意授予大小不同的官职、爵位。他们身处恶人操纵的朝廷,却乐在其中,出门后还告诉他人:“你们这些人,何必担忧没有君主呢?”他们侍奉这样的君主,只是出于阿谀奉承,而非出于忠诚。看到牛金星,就用贵重的皮草和金银来供奉,用珍珠和宝玉来礼待,不就是因为牛金星是宰相吗?路过宋企郊的府邸就去拜访,极尽逢阿谀奉承,无所不用其极。

接着传来讨伐他们的军令,军队集结,包围并攻打他们。这些背弃仁义的人纷纷丢盔弃甲,狼狈溃逃,各级官员和僚属如同穷途末路之人无处可去,偷偷背着行囊逃跑,迷茫失措地返回家中。他们回到家中后,依然在妻妾面前傲慢无礼,毫无羞耻之心。

唉!身为臣子却不尽臣子之责,便是贼人。他们屡屡惹人厌恶,亲朋好友背叛他们,乡里人都痛恨他们,还触怒了上天。他们死的那一天,狐狸等禽兽啃食他们的尸骨,苍蝇蚊子叮咬他们尸体,然而,为了内心感到痛快,再把他们驱逐到偏远的四夷之地,岂不是非常恰当?君子说:“他们的德行浅薄可见,如同他们寡情薄义的性情一般。他们顽固不化,罪行罄竹难书,死有余辜。”

甲申之变后,投降贼军的臣子很多。我家乡有爱热闹的人,以《四书》中的成语编成文章来讽刺他们,这也展现出作者的文思巧妙,故在此附录此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